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首個高空風能發電示範項目成功發電

發布時間:2024-01-10 14:41: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月9日電 (記者劉園園)記者9日獲悉,由中國能建集團參與(yu) 投資、建設、運營的安徽績溪高空風能發電新技術示範項目成功發電,成為(wei) 我國首個(ge) 可並網的兆瓦級高空風能發電示範項目。

  該項目總裝機容量2×2.4兆瓦,能夠利用500米至3000米的高空風能進行發電,是我國高空風能發電技術的首次工程化實踐,對推動高空風能發電技術及其產(chan) 業(ye) 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高空風能是一種儲(chu) 量豐(feng) 裕、分布廣泛的可再生清潔能源。相較於(yu) 海上和陸上風能,高空風能具有功率密度大、風向平穩等優(you) 勢,開發利用潛力巨大。”中國能建集團相關(guan) 技術負責人說。

  據了解,作為(wei) 充分利用高空風能資源的創新型技術,高空風能發電采用獨有的設備組合,完成對高空風能的捕獲吸收,並將捕獲的風能轉換成機械能,帶動發電機組旋轉,實現持續穩定發電。按照風能捕獲與(yu) 能量轉化方式的不同,高空發電技術可分為(wei) 空基高空風力發電和陸基高空風力發電兩(liang) 種技術路線。

  上述技術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采用傘(san) 梯組合型陸基高空風能發電技術路線。與(yu) 低空風電的“塔筒+機艙+葉片”的“大風車”模式不同,傘(san) 梯高空風能發電是把飛行器係在纜繩上,像風箏一樣放飛到高空,飛行器在風力作用下帶動纜繩往複牽引,地麵發電機轉盤旋轉產(chan) 生電能。

  具體(ti) 而言,傘(san) 梯高空風能發電係統中的傘(san) 組通過氦氣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後,打開做功傘(san) ,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獲風能。在此過程中,主纜繩受到巨大拉力,帶動地麵卷揚機、齒輪箱轉動,將風能轉化為(wei) 機械能。最後,地麵發電設備將機械能轉化為(wei) 電能實現發電。

  “中國能建集團作為(wei) 我國能源電力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主力軍(jun) 、排頭兵,超前布局開展高空風能發電重大核心技術研究,統籌推進千米級高空風能發電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中國能建集團相關(guan) 技術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國能建集團將依托該項目繼續開展高空風能發電技術的研究和試驗,引領我國高空風能發電產(chan) 業(ye) 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