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警方偵破直播間係列詐騙案 查獲涉案直播賬號1.3萬多個
宣稱直播間刷禮物能得新款手機
西安警方偵(zhen) 破直播間係列詐騙案 查獲涉案直播賬號1.3萬(wan) 多個(ge)
□ 本報記者 孫立昊洋
□ 本報通訊員 趙 婷
“我刷到前十名了!”如同中大獎一樣,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市民何某開心不已。在他花了3000多元給直播間主播刷禮物後,憧憬著將獲得一部價(jia) 值8000多元的手機。於(yu) 是,他逢人便說:“人家客服給我打了電話,核對了收貨地址,說3天之內(nei) 會(hui) 給我快遞單號。”
一名老年粉絲(si) 在直播群刷禮物受騙的背後,警方經過抽絲(si) 剝繭的偵(zhen) 查,竟然挖出了多個(ge) 相互關(guan) 聯的在多個(ge) 平台直播間行騙的團夥(huo) 。截至2024年1月8日,警方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42人,查獲涉案直播賬號1.3萬(wan) 多個(ge) 。
直播間主播收禮物後失聯
事情還要從(cong) 頭說起。
當時已經退休的何某,閑來無事總愛拿著手機看直播。2022年8月,他無意中進入一個(ge) 直播間,主播宣稱,粉絲(si) 隻要在直播間停留一段時間,就會(hui) 獲得主播送出的禮物;粉絲(si) 如果再給主播刷一些禮物,還有機會(hui) 獲得一部某牌手機或者平板電腦。
在直播間裏,最小的禮物是“飛機”,價(jia) 值298元;最貴的禮物叫作“嘉年華”,價(jia) 值3000元。何某盤算了一下,刷了幾個(ge) “飛機”。
主播接著又告訴粉絲(si) :“隻要刷的禮物總價(jia) 高,進入刷榜名單,肯定可以獲得禮品。如果粉絲(si) 刷禮物總價(jia) 值排名前十,能獲得一部價(jia) 值8000多元的最新款某品牌手機。”何某一直想換一部新手機,於(yu) 是又花費1000多元購買(mai) 虛擬禮物送給主播。隨後,他被主播拉到另外一個(ge) 直播間裏,這個(ge) 直播間不對一般粉絲(si) 開放,隻有刷到一定數額禮物的粉絲(si) 才能被邀請進入。
何某不斷地在這個(ge) 直播間裏給主播刷禮物,不知不覺間刷了3000多元,終於(yu) 進入刷榜名單前十名。在給主播刷禮物的同時,他還看到不少粉絲(si) 留言稱,自己拿到了價(jia) 值不菲的禮品。他還接到了直播間客服打來的電話核對快遞地址。這都讓何某更加確信無疑,於(yu) 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然而,3天後,並沒有人和何某聯係,他撥打直播間客服電話,發現自己竟然聯係不上對方了。
對何某來說,3000多元是他大半個(ge) 月的養(yang) 老金,感覺上當受騙的他向直播平台進行投訴並報警。由於(yu) 他刷禮物時正在火車上,同時也向鐵路警方報了案。
團夥(huo) 成員分工合作騙粉絲(si)
接到報案後,西安市公安局、西安鐵路公安局立即對案情展開分析研判。民警調取涉案賬號相關(guan) 數據後發現,此案背後可能遠不止一個(ge) 受害者。
在西安市公安局刑偵(zhen) 局的牽頭下,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與(yu) 西安鐵路公安局組成專(zhuan) 案組,開展偵(zhen) 查工作。
民警初步偵(zhen) 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涉嫌通過某直播平台進行直播詐騙,涉案金額35萬(wan) 餘(yu) 元,涉及受害人7000餘(yu) 名。
專(zhuan) 案組偵(zhen) 查員在梳理完上述7000餘(yu) 名受害人相關(guan) 記錄後,調取了該直播間在直播時的相關(guan) 視頻,經過多次反複對比確認,確定了詐騙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窩點位置及作案手法等。
調查發現,該不法團夥(huo) 分工明確,除了直播間裏的主播外,還有成員在一旁負責烘托“氣氛”,有的成員則負責引流等,誘導粉絲(si) 進入直播間刷禮物,比如有團夥(huo) 成員擔任“托兒(er) ”,在直播間發言說“我刷了多少,我已經收到禮物,是真的ipads或者手機”。
警方經偵(zhen) 查,確定了以李某為(wei) 首的涉案團夥(huo) 。辦案人員還發現,除了李某團夥(huo) 之外,案涉其他多個(ge) 在不同平台直播間行騙的不法團夥(huo) 。
專(zhuan) 案組根據前期研判情況,組織警力赴外省打掉3個(ge) 直播詐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多名,累計涉受害人1.2萬(wan) 餘(yu) 人,涉案金額257萬(wan) 餘(yu) 元。
民警又經過一個(ge) 月的分析比對,發現了涉案詐騙團夥(huo) 在作案時使用的直播賬號、支付賬號等資料,挖出涉及全國多個(ge) 省市的犯罪嫌疑人142名。專(zhuan) 案組隨後將擴線情況匯總後逐級上報至公安部,組織發起全國集群戰役。
直播賬號來自黑灰產(chan) 業(ye) 群
警方經偵(zhen) 查發現,詐騙團夥(huo) 的線下“直播間”大多租的是民房,陳設非常簡單,他們(men) 冒充珠寶店、酒店老板,利用打賞小額禮物寄送某品牌手機的話術實施詐騙行為(wei) 。固定的話術、直播間氛圍的烘托以及粉絲(si) 的留言,讓受害人對直播間的送禮物、高額返現宣傳(chuan) 信以為(wei) 真。
民警還發現,主播在直播間直播時,還會(hui) 利用PK引流的方式把自己直播間的粉絲(si) 介紹到其他的直播間,從(cong) 而繼續在其他直播間實施詐騙。
“在一個(ge) 直播間裏,粉絲(si) 當天刷夠一定數量的禮物後,就不能再刷了,因為(wei) 再刷的話容易被監管平台發現,所以,我們(men) 會(hui) 介紹粉絲(si) 去另一個(ge) 直播間繼續刷禮物。”犯罪嫌疑人李某供述。
據辦案民警張鋒介紹,在詐騙團夥(huo) 的操作下,即使每個(ge) 粉絲(si) 打賞的數額不多,但隨著引流觀看人數逐漸增多,他們(men) 的不法收入也會(hui) 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不會(hui) 使用自己實名注冊(ce) 的短視頻賬號進行直播,通常是以100元到300元不等的價(jia) 格在一些黑灰產(chan) 業(ye) 群裏購買(mai) 賬號。
警方在後續走訪取證時還發現,由於(yu) 個(ge) 案涉案金額不大,許多受害人嫌麻煩、怕丟(diu) 人,不願意配合警方工作。
為(wei) 了推動案件偵(zhen) 辦,民警耐心打電話或上門做受害人工作,盡量緩解受害人的心理負擔。隨著越來越多的受害人站出來,由何某報案引發的這起詐騙案規模越來越大。截至2024年1月8日,警方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42人,查獲涉案直播賬號1.3萬(wan) 多個(ge) 。
辦案民警提醒說,雖然案件得以告破,眾(zhong) 多犯罪嫌疑人也落入法網,但仍有不少群眾(zhong) 深受電信網絡詐騙的毒害,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貪欲惹的禍。而對於(yu) 詐騙者,貪欲也將他們(men) 自己送入法網。
漫畫/高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