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電影市場新變化
暑期檔還在持續刷新紀錄。據燈塔專(zhuan) 業(ye) 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單日票房連續65天破億(yi) 元。暑期檔單日票房連續破億(yi) 元,反映出電影市場發生3種變化。
一是大量觀眾(zhong) 重返影院。暑期檔有高達52.7%的觀眾(zhong) 是今年第一次走進電影院,這說明低頻用戶的觀影習(xi) 慣正在培養(yang) 。同時,年觀影量達5次以上的資深影迷占比也有明顯提升,說明高頻觀眾(zhong) 的基本盤得到鞏固。
二是日常觀影需求有所提高。這兩(liang) 年,電影市場的票房高峰集中在國慶檔、春節檔,節假日去影院正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但也給平時帶來一定壓力。比如,2021年國慶檔《長津湖》上映,掀起一輪票房高潮,此後,全國單日票房迅速回落至2200萬(wan) 元左右。今年暑期檔單日票房連續破億(yi) 元,說明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觀眾(zhong) 走進影院,保證了票房大盤基本穩固。
三是好電影越來越多。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不再隻靠一兩(liang) 部爆款,而是呈現百花齊放態勢。目前,已有4部影片票房超過20億(yi) 元,且全部是國產(chan) 影片。前兩(liang) 年,電影市場“二八現象”明顯,一兩(liang) 部電影瓜分大部分票房,票房分布不均也加劇了市場的不穩定性。今年暑期檔影片整體(ti) 質量較高,打破了“二八定律”,實現了均衡發展。
3個(ge) 變化折射電影市場的向好趨勢,但中國電影要想實現長遠發展,還需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努力。
一方麵,加大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一年有50多個(ge) 周末,除節假日外的這些周末是電影市場的藍海。如果每周上映七八部新片,那麽(me) 一年就有300多部電影上映。市場上的好片、新片多了,觀眾(zhong) 就會(hui) 慢慢形成日常觀影習(xi) 慣,從(cong) 而帶來電影產(chan) 業(ye) 的良性循環。電影出品方應該增強信心,破除“熱門檔期依賴”,加強周末檔的優(you) 質影片供給,滿足觀眾(zhong) 的日常觀影需求。
另一方麵,擴大觀影人群。今年暑期檔吸引了很多短視頻用戶走進影院。例如,《孤注一擲》就是靠短視頻營銷出圈,憑借碎片化表達、裂變式傳(chuan) 播,加上善於(yu) 製造話題,把觀眾(zhong) 的好奇心和期待值拉滿。以前總擔心短視頻等新興(xing) 娛樂(le) 方式分散受眾(zhong) 的注意力,現在看,短視頻可以成為(wei) 電影宣傳(chuan) 推廣的重要渠道,用好這一營銷手段,可以提高電影知名度和期待值,驅動更多觀眾(zhong) 走進影院。當然,短視頻宣發為(wei) 影片贏得的僅(jin) 僅(jin) 是個(ge) 開頭,要讓更多人走進影院還是要靠觀眾(zhong) 的口碑,助力票房釋放長尾效應。
擴大觀影人群還要增加電影種類,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多元選擇。今年暑期檔,女性觀眾(zhong) 占比超六成,女性觀眾(zhong) 消費潛力充分釋放。此外,拖家帶娃、組團觀影的比例也有所上升。能夠看出,電影行業(ye) 已經開始關(guan) 注不同群體(ti) 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中國電影的分眾(zhong) 市場已經出現,隻有更加重視“類型電影”和“類型觀眾(zhong) ”,才能有的放矢地擴大觀眾(zhong) 群體(ti) 。
如今,人們(men) 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電影在大眾(zhong) 文化消費菜單中能否成為(wei) “主菜”,還是要看內(nei) 容本身。電影製作要進一步提升品質,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標準,用好內(nei) 容培養(yang) 觀眾(zhong) 觀影習(xi) 慣,觀眾(zhong) 對大銀幕的美好期待就是中國電影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薑天驕
薑天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