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櫃麵交易限額調整有何影響
8月以來,青島銀行、瑞豐(feng) 銀行、大連銀行等多家銀行對非櫃麵渠道交易限額進行了調整,包括個(ge) 人賬戶的單筆轉賬和每日轉賬額度。比如,瑞豐(feng) 銀行發布公告顯示,不定期根據賬戶性質、存量結算賬戶曆史交易情況並結合實際使用情況,為(wei) 賬戶動態設置合理的非櫃麵渠道支付限額;大連銀行公告顯示,如確需提升限額,請攜帶有效身份證件、銀行卡以及相關(guan) 輔助證明材料至網點辦理,銀行將根據核實結果,調整銀行卡賬戶轉出限額。
銀行為(wei) 何要調整個(ge) 人賬戶非櫃麵渠道交易限額,這會(hui) 對用戶日常使用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
銀行調整非櫃麵渠道交易限額的出發點是保證支付安全,降低交易風險。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近期,多家銀行調整非櫃麵交易限額,一方麵,可以提高用戶資金的安全性。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網絡詐騙、盜竊等風險不斷增加。降低非櫃麵交易限額可以減少客戶資金暴露風險,提高交易安全性。另一方麵,長期以來,監管部門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適度調整非櫃麵交易限額也是提升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質效水平的重要舉(ju) 措。整體(ti) 來看,降低銀行非櫃麵交易限額在提高交易安全性和落實金融消費者保護方麵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不少用戶表示銀行調整限額的舉(ju) 動會(hui) 帶來一些不方便。“每月初我要用手機銀行APP按時給客戶轉賬,這次卻收到銀行提示,轉賬日限額調整為(wei) 5000元。”在南京做小商品批發生意的張力告訴記者,平時他要照看門店,很難擠出時間去營業(ye) 網點辦理調整業(ye) 務。
記者谘詢銀行有關(guan) 人士了解到,目前,不同用戶非櫃麵交易限額情況不一,銀行方麵會(hui) 綜合用戶賬戶性質、交易記錄等情況進行判斷,有的實施限額調整,有的則開始動態調整,各地實施效果還要結合不同銀行情況綜合研判,但並非對所有賬戶都“一刀切”。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應提高數據監控模型的識別精準度,對於(yu) 觸發限額調整機製的賬戶,應該給予更多的解除限製的選擇,尤其是應允許用戶線上操作,降低櫃麵申請產(chan) 生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另外,對於(yu) 易被數據模型“誤傷(shang) ”的操作行為(wei) ,銀行應視情況加大用戶溝通力度,做好解釋工作,規範用戶賬戶使用習(xi) 慣,避免多次“誤傷(shang) ”給用戶帶來的困擾。
金融機構在實施非櫃麵交易限額調整時需要綜合考慮用戶需求和便利性,完善精細化管理體(ti) 係,把對用戶交易活動的影響降到最低水平。接下來,為(wei) 平衡客戶用款方便與(yu) 反詐,銀行要在多個(ge) 方麵進行調整完善。
“銀行應采取多重身份識別和認證措施實施限額調整,確保隻有合法的賬戶持有人才能進行交易;根據客戶需求、風險承受能力、資信狀況和交易曆史為(wei) 每個(ge) 賬戶設置不同的交易限額,兼顧便利性與(yu) 安全性;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和監控係統,對賬戶活動進行實時監測和風險評估。如發現異常活動,應及時采取措施,例如凍結賬戶或聯係客戶確認交易信息。”杜陽說。
經濟日報 王寶會(hu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