為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裝上更多“安全閥”
《工人日報》(2023年08月24日 05版)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聯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北京監管局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工程建設領域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管理工作的通知》,聚焦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事中監管環節,首創了“人社+金融”的聯動監管機製,對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實施全流程監管,從(cong) 源頭預防製度不落實問題。(見8月22日《北京青年報》)
解決(jue) 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問題,事關(guan) 廣大農(nong) 民工切身利益,也關(guan) 乎社會(hui) 公平和穩定。近年來,各地治理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問題的態度和舉(ju) 措可圈可點,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應看到,一些地方和行業(ye) 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問題仍時有發生,惡意欠薪行為(wei) 屢禁不絕。
上述“人社+金融”聯動監管機製可以讓人社和金融監管等部門之間,實現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數據共享,通過大數據分析、重點指標監測等手段,主動識別、及早發現欠薪風險隱患。例如,建設單位應按時將專(zhuan) 項用於(yu) 支付農(nong) 民工工資的工程款撥付至專(zhuan) 用賬戶,數額應當確保農(nong) 民工工資按月足額支付,開戶銀行不得將專(zhuan) 用賬戶資金轉入除農(nong) 民工本人賬戶以外的賬戶。這種專(zhuan) 項賬戶的動態監測和嚴(yan) 格監管,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證“賬上有錢”,並按時足額為(wei) 農(nong) 民工發放工資。
這種機製一是突破了以往不同部門獲取專(zhuan) 用賬戶核心數據的壁壘,能更好地實現監測預警處置全流程閉環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更容易發現端倪;二是在事中監管環節,提升了部門聯動效率,科技力量也可以有效緩解監管麵廣、工作量大等弊端;三是讓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的相關(guan) 監管實現了“非現場執法”,減少檢查頻次,減輕企業(ye) 負擔,增強了“讓數據說話”的準確性和研判的科學性。
近年來,很多地方都在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專(zhuan) 項行動,諸如創建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完善全流程監管體(ti) 係等探索,為(wei) 源頭治理欠薪、夯實過程監管等不斷補齊短板,也讓防治欠薪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為(wei) 農(nong) 民工築起“勞有所得”的堅實屏障,營造“安薪”奮鬥的勞動環境,要“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跑”,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絕不能鬆勁。
楊維立
楊維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