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需要與中國開展新能源汽車合作”
【記者連線】
2023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hui) 9月5日至10日在德國慕尼黑舉(ju) 行。德國汽車研究所所長杜登霍夫向記者表示,2023年的慕尼黑車展是一個(ge) 讓歐洲成為(wei)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轉折點。
從(cong) 參展數量上來看,大眾(zhong) 、奔馳、寶馬、奧迪等德係本土車企仍然是本屆車展主角。豐(feng) 田、通用、日產(chan) 等傳(chuan) 統非德國車企則紛紛缺席。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柳燕介紹,本次參展的中國汽車整車企業(ye) 和供應鏈科技公司有近70家,在整個(ge) 展會(hui) 參展商中約占40%,數量和規模都達到曆史最高,其中包括中國著名企業(ye) ,如比亞(ya) 迪、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寧德時代、阿維塔科技和元戎啟行等。
德國媒體(ti) 認為(wei) ,中國車企在車展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zheng) 力,尤其是智慧化、電動化等技術,已經讓汽車王國德國的車企感受到強大的競爭(zheng) 壓力。
中國電動汽車風光無兩(liang)
記者觀察到,中國車企展台自始至終人頭攢動。尤其是比亞(ya) 迪汽車展台,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一位德國汽車從(cong) 業(ye) 人員告訴記者,他看到很多媒體(ti) 對比亞(ya) 迪的報道,非常想利用這次機會(hui) 親(qin) 自觸摸、體(ti) 驗一下這裏的每一款車。
記者看到,在比亞(ya) 迪展台上,從(cong) 王朝係列品牌的“漢”,到海洋係列品牌“海豹”的產(chan) 品,都排滿了準備進入座艙體(ti) 驗的觀眾(zhong) 。比亞(ya) 迪品牌及公關(guan) 處總經理助理羅昊告訴記者,未來比亞(ya) 迪將與(yu) 歐洲汽車生產(chan) 和渠道商開展合作,更好地了解當地需求。談到對本屆展會(hui) 的感受,他認為(wei) 從(cong) 前消費者更關(guan) 注汽車的品牌,現在消費者更理性,願意把錢花在技術更高、設計更優(you) 秀、更符合環境保護理念的產(chan) 品上,“這讓中國造車人看到了機會(hui) ”。比亞(ya) 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ye) 部總經理舒酉星介紹說,比亞(ya) 迪新能源車已進入了15個(ge) 歐洲國家,在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開設了140多家門店。
東(dong) 風柳州汽車在本屆展會(hui) 上進行了一場跨越8000公裏的直播。東(dong) 風柳汽是國內(nei) 曆史悠久的實力車企,也是汽車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的標杆。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進出口公司市場支持部總經理馮(feng) 傑介紹,柳州汽車這次全新首發了純電SUV、混動MPV等4款新能源汽車。市場支持部部長張峰說:“今年東(dong) 風柳汽首次把整車投放到歐洲市場,銷量就突破了2000台,市場反應非常好。對於(yu) 歐洲客戶來說,我們(men) 的優(you) 勢不僅(jin) 是技術含量高,而且性價(jia) 比高,產(chan) 品麵廣。我們(men) 生產(chan) 的汽車規格更適合歐洲人體(ti) 型,人機交互係統流暢,而且使用歐洲語言,很受歐洲客戶的喜歡。”
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廣受好評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巡展”時,特地前往著名電池生產(chan) 商寧德時代展台參觀。寧德時代德國公司首席財務官顧敏芬告訴記者,寧德時代與(yu) 德國圖林根州政府簽署了一項價(jia) 值2.4億(yi) 歐元的投資協議,在圖林根州建設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已於(yu) 2021年投入運營,2022年實現產(chan) 能14吉瓦。其生產(chan) 的汽車電池產(chan) 品,配套給寶馬、大眾(zhong) 、戴姆勒、捷豹和路虎等在歐洲地區的整車廠。
此次展會(hui) 上,寧德時代發布了采用磷酸鐵鋰材料並可實現大規模量產(chan) 的車用電池“神行超充電池”。寧德時代電芯研發工程師高鵬飛表示,該產(chan) 品可以讓電動汽車做到“充電10分鍾,續航400公裏”,擺脫充電焦慮。他說,歐洲車企對寧德時代的新技術很感興(xing) 趣,期望中國電池企業(ye) 提供具有競爭(zheng) 力的解決(jue) 方案,“我們(men) 希望這一產(chan) 品可以成為(wei) 行業(ye) 新標準”。
德國媒體(ti) 對中國車在智能科技方麵評價(jia) 很高,稱中國車本身就是一個(ge) 計算機。對此,智能駕駛科技行業(ye) 功不可沒。今年的展會(hui) 上,中國智能駕駛行業(ye) 上下遊參展數量是上一屆的兩(liang) 倍。不少國際車企代表在來自中國的智能駕駛展台駐足,對智能駕駛發展的速度感到驚訝和羨慕。中國智能駕駛企業(ye) 也為(wei) 眾(zhong) 多國際客戶的到來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努力為(wei) 全球客戶打造本土方案。元戎啟行就是其中之一。
元戎啟行首席執行官周光宣布,2024年將在德國設立歐洲運營中心,同步發布海外版的DeepRoute-Driver 3.0方案、D-PRO和D-AIR兩(liang) 款智能駕駛產(chan) 品。負責海外傳(chuan) 播的陳穎告訴記者,元戎啟行係統在德國將“入鄉(xiang) 隨俗”,滿足德國公路特殊要求。例如,德國高速路段多數不限速或是限速值很高,元戎啟行的智駕係統強化了前向碰撞預警、自動緊急製動、緊急轉向輔助等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潛在的行車危險,目前德國用戶反饋很好。
德國希望奮起直追
今年車展上雖然也有傳(chuan) 統燃油車參展,但最吸引觀眾(zhong) 眼球的是新能源汽車。展會(hui) 上,無論奔馳還是寶馬,發布的新產(chan) 品大多與(yu) 新能源車相關(guan) 。一位德國奔馳汽車業(ye) 內(nei) 人士對記者形容德國汽車當前麵臨(lin) 的困境時說:“德國汽車成也內(nei) 燃機,敗也內(nei) 燃機。”因為(wei) 德國車企目前在內(nei) 燃機汽車方麵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利潤,是否要全力發展新能源車,很難痛下決(jue) 心。
開幕式上,德國總理朔爾茨當場宣布了一項1100億(yi) 歐元的激勵計劃,支持德國電動車產(chan) 業(ye) 發展。他講話鼓勵德國汽車企業(ye) ,表示德國作為(wei) 汽車大國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幾乎想不出世界上還有哪個(ge) 地方能擁有如此高的汽車製造技術,如此密集的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朔爾茨指出,過去幾十年間,德國汽車工業(ye) 分別受到來自日本和韓國的競爭(zheng) ;如今,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也將為(wei) 德國車企提供創新驅動力。朔爾茨堅信公平競爭(zheng) 可以刺激產(chan) 業(ye) 和創新,他說:“我們(men) 應該被競爭(zheng) 激勵,而不應該被嚇到。”
尋求與(yu) 中國新能源車企合作
德國車企由於(yu) 前期錯過對電動車的戰略布局,一些企業(ye) 眼下多尋找中國電動車企開展戰略合作。比如大眾(zhong) 與(yu) 小鵬汽車的合作,讓後者在首次登上慕尼黑車展時就在德國媒體(ti) 上聲名大噪。小鵬汽車宣布了2024年進入德國市場及更多全球化戰略規劃。2023年底,小鵬汽車歐洲門店將達17家,服務中心將達15家,將為(wei) 歐洲打造更完備的交付和服務能力。
歐洲汽車代理商阿斯塔拉展出的一台瑞士產(chan) “迷你”電動汽車Microlino吸引了觀眾(zhong) 圍觀。市場和公關(guan) 部主任烏(wu) 特·馬格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men) 已經並且樂(le) 意代理更多中國新能源汽車。她表示,新能源汽車正被更多的人接受。雖然歐洲也有人一時不能接受電動車,抱著傳(chuan) 統燃油車不放,但這是徒勞的。
馬格茨表示,今年3月歐盟批準一項法規,決(jue) 定從(cong) 2035年起禁售燃油轎車和小型客貨車。汽車出行的未來在於(yu) 新能源,在於(yu) 電動,轉型不是傳(chuan) 統車粉絲(si) 所能阻擋的。德國車企在車展上紛紛推出新的電動概念車和新平台,表明德國車企轉型提速。
她強調:“歐洲需要與(yu) 中國開展新能源汽車合作。”
(本報柏林9月12日電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懷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