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電動汽車有了火災防範安全指數 首批測評情況發布

發布時間:2024-01-10 14:41:00來源: 科技日報

  首批測評情況發布

  電動汽車有了火災防範安全指數

  ◎本報記者 雍 黎

  1月9日,新能源汽車火災安全技術交流會(hui) 暨中國電動汽車火災安全指數(以下簡稱“安全指數”)首批測評情況發布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

  安全指數由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車研”)和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

  填補空白 四方麵評測電動汽車火災安全

  “電動汽車起火突發性強、危害大,導致了消費者的安全顧慮。”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表示,火災事故也是繼裏程焦慮和充電焦慮後,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亟須解決(jue) 的第三大難題,嚴(yan) 重製約了產(chan) 業(ye) 的持續健康發展。

  “曆年電動汽車火災事故統計數據顯示,電池係統故障、高電壓係統故障和電子電器部件故障是電動汽車起火的三大主要因素。”招商車研新能源研究室主任、火災指數總負責人陳斌介紹,這些問題不僅(jin) 需要電池製造廠麵對,更需要整車企業(ye) 和全行業(ye) 來共同解決(jue) 。

  據介紹,目前行業(ye) 對新能源汽車火災的體(ti) 係化研究不足,新能源汽車火災目前急需攻克的五大難題為(wei) 設計難、驗證難、監管難、消防難和調查難。

  對此,招商車研、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單位於(yu) 去年5月聯合發布了中國電動汽車火災安全指數,圍繞電動汽車火災安全提示、應急救援、火災防護和數據聯動4個(ge) 方麵對已經上市的新能源汽車進行測試評價(jia) 。

  “安全指數填補了新能源整車火災技術標準空白。”孫逢春表示,安全指數是檢驗檢測技術在支撐新能源汽車安全發展方麵的一次重要嚐試,通過全麵精準評價(jia) 整車係統安全,促進企業(ye) 不斷提升整車安全技術水平,也讓消費者直觀了解測評車輛的安全性。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王昆表示,火災指數的建立與(yu) 完善,旨在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提供一個(ge) 具有權威性和科學性的評價(jia) 標準。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李邵華表示,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關(guan) 係,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安全保障體(ti) 係,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性水平,是保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全球化競爭(zheng) 力和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和前提。

  測試總體(ti) 良好 部分功能需要完善

  “去年,我們(men) 通過網絡評選確定了首批參與(yu) 測試的6款車輛,自費從(cong) 市場購買(mai) 。”陳斌介紹,首批6款測評車輛整體(ti) 表現良好,不過部分功能有待完善,主要是在安全提示和火災防護方麵。

  測評顯示,首批車輛中存在著高溫預警不及時,甚至無預警;車門應急開關(guan) 功能完善,但機械式應急開關(guan) 設置位置可操作性存在不足等問題。

  陳斌表示,截至目前,團隊已經為(wei) 國內(nei) 外20餘(yu) 家整車製造企業(ye) ,提供整車火災技術服務50餘(yu) 次。基於(yu) 大量的理論和試驗研究,他們(men) 理清了電動汽車火災發生發展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起火試驗中的所有車輛在5分鍾內(nei) 都不會(hui) 進入危險狀態,一次性成功率達100%,均符合國家要求。通過主動降溫、氣凝膠等主被動熱安全措施的加持,目前汽車發生熱失控後起火的概率約為(wei) 42%。

  “熱失控後到底是開窗還是關(guan) 窗,各家車企標準不一,但我們(men) 通過試驗顯示,做好車門應急開關(guan) 設置要比開窗安全得多。”陳斌表示,針對首批測評情況,他們(men) 從(cong) 4個(ge) 方麵給出了優(you) 化建議,比如安全提示建議采用文字和聲音同時進行報警,一定要直觀、清晰、醒目。應急救援方麵,在發生熱失控、起火等情況時,車輛應自動解鎖,配備電子門鎖的車輛應設置機械式應急開關(guan) ,要顯而易見、操作方便;建議企業(ye) 建立與(yu) 車主和車輛的緊急聯動機製,一定要及時做出緊急處置措施,減少生命財產(chan) 損失。

  新能源汽車火災安全技術交流會(hui) 上,《電動汽車火災安全技術研究報告(藍皮書(shu) )》和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火災安全指數測評車型庫發布,今年,招商車研將繼續麵向消費者征集投票,確定今年的測評車輛並公布結果。

  “我們(men) 正在研究機械防護、消防救援、環境影響、高電壓係統安全、材料阻燃性能等測評項目,今年將持續完善火災指數,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技術支持。”陳斌表示。

  李邵華建議,各汽車企業(ye) 、高校、研究院所和行業(ye) 機構等要發揮優(you) 勢,加強合作,進行跨行業(ye) 、跨學科的創新融合,打造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新生態;同時,提高產(chan) 品本質安全性,加強新能源汽車企業(ye) 安全體(ti) 係建設。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