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平急兩用”,怎樣用?
中國超大特大城市推進“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平急兩(liang) 用”,怎樣用?
金海湖是北京市平穀區一處風景秀麗(li) 的旅遊景點。這裏的部分村落、酒店承擔著特殊功能——平時是熱熱鬧鬧、放鬆身心的休閑居住場所,一旦有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則可以通過快征、快調、快轉,迅速轉換為(wei) 應急設施。這就是“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
今年以來,中國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在經驗推廣、場景構建、項目推進等方麵取得積極進展。
補齊城市應急能力建設短板
“平急兩(liang) 用”並非新概念。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推廣實施公共設施平急兩(liang) 用改造,提升平急轉換能力。
今年二季度以來,針對經濟運行出現的新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謀劃實施了一批儲(chu) 備政策,為(wei) 經濟持續恢複提供有力支撐。超大特大城市“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其中重要一環。
國家發展改革委“平急兩(liang) 用”設施建設現場會(hui) 進一步明確了“平急兩(liang) 用”設施相關(guan) 概念:這類設施平時具備旅遊、康養(yang) 等功能,遇重大公共突發事件時可立即轉換為(wei) 應急場所。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在會(hui) 上表示,“平急兩(liang) 用”型設施建設是係統工程,要將“平急兩(liang) 用”理念融入城市整體(ti) 規劃,處理好政府與(yu) 市場的關(guan) 係、成本與(yu) 收益的關(guan) 係、“平”時與(yu) “急”時的關(guan) 係。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將平時使用和應急使用有機結合,從(cong) 而打造一個(ge) 既具備日常運營功能、又具備應急響應能力的基礎設施係統。這類設施能夠有效補齊超大特大城市應急能力建設短板,同時提升超大特大城市旅遊、居住品質,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問題。
目前,各地“平急兩(liang) 用”設施的“平”時用途大多與(yu) 傳(chuan) 統公共基礎設施相近,如公園、體(ti) 育場館、賓館酒店等,“急”時則可滿足疫情、地震、洪災、火災等緊急情況發生後的應急隔離、臨(lin) 時安置、物資保障等需求。
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傳(chuan) 統基礎設施建設主要考慮平時使用需求,而“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要求在平時和應急情況下都能發揮效能,從(cong) 而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這就需要在交通領域興(xing) 建並完善應急使用的道路、隧道、橋梁等,在能源領域建設兼具日常和應急能源供應的能源設施,在通信領域構建具有備份功能的通信網絡等。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wei) ,推進“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麵體(ti) 現了“統籌發展與(yu) 安全”的政策思路,將推動超大特大城市提升防災避災能力、補齊公共衛生短板、更好應對突發緊急事件;另一方麵,體(ti) 現了中國城市更新舉(ju) 措的落實落細,在改善人居環境、健全民生保障等方麵具有重要意義(yi) 。
超大特大城市引領示範
“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怎樣建?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在“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超大特大城市要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為(wei) 什麽(me) 對超大特大城市來說,建設“平急兩(liang) 用”設施更重要?據有關(guan) 方麵介紹,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大、城市分工細,遇到突發事件,更容易受到衝(chong) 擊,出現設施和能力不足、應急標準不足等問題。
國務院規定,城區常住人口500萬(wan) 以上、1000萬(wan) 以下的城市為(wei) 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wan) 以上的城市為(wei) 超大城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10月13日發布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顯示,國內(nei) 超大城市有10個(ge) ,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東(dong) 莞、武漢、杭州;特大城市有9個(ge) ,包括西安、鄭州、南京、濟南、合肥、沈陽、青島、長沙、蘇州。
其中部分城市已開始布局。今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發改委對新都區的設施轉型進行了經驗分享;6月,北京市平穀區政府針對“平急兩(liang) 用”健康隔離設施的設計和實施發布了指導意見,確定10個(ge) 重點推進類項目。
總結有益經驗——許多“平急兩(liang) 用”設施的建設經驗來自“平急轉換”。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方艙醫院等防控設施如何從(cong) “急”向“平”轉型?將機場專(zhuan) 班隔離點健康養(yang) 老中心升級改造為(wei) 區醫院發熱門診和亞(ya) 定點醫院;在城市社區建立集裝箱基層綜合性公共服務點,將隔離點集裝箱改造為(wei) 公共驛站;將核酸采樣艙改造為(wei) 司機之家、執勤崗亭、便民發熱診療服務站、誌願者工作站等;將集裝箱房屋改造成農(nong) 業(ye) 企業(ye) 總部、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工作站,打造“箱”式農(nong) 業(ye) 實驗室、植物工廠、農(nong) 業(ye) 育種站甚至融合文創、美食、休閑娛樂(le) 等功能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拓展利用“急”時設施功能,成都市新都區等地的探索,為(wei) 全國範圍內(nei) “平急兩(liang) 用”設施建設提供了經驗,並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肯定和推廣。
打造示範場景——北京市平穀區為(wei) 探索“平急兩(liang) 用”設施建設打造5個(ge) 應用場景,包括“平急兩(liang) 用”京平綜合物流樞紐、“平急兩(liang) 用”新型鄉(xiang) 村社區、“平急兩(liang) 用”鄉(xiang) 村休閑綜合體(ti) 、“平急兩(liang) 用”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務區和“平急兩(liang) 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金海湖核心區。例如,“平急兩(liang) 用”鄉(xiang) 村休閑綜合體(ti) 盤活閑置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橫過來的五星級鄉(xiang) 村度假酒店”,因其相對獨立、房間密度低等特點,從(cong) 而具備了“平急兩(liang) 用”的功能。
加快項目推介——近日,湖北省武漢市舉(ju) 行“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介會(hui) ,涉及文旅、城郊大倉(cang) 等23個(ge) 項目被推介,總投資162.5億(yi) 元,木蘭(lan) 花鄉(xiang) 酒店、民宿生態旅遊度假區等6個(ge) 項目現場進行了授信簽約。會(hui) 上,20個(ge) “平急兩(liang) 用”項目業(ye) 主單位與(yu) 6家銀行達成合作意向,涉及的20個(ge) 項目計劃投資金額132億(yi) 元,授信簽約金額74.5億(yi) 元。“武漢市將合力建立‘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用地、規劃聯審、施工圖聯審和聯合驗收等機製,項目審批能減則減、能快則快,推動項目早開工、早見效。”武漢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超大特大城市的“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wei) 推動中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的新看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推進“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繼促進家居消費、強化小微企業(ye) 融資支持等措施後,在擴投資方麵出台的又一有力舉(ju) 措,體(ti) 現了本輪穩增長政策的連續性,有助於(yu) 全麵提振市場信心。
“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注重盤活城市低效和閑置資源,同時依法依規、因地製宜、按需新建相關(guan) 設施。在此過程中,民間資本將“挑大梁”。國務院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強標準指引和政策支持,充分調用民間投資積極性,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平急兩(liang) 用”設施的建設改造和運營維護。
據了解,目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民間投資參與(yu) 較少。專(zhuan) 家指出,“平急兩(liang) 用”既有商業(ye) 價(jia) 值,更有公益屬性,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參與(yu) 其中,有利於(yu) 發揮好相關(guan) 設施“平急兩(liang) 用”中的商業(ye) 價(jia) 值,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投向“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與(yu) 維護運營,促進“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和功能發揮。
財政資金也將發揮重要作用。今年四季度,中央財政增發2023年國債(zhai) 1萬(wan) 億(yi) 元,增發的國債(zhai)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後恢複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積極財政政策穩經濟力度加大,“平急兩(liang) 用”設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等將成為(wei) 促投資的重要著力點。
業(ye) 內(nei) 已注意到“平急兩(liang) 用”建設過程上所蘊含的投資機會(hui) 。“推進‘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增加醫療、排水、裝修等行業(ye) 企業(ye) 發展機會(hui) ,並對設計規劃、材料供應、施工建造、管理維護等產(chan) 業(ye) 具有較大拉動作用。”葉銀丹說。他預計,下一步,各地將以“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抓手,推出一批盈利前景好的項目,金融機構也將加大對“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放力度。同時,PPP模式有望在“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從(cong) 而有效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實現政府規劃急用場景、民間資本開發商業(ye) 用途的有機結合。(本報記者 汪文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