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赤穀村,24.6萬(wan) 元;侯陂村,18.6萬(wan) 元……”近日,廣東(dong) 省韶關(guan) 市始興(xing) 縣馬市鎮的19個(ge) 村(居)領到71萬(wan) 元的強鎮富村公司年終分紅。而這僅(jin) 是韶關(guan) 推開“強鎮富村公司”的一個(ge) 縮影。
2023年,韶關(guan) 全域推開“強鎮富村公司”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通過市場化運作、規範化運營、積極盤活鎮村資源資產(chan) ,促進鎮村和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12月15日,全市105家鎮級強鎮富村公司新增營業(ye) 額7.37億(yi) 元,帶動1207個(ge) 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全部超10萬(wan) 元,平均收入達40.22萬(wan) 元。
為(wei) 什麽(me) 要成立“強鎮富村公司”?“韶關(guan) 地處丘陵地帶,田地分割零散,難以進行大麵積機械化種植。”韶關(guan) 市“百縣千鎮萬(wan) 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專(zhuan) 家智庫專(zhuan) 家委員楊樹臣認為(wei) ,“土地等資源資產(chan) 普遍‘小而散’,農(nong) 村人口老齡化日益凸顯、經營生產(chan) 人才缺乏,很多村集體(ti) 沒有經濟來源。”
2023年,廣東(dong) 掀起“百千萬(wan) 工程”熱潮,韶關(guan) 開始從(cong) “題麵”上尋找解決(jue) 問題的“答案”,聚焦經濟最薄弱的鄉(xiang) 村,從(cong) 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破題。據介紹,強鎮富村公司以鎮村集體(ti) 為(wei) 主要股東(dong) ,采用“經濟聯合總社+轄區內(nei) 所有村級經濟聯合社持股”“鎮屬企業(ye) +轄區內(nei) 所有村級經濟聯合社持股”“轄區內(nei) 所有村級經濟聯合社持股”3種模式,由鎮村集體(ti) 共同注資成立。
但在初創期,強鎮富村公司的困難與(yu) 製約逐漸浮出水麵:原有村集體(ti) 資源資產(chan) 低效利用,不少處於(yu) “沉睡”狀態,同時公司開拓市場、培育產(chan) 業(ye) 能力不足,產(chan) 品附加值低……對此,韶關(guan) 全麵梳理鎮村兩(liang) 級可利用資源資產(chan) 清單,通過製訂市域區塊分類種植規劃、高附加值農(nong) 業(ye) 潛力空間分布圖、高附加值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合作推介表等,讓公司明確“有什麽(me) 、幹什麽(me) 、怎麽(me) 幹”。
“公司大力開展土地流轉,推動‘種植大戶+村集體(ti) +農(nong) 戶’模式,撂荒耕地由種植大戶托管經營,采取‘村集體(ti) 經濟增收+群眾(zhong) 效益分紅’的方式,將三方利益綁在一起,解決(jue) ‘無人種地’和‘誰來種地’的問題。”白土鎮副鎮長許偉(wei) 恩說。
用公司這個(ge) 平台做“乘法”,整合資源的成效明顯。2023年以來,全市強鎮富村公司經營農(nong) 村土地流轉業(ye) 務3281.52萬(wan) 元、盤活宅基地等閑置資源資產(chan) 1004.97萬(wan) 元、物業(ye) 出租1445.11萬(wan) 元;統籌推進撂荒耕地複耕複種,整治麵積8994.63畝(mu) 。“我們(men) 盤活閑置資產(chan) ,以土地入股的模式統一流轉到公司,開展光伏項目。除了村集體(ti) 股東(dong) 分紅,村民還可享受土地租金分紅。”侯陂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鄧小龍說。
日前,走進武江區重陽鎮強鎮富村公司流轉土地建成廠房的富辰美妝製品有限公司內(nei) ,車間裏忙而有序地進行生產(chan) 作業(ye) 。“我現在月薪4500元,公司日常包兩(liang) 頓夥(huo) 食,加上可以就近照顧家庭,相較過去在外地打工,我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多了。”負責管理生產(chan) 的村民張素婷在2022年入職後成為(wei) 該公司的人事主管。
“公司和各村是命運共同體(ti) 。我們(men) 將抱團取暖,和其他鄉(xiang) 鎮打通產(chan) 銷鏈條、實現降本增效。”韶關(guan)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駐馬市鎮幫鎮扶村隊隊長黃健說,“我們(men) 還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當好‘店小二’‘服務員’,做好土地綜合整治,引進更多優(you) 質項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