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產機器人裏都有哪些“奇才”?

發布時間:2024-01-04 14:32: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我國《“十四五”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提出“到2035年,我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機器人成為(wei) 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hui) 治理的重要組成。”那麽(me) ,機器人未來會(hui) 如何參與(yu) 到我們(men) 的工作和生活中來?當下它們(men) 的“上崗”情況如何?

  不久前,在探訪西南科技大學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過程中,記者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機器夥(huo) 伴處處有”的奇妙景象:

  公園湖泊中,環衛機器人在遊動著清理垃圾;商品生產(chan) 線上,工業(ye) 機器人在忙碌地組裝著各色產(chan) 品;各種廠區內(nei) ,特種機器人在進行安全巡邏……

  致力於(yu) 水環境保護的“河寶”

  “河寶DF-H5”(以下簡稱“河寶H5”)機器人,像一艘小艇,稍顯憨厚,工作人員曾潤平告訴記者,“河寶H5”在水庫、水電站、河道、湖泊等工作場景很是“機敏”。

  作為(wei) 水域巡邏機器人,“河寶H5”具備識別定位精度高、機體(ti) 荷載量大、極端環境適應力強、結構輕量化等優(you) 點,不僅(jin) 能進行水域巡邏,還能從(cong) 事探測救援、水環境監測等工作。

  目前,“河寶H5”已在成都、德陽的一些水域“上班”了,“它在巡檢時可以發現水上的特殊情況,比如鳥類。人可能不容易觀察到這些情況,而巡邏機器人有一個(ge) 專(zhuan) 用的攝像頭,可以記錄下巡邏水域的特殊水生鳥類或者水生物。”曾潤平說。

  既然有H5這個(ge) 編號,就說明機器人河寶並不是“獨生子”。據介紹,河寶有一個(ge) 大家族,其中的成員都致力於(yu) 水域環境的保護,有的能清潔水麵垃圾,有的會(hui) 觀察保護魚類,還有的專(zhuan) 門負責水麵油汙清理……

  那麽(me) ,“河寶家族”會(hui) 成為(wei) 環衛工人的“競爭(zheng) 對手”嗎?

  “雖然會(hui) 產(chan) 生一定的競爭(zheng) ,但更多的是為(wei) 他們(men) 節省體(ti) 力。比如環衛工人拿著機器人遙控器去操作,肯定要省力很多。”曾潤平回憶,在“河寶H5”誕生前,水麵巡邏這樣的工作都是由人完成,“一個(ge) 人圍著湖麵或河道走一圈,勞動強度特別大。我們(men) 研發機器人就是希望能夠減輕人們(men) 的勞動強度,讓機器人自動去巡檢。”

  為(wei) 了讓“河寶”成為(wei) 環衛工人的“寶藏助手”,工作人員在設計“河寶”時還進行了市場調研,了解環衛工人的群體(ti) 特征,並盡量簡化了“河寶”操作係統,“使用很簡單,就幾個(ge) 按鈕,控製前進後退這些功能。我們(men) 把設備給環衛工人用的時候,還會(hui) 教他們(men) 如何方便地使用,怎樣維護機器人,讓機器人的使用壽命更長。”

  能辨別顏色的“機器人手臂”

  如果說讓機器人走上生產(chan) 線,你會(hui) 聯想到怎樣的景象?是一個(ge) 個(ge) “鋼鐵工人”站在傳(chuan) 送帶邊上忙碌?其實,在現實的很多工廠中,隻需要一隻隻“鋼鐵手臂”。

  在不久前舉(ju) 行的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hui) 圖靈智造機器人展位,一對機器人手臂展示了它們(men) 的特長——抓取不同顏色的小瓶子,並給它們(men) 擰上對應顏色的瓶蓋。重慶圖靈機器人有限公司重慶西南地區技術總監王巍表示,這套工業(ye) 機器人可以用在化妝品生產(chan) 線上,提升一些帶瓶蓋化妝用品的生產(chan) 效率。

  對大多數人類來說,為(wei) 瓶子找到並擰上同一顏色的瓶蓋並不是難事,但要設計機器人完成這套動作就要費一番工夫了。

  據王巍介紹,這對機器人手臂使用的是雙機協同技術,工作時,首先會(hui) 使用視覺技術為(wei) 瓶身定位拍照,進行顏色識別。隨後,一隻機械手會(hui) 對瓶身進行抓取定位,並將抓取瓶身的顏色信息發送到另外一隻機器手臂上,讓它選取對應顏色的蓋子,最後兩(liang) 個(ge) 機器手臂匯合,將蓋子擰好。

  “它最主要的亮點就是分區域的顏色識別。不管是有2種、3種、4種還是無數種顏色,它都可以識別。”王巍表示,為(wei) 了賦予機器手臂準確識別顏色的視覺,圖靈有專(zhuan) 門負責機器人視覺研發的博士團隊。

  此外,王巍說,能辨別顏色的機器人手臂不僅(jin) 能用於(yu) 化妝品加工,“我們(men) 後麵會(hui) 有二三十種不同類型的項目,比如抓雞蛋、位置傳(chuan) 感、壓力檢測等,這些項目機器人都可以勝任。”

  核輻射場所的“機器特種兵”

  除了在普通的生活、工作場所與(yu) 人作伴外,一些具備“特技”的機器人還會(hui) 替代人類在具有危險的環境中工作。西南科技大學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的一係列“強輻射環境強適應型機器人”就屬於(yu) 這類特種機器人。

  據西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教師劉滿祿副教授介紹,實驗研發的這類機器人能在放射性強、空間狹小、環境複雜極端的工作場所作業(ye) ,還成功處置了多起強放射性輻射源被卡事故。

  例如在某次輻照廠卡源事故中,麵對多家國內(nei) 外機器人廠商都無法處理的局麵,實驗室團隊機器人在強輻射和複雜建築環境下,成功處置了事故。

  劉滿祿回憶,“當時情況非常棘手,輻照室存在大量輻射,通道裏因為(wei) 消防滅火有大量積水,隻能由機器人去處理。我們(men) 花了一周的時間,派了‘思源’‘自強’‘西科’三台機器人,不斷調整方案,完成了通道清理、扶正放射源等多項任務,終於(yu) 化解危機。”

  目前,“強輻射環境強適應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三個(ge) ,包括處理意外事故的核應急,拆解反應堆的核退役,保養(yang) 檢修設備的核設施運維。而未來,實驗室還準備推出巡檢機器人和蛇形機械臂。前者主要在強輻射環境裏進行巡邏檢查,後者則是針對狹小空間內(nei) 的靈活作業(ye) 。

  機器人產(chan) 業(ye) 持續蓬勃發展

  2021年底,在《“十四五”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宋曉剛曾提到:“‘十四五’時期,麵對製造業(ye) 、采礦業(ye) 、建築業(ye) 、農(nong) 業(ye) 等行業(ye) 發展,以及家庭服務、公共服務、醫療健康、養(yang) 老助殘、特殊環境作業(ye) 等領域需求,我們(men) 將重點推進工業(ye) 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重點產(chan) 品的創新及應用,推動產(chan) 品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據新華社報道,2023年8月正式發布的《中國機器人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我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總體(ti) 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應用場景顯著擴展,核心零部件國產(chan) 化進程不斷加快,協作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產(chan) 品優(you) 勢不斷增強,創新型企業(ye) 大量湧現。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hui) (IFR)2023年9月發布的文件中則提到,據最新的《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中國機器人安裝量增長了5%,並在2022年達到29萬(wan) 餘(yu) 台的新高峰,占全球安裝量的52%,運行存量突破150萬(wan) 台的曆史紀錄。

  該聯合會(hui) 主席還表示,中國是迄今為(wei) 止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2022年的增幅為(wei) 5%,甚至超過了2021年的增幅(當年與(yu) 2020年相比,增幅為(wei) 57%),因此這一增幅十分顯著。為(wei) 了服務這個(ge) 活力四射的市場,國內(nei) 外機器人供應商紛紛在中國建立生產(chan) 工廠,並不斷提高產(chan) 能。”

  目前,已經能看到機器人在各行各業(ye) 陸續“上崗”,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hui) 有更多的“機器人夥(huo) 伴”融入大眾(zhong) 生活,為(wei) 人們(men) 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的新奇與(yu) 改變。

  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 譚羽清 閆雯雯

  (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