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新健康丨上海專家為6月齡胎兒行宮內手術 成功助其心肺減壓

發布時間:2024-01-11 11: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月10日電 (陳靜 周霽子 李妙然)胎兒(er) 在媽媽肚子裏也可能會(hui) 生病,以往的做法通常是父母不得不選擇放棄或者冒著極早產(chan) 的風險讓寶寶提前娩出。如今,宮內(nei) 治療技術的發展給不少胎兒(er) 贏得新生的機會(hui) 。

  記者10日獲悉,楊玥(化名)在孕39+4周自然分娩生下了自己的寶寶。可這個(ge) 寶寶還是胎兒(er) 時,被發現左側(ce) 胸腔有大量積液,已影響到肺部發育。在複旦大學附屬婦產(chan) 科醫院,他(她)就在媽媽的子宮內(nei) 接受了手術:醫生在其胸腔中置入一根引流管,將積在胸腔裏的液體(ti) 排至羊膜腔內(nei) 。他(她)一出生,新生兒(er) 科醫生及時為(wei) 其引流治療。最終寶寶健康出院。

  該院胎兒(er) 醫學與(yu) 產(chan) 前診斷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熊鈺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楊玥在孕24周的一次B超檢查中被發現胸腔有大量積液,如果不加幹預,任其發展下去,後期將壓迫心髒,甚至引發心衰。 多學科會(hui) 診後,專(zhuan) 家們(men) 認為(wei) ,要想繼續妊娠,可以先行羊水穿刺排除其它遺傳(chuan) 綜合征,再進行宮內(nei) 治療。可是,宮內(nei) 手術存在一定難度,因為(wei) 手術本身就是在胎兒(er) “微小身體(ti) ”裏“極限”操作,還需要胎兒(er) 保持特定姿勢配合醫生,稍有偏差就有感染、早產(chan) 、胎膜早破等風險。

  在孕25周時,胎兒(er) 醫學與(yu) 產(chan) 前診斷科副主任沈婕副主任醫師為(wei) 胎兒(er) 精準實施胸腔穿刺,置入引流管,助其心肺減壓,繼續發育。

  據了解,在臨(lin) 床上,胎兒(er) 胸腔積液一般是在孕婦接受超聲檢查時偶然被發現,因此前來就診的孕婦並不罕見。胎兒(er) 在媽媽的肚子裏不需要呼吸,即使肺完全浸泡在積液裏也不會(hui) 有胸悶、呼吸困難等表現。熊鈺指出,沒有表現不代表沒有危險!這位專(zhuan) 家介紹,如果寶寶的胸腔積液持續存在且越來越多,那麽(me) 勢必會(hui) 使正在發育的肺受到壓迫,嚴(yan) 重者會(hui) 導致肺發育不良;胸腔積液如果壓迫了心髒、食道等器官,會(hui) 影響寶寶心髒功能或者吞咽功能,導致羊水過多,甚至心衰。據了解,此外,除了單純性胸腔積液,胎兒(er) 胸腔積液也可能是其他發育異常的繼發表現,比如:母兒(er) 血型不合引起的寶寶全身水腫、嚴(yan) 重的心髒畸形和心律失常、宮內(nei) 感染、染色體(ti) 異常等,總之,出現胸腔積液的寶寶孕周越小,後果可能越嚴(yan) 重。

  對於(yu) 胎兒(er) 胸腔積液的治療,沈婕表示,針對單純性的胸腔積液,如果積液量少,有自然消退吸收的可能;如果量大,已經影響周圍器官正常發育或發揮功能,可能需要胎兒(er) 醫學專(zhuan) 家給寶寶實施宮內(nei) 手術治療;如果胎兒(er) 是在接近足月的時候才發生嚴(yan) 重胸腔積液,也可以先讓寶寶分娩,出生後再由兒(er) 科醫生來進行後續治療。這位專(zhuan) 家告訴記者,單純性胸腔積液的胎寶寶預後一般良好,但是,這類胎兒(er) 一定要在具備新生兒(er) 窒息搶救能力的醫院分娩。(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