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輕人社交趨勢:交“零糖”朋友 尋“嗎嘍”減壓

發布時間:2024-01-10 14:4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2023年,找“搭子”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了與(yu) 智能對話機器人進行交流,他們(men) 還在積極尋找“嗎嘍”“水豚”這樣的精神代言人,在偶爾抽離自我進行他者想象時獲得減壓的空間。

  Just So Soul研究院將年輕人社交生活展現的新趨勢概括成十個(ge) 關(guan) 鍵詞:自戀浪漫主義(yi) 、他者想象、“零糖”社交、人機互動、性價(jia) 比生活、懶係健康、釋壓崇拜、對抗失重不安、線下社交體(ti) 力流失和重構多維附近。

  愛自己也是“浪漫主義(yi) ” 解壓尋找精神代言人

  2023年,“重新養(yang) 育自己”的話題在社交平台火了。在這個(ge) 話題的背後,是越來越多人希望“重啟人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人更愛自己了,強調愛自己的“自戀浪漫主義(yi) ”也正成為(wei) 新的認同。

  如今的年輕人對於(yu) “自戀”這個(ge) 詞的看法有了不同的定義(yi) 。超過九成對自戀持“非負麵”的看法,其中23.7%的年輕人持積極評價(jia) ,“愛自己是一種浪漫”。

  “愛自己”成為(wei) 年輕人在“重新養(yang) 育自己”時,解決(jue) 一切邊界感問題的“錨”和最重要的處事標準。而關(guan) 於(yu) 什麽(me) 才是“愛自己”,他們(men) 則表示,照顧好自己的身體(ti) (55.5%)、善待自己(54.9%)、維係良好健康的社交關(guan) 係(51.7%)是愛自己最重要的三個(ge) 表現。

  在解壓和釋放情緒的方式上,年輕人也找到了獨特的方法——他者想象。2023年,“嗎嘍”(猴子的昵稱)和“水豚”等話題頻繁上熱門,可看出年輕人正積極尋找自己的精神代言人,在偶爾抽離自我進行“他者想象”時獲得減壓空間。

  構建友誼注重邊界感 有朋友也有獨處空間

  2023年,“斷親(qin) 現象為(wei) 何如此流行”等話題頻繁登上社交平台熱搜,“打招呼障礙”“電話恐懼症”等社交回避現象也引起了廣泛討論。在這背後,是在快速的地域流動以及快節奏生活擠壓下,個(ge) 體(ti) “線下社交體(ti) 力流逝”,缺少時間精力和有效路徑發展現實新關(guan) 係的困局。

  麵對“和朋友相處的最理想狀態”這一問題時,有54%的年輕人選擇“經常聯係,但也有自己的獨處空間”,僅(jin) 有12.6%的年輕人選擇“每天都可以黏在一起”。強調個(ge) 體(ti) 獨立意識的年輕一代在構建友誼時,更注重的是邊界感和自我空間問題,這也是“找搭子”持續火熱,“零糖”社交成為(wei) 新趨勢的原因。

  在社交方麵,另一個(ge) 重要的趨勢是“人機互動”。隨著AIGC(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nei) 容)技術持續突破式發展,越來越多社交、內(nei) 容平台基於(yu) 此上線相關(guan) 產(chan) 品或功能,眾(zhong) 多AI對話、虛擬陪伴、虛擬人等方向的創新產(chan) 品和功能,讓愛嚐鮮的年輕用戶在樂(le) 此不疲的體(ti) 驗中嚐試新的互動方式,“人機互動”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拓寬了社交邊界。此外,除了朋友等社交關(guan) 係之外,“虛擬人、虛擬偶像”(9.1%)也讓年輕人在孤獨時有了陪伴感。

  強調“性價(jia) 比生活” 探索“懶係健康”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強調“性價(jia) 比生活”理念,掀起“反向消費”的討論。這些現象的背後,是新時代消費生活態度的轉變:不是“不消費”,而是以更理性的思考直麵自己的現實需求,告別“野性消費”。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在清醒購買(mai) ,理清自己要什麽(me) ,並在此基礎上選擇“對的”產(chan) 品和服務。

  此外,對很多上班族來說,不斷被工作壓縮的休閑時間,讓健身、運動成為(wei) 非常奢侈的事情。泡腳、早睡早起、養(yang) 生按摩……如何以最小的時間、精力成本實現“懶係健康”,成為(wei) 當代年輕人的探索方向。

  交流分享對抗負麵情緒 腳步丈量“重構多維附近”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便利的通訊,爆炸且繁雜的信息,這個(ge) 世界無時無刻不“打擾”著我們(men) ,對抗失重不安的負麵情緒成為(wei) 每個(ge) 人需要麵對的普通課題。數據顯示,有34.9%的年輕人會(hui) 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焦慮,28.4%的年輕人會(hui) 在社交平台表達自己的焦慮,23.5%的人會(hui) 尋找有共同困境的人一起交流分享。

  與(yu) 負麵情緒對抗的年輕人也迫切需要找到釋放壓力的出口。“釋壓崇拜”帶動了當下眾(zhong) 多流行的社交、娛樂(le) 、消費現象的出現。從(cong) 社交平台上流行的“發瘋文學”到迷上“追短劇”,線下來場“短逃離”,都是年輕人希望以無公害、輕鬆的方式,為(wei) 自己找到減壓、釋放情緒的方式。

  最後,“重構多維附近”也將是2024年的重要社交趨勢。人類學家項飆曾提出“附近的消失”,描述的是現代社會(hui) 的一個(ge) 趨勢,人越來越原子化,近距離的人與(yu) 人交往,如社區、社群等微觀層麵關(guan) 係的消減。但“附近”同時也是無比重要的,它是重新建立對生活可控感的抓手,是可以喘息的空間,是構建自我坐標的關(guan) 鍵。過去一年裏,無論是趕大集、City Walk,還是重新愛上菜市場,這些火熱的社會(hui) 現象背後都是年輕人重建附近的努力。

  文/本報記者 陳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