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青年”理論宣講匯聚青春力量
他們(men) 把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具人氣的宣講內(nei) 容帶進社區、學校、村頭
“小鎮青年”理論宣講匯聚青春力量
本報記者 王偉(wei) 本報通訊員 王勇
閱讀提示
精心組建一支由85後幹部和返鄉(xiang) 新村幹組成的青年隊伍,改變照本宣科式的枯燥化、程序化宣講,改用“接地氣”的方式方法、“易入耳”的方言土話,把黨(dang) 的最新理論最新精神傳(chuan) 入千家萬(wan) 戶。
如何讓理論宣講入腦入心?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實施“小鎮青年”人才培養(yang) 計劃,創新推出“小鎮青年”微講堂,通過建隊伍、提素能、微宣講,實現了從(cong) 老舊、傳(chuan) 統、單一教育模式向廣受益、全覆蓋教育模式的轉變。宣講的受眾(zhong) 麵更廣更寬、受教育的內(nei) 容更全更新,推動理論成果加快轉化為(wei) 服務群眾(zhong) 、推動工作、助力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實際成效。
言之有理,創新模式齊參與(yu)
“每周一課、每月一練、季度一評,這是我們(men) 青年宣講隊伍的常態學習(xi) 講評機製。”泗陽縣穿城鎮宣傳(chuan) 委員田甜介紹,該鎮堅持“內(nei) 培”與(yu) “外訓”相結合,通過以講促學、以老帶新等方式,引導鎮村兩(liang) 級“小鎮青年”宣講團成員深入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省市縣黨(dang) 代會(hui) 精神等,著力實現理解透徹、把握精準、踐行有力。
為(wei) 了打造一支過硬的宣講員隊伍,穿城鎮精心組建了一支由85後幹部和返鄉(xiang) 新村幹組成的青年隊伍,他們(men) 政治堅定、善於(yu) 麵向群眾(zhong) 傳(chuan) 播黨(dang) 的理論主張。
穿城鎮還依托“雙向宣講”活動,組織老黨(dang) 員與(yu) 青年一代相互對話,推動“老課題”煥發“新活力”。同步開展“以初心尋訪初心”大走訪活動,青年黨(dang) 員幹部深入各村(社區)尋訪老黨(dang) 員、退役軍(jun) 人以及鄉(xiang) 賢代表,挖掘、宣講他們(men) 的感人故事,調配出了既“對胃口”又“有營養(yang) ”的“精神幹貨”,助推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具青春範。
在理論活水的澆灌下,“小鎮青年”宣講隊伍碩果滿滿。雷明昊、汪明星榮獲宿遷市首批“百姓名嘴”稱號;特色青年宣講品牌層出不窮。“百姓名嘴”“微型課堂”“鄉(xiang) 賢暢談”“書(shu) 香巾幗”等宣講團隊先後成立,他們(men) 把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具人氣的宣講內(nei) 容帶進社區、學校、村頭,真正做到讓年輕人接過青春話語權,成為(wei) 理論宣講又一支主力軍(jun) 。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作為(wei) 宣講隊的一員,我要發揮自己的力量,把黨(dang) 的理論傳(chuan) 遞給廣大群眾(zhong) 。”“小鎮青年”雷明昊堅定地說。
言之有情,“青”聚力量踐初心
“讀書(shu) 可以受益終身。在古代,孔子、朱熹等先賢對讀書(shu) 有很多精辟的論述……”近日,在穿城鎮路東(dong) 社區農(nong) 家書(shu) 屋開展的“溫暖秋冬 書(shu) 香閱讀”主題閱讀活動上,“小鎮青年”王濤和大家暢談閱讀的重要性,號召培養(yang) 閱讀好習(xi) 慣,從(cong) 書(shu) 本中汲取知識和營養(yang) 。
在“小鎮青年”的帶領下,該鎮打造了“閱先鋒”“童聲朗朗”“愛閱穿城”“閱讀麵對麵”等16支領讀者隊伍,依托各村(社區)農(nong) 家書(shu) 屋、有聲書(shu) 屋、“學習(xi) 強國”線下體(ti) 驗館等閱讀陣地,開展“百名領讀者進百村”主題閱讀活動140餘(yu) 場,營造了全民學習(xi) 、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
將誌願宣講與(yu) “全民閱讀春風行動”等活動結合,是“小鎮青年”宣講隊伍不斷創新學習(xi) 載體(ti) 、豐(feng) 富品牌內(nei) 涵的一個(ge) 縮影。圍繞推動青年黨(dang) 員幹部成為(wei) “說”的主角、“看”的主體(ti) 、“行”的主力,穿城鎮積極探索理論宣講新模式,引導“小鎮青年”改變照本宣科式的枯燥化、程序化宣講,改用“接地氣”的方式方法、“易入耳”的方言土話,把黨(dang) 的最新理論最新精神傳(chuan) 入千家萬(wan) 戶。
秉持“常訓常新”理念,在走基層、做宣講的同時,“小鎮青年”成員還積極發揮專(zhuan) 業(ye) 特長,為(wei) 基層黨(dang) 員群眾(zhong) 提供力所能及的愛心幫助。“小鎮青年”吳聰穎、陳晨結合自身特長優(you) 勢,創辦暑期“聰穎繪畫小課堂”,常態化開展“領讀者”閱讀活動,帶領孩子們(men) 畫畫、讀書(shu) ,細心陪伴,豐(feng) 富孩子們(men) 的課餘(yu) 生活。“小鎮青年”史瑞雲(yun) 考慮到很多外地居民無法回程祭拜的難題,召集“小鎮青年”開展“鮮花代祭”誌願服務活動,2023年共計通過“鮮花代祭”服務居民29人次。
2023年,“小鎮青年”宣講隊伍已開展理論學習(xi) 會(hui) 42場、誌願服務活動67次,推動理論成果加快轉化為(wei) 服務群眾(zhong) 、推動工作、助力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實際成效。
言之有用,理論說給群眾(zhong) 聽
“這種發黃的菊花苗,大多是因為(wei) 澆水不當,水澆少了,根部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從(cong) 而導致葉片發黃。水澆多了,又會(hui) 引起根部腐爛、葉片發黃,所以不能小看澆水這點事。”在小史集社區東(dong) 籬花田菊花基地的溫室大棚裏,“小鎮青年”餘(yu) 超理一邊觀察菊花苗長勢,一邊給農(nong) 戶詳細講解種植技術。
“我們(men) 會(hui) 根據農(nong) 戶的種植需要以及農(nong) 時節氣等開展種植管護培訓,推動理論與(yu) 實踐互促並進。”餘(yu) 超理介紹說,菊花產(chan) 業(ye) 是當地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引擎,為(wei) 了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他牽頭成立了小史集“菊之愛”誌願服務隊。服務隊以“東(dong) 籬花田”基地為(wei) 依托,定期開展菊花種植管理培訓,幫助村民掌握菊花種植養(yang) 護知識,帶領村民因地製宜種植不同品種菊花,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助力實現富民增收。
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受眾(zhong) 需求,“小鎮青年”宣講隊伍在深入學習(xi) 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同時,特別注重分專(zhuan) 題、分重點、分層次開展宣講,增強宣講的針對性、有效性。創新打造“雲(yun) 上課堂”“田間課堂”“流動課堂”三大課堂,以線下實踐檢驗宣講成果,推動理論宣講與(yu) 現實生活相融相促。
“小鎮青年”誌願者浦寒寒在一次下村走訪中了解到顏倪河岸的公共空間前些年被鄰近的農(nong) 戶占用問題,東(dong) 家種花生,西家種高粱。得知此情況,浦寒寒在顏圩村的“駐村夜話”活動中召集黨(dang) 員和村民代表共議“硬骨頭”怎麽(me) 啃。占了小便宜的人,臉發紅心發慌,得了理的人敢說話說真話。最終在一次次說理中,占地農(nong) 戶主動讓步,河壩治理的決(jue) 定權回歸村集體(ti) 。
“基層實踐是培養(yang) 鍛煉年輕幹部的‘磨刀石’,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小鎮青年’宣講隊的骨幹作用,把學習(xi) 成效轉化為(wei) 服務基層群眾(zhong) 的熱情、做好生產(chan) 建設工作的動力,成為(wei) 推動穿城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穿城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振華表示。
王偉(we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