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讓就業服務更加方便可及(民生觀)

發布時間:2023-09-13 17:02:00來源: 人民日報

  豐(feng) 富基層就業(ye) 服務形式,助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這個(ge) 超市不一般:“貨品”是崗位信息,“供貨商”是用人單位,“顧客”是求職者,“售貨員”是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的服務專(zhuan) 員。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北區移民安置小區幸福社區的就業(ye) 超市,既實現了招聘和求職信息的互通對接,又提供政策谘詢、創業(ye) 指導、技能培訓等公共服務。目前,幸福社區有就業(ye) 意願的268戶609人均已實現就業(ye) 。

  當下,企業(ye) 用工難和群眾(zhong) 求職難交織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其原因之一,在於(yu) 信息不對稱。發布渠道不足,求職者搜尋崗位成本高,政策傳(chuan) 導機製不暢,阻礙了就業(ye) 市場供求雙方的聯係。正如相親(qin) 找紅娘、過河靠橋梁,就業(ye) 超市等服務平台在破解信息不對稱中發揮了牽線搭橋的作用。

  那麽(me) ,該如何豐(feng) 富基層就業(ye) 服務形式,助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

  要擺正觀念,形成供需對接合力。全麵地看,就業(ye) 不單是個(ge) 人的事,整個(ge) 社會(hui) 都要積極參與(yu) ,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把穩就業(ye) 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的要求。辯證地看,就業(ye) 工作麵臨(lin) 的一些問題,也是幫助我們(men) 改進服務、打破信息壁壘的契機。要像就業(ye) 超市一樣,發動各方力量,擴充就業(ye) 渠道,理順就業(ye) 結構,想方設法為(wei) 勞動者求職、用人單位招聘搭好對接平台,增強供需信息匹配度。

  要真抓實幹,推動服務更加便捷。幸福社區居民點讚就業(ye) 超市“無需東(dong) 奔西走,工作進門就有”。應推廣其中的好經驗,統籌利用更多基層平台、社區網點等資源,創新線上線下一體(ti) 服務形式,推進“家門口”就業(ye) 服務站,形成15分鍾就業(ye) 服務圈,提高群眾(zhong) 對就業(ye) 服務的感知度。在方便群眾(zhong) 上出真舉(ju) 措、硬實招,抓早、抓細、抓深就業(ye) 服務,使其更加方便可及,讓群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

  要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堅決(jue) 防止政策執行走樣變形。基層就業(ye) 服務站的目標應該是方便群眾(zhong) 求職,要堅守公益屬性,防止以此謀取私利。要將其納入人力資源市場體(ti) 係,嚴(yan) 格監督管理,強化權益保障,整治虛假招聘、“黑職介”等違法行為(wei) 。同時,也要堅決(jue) 刹住“紙麵就業(ye) ”“蘿卜招聘”等歪風邪氣。

  希望像就業(ye) 超市這樣接地氣的服務形式能更多湧現,調動各方力量,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ye) 生、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就業(ye) 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ti) 走穩就業(ye) 路。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2日 13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