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連心

發布時間:2024-02-29 14:3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一張協同發展的藍圖,京津冀十年連心繪就。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階段。”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成員郭蘭(lan) 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有關(guan) 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

  作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第一個(ge) 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不斷夯基壘台、落子布局。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發布的數據,三地經濟總量連跨5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達到10.4萬(wan) 億(yi) 元,是2013年的1.9倍,區域整體(ti) 實力持續提升,紮實向世界級城市群邁進。

  疏解非首都功能,搬、減、變出實效

  不久前,北京市級機關(guan) 第二批集中搬遷工作剛剛結束。為(wei) 了最大限度減輕交通壓力和對城市運行的影響,搬遷安排在晚上9點後進行。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首要目的是醫好北京的“大城市病”。郭蘭(lan) 峰說:“要解決(jue) 這個(ge) ‘大城市病’問題,就要減少非首都功能,跳出北京看北京,從(cong) 更大的區域範圍內(nei) 化解北京的問題,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既解決(jue) 北京‘大城市病’問題,又帶動天津和河北發展。”

  “對症治病”,京津冀用數據證明了搬、減、變的成效。

  2014年,從(cong) 戰略實施以來,北京市疏解了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zhuan) 業(ye) 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北京市4套班子以及70多個(ge) 市級部門、近3萬(wan) 多名工作人員已經遷至北京城市副中心辦公。

  此外,北京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城鄉(xiang) 建設用地減量130平方公裏。動物園批發市場從(cong) 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變成了金融科技與(yu) 專(zhuan) 業(ye) 服務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利用原有的空間,累計引進160餘(yu) 家金融科技的服務企業(ye) ,實現“騰籠換鳥”。

  十年間,北京經濟總量先後跨越3萬(wan) 億(yi) 、4萬(wan) 億(yi) 兩(liang) 個(ge) 大台階,人均GDP、勞動生產(chan) 率、萬(wan) 元GDP能耗水耗等多項指標在全國省級地區一直處於(yu) 最優(you) 水平,走出了一條減量剛性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雄安新區從(cong) “一塊地”到“一張圖”,再到“一座城”,見證了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曆史性變革。

  目前,雄安新區全麵建成“四縱三橫”的高速公路和對外骨幹網絡,基本建成啟動區重點市政基礎設施。京雄城際開通後北京西站到新區的通勤時間在50分鍾左右,從(cong) 大興(xing) 機場到雄安新區19分鍾就可以到達。

  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成中介紹,安商服中心等一批高品質的商業(ye) 辦公住宅配套設施投入使用,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已經開學開診,優(you) 化交通不堵車、小型足球場等雄安場景,把“妙不可言”融入了生活,讓“心向往之”成為(wei) 現實。

  搭建發展框架,強化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

  2月25日,來自京津冀三地四街鎮的幹部、居民及企業(ye) 代表齊聚北京市豐(feng) 台區青年社區,共同見證京津冀三地四街鎮協同發展聯盟成立。該聯盟致力於(yu) 促進京津冀三地四街鎮經濟社會(hui) 發展走深走實、產(chan) 業(ye) 合作和科技創新協同發展、要素資源高效有序流動。

  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後,三地共建產(chan) 業(ye) 、共謀發展的縮影。2015年6月,中央出台《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在這張藍圖下,中央區域辦先後製定了“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方案,相關(guan) 部門相繼出台產(chan) 業(ye) 、教育等專(zhuan) 項規劃和配套政策,形成目標一致、層次明確、相互銜接的規劃政策體(ti) 係。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介紹,天津為(wei) 北京奔馳汽車、理想汽車和小米汽車提供零部件配套的企業(ye) 超過120家,“還不夠,還要繼續提供更多配套”。

  打好產(chan) 業(ye) 協作這張牌,北京拿出研發優(you) 勢,天津則提供製造支持,推動兩(liang) 地區域產(chan) 業(ye) 鏈成龍配套。中關(guan) 村硬創空間在天津城區設立了兩(liang) 個(ge) 實體(ti) 服務板塊,業(ye) 務量逐年提升,為(wei) 北京研發、天津製造成果的轉化提供7個(ge) 方麵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務。

  張成中還提到,雄安新區發布“雄安16條”引才,舉(ju) 辦百校百所千企、萬(wan) 名首都大學生“雄安行”;推動籌建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啟動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到雄安孵化、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

  據了解,京津冀聯合繪製6條產(chan) 業(ye) 鏈圖譜,包括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氫能、網絡安全和工業(ye) 互聯網、高端工業(ye) 母機、機器人6條產(chan) 業(ye) 鏈。中關(guan) 村企業(ye) 在天津、河北設立分支機構已經達到1萬(wan) 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8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作持續強化。河北建設重點承接平台,十年來累計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4.3萬(wan) 餘(yu) 家。

  推動國家戰略,提升民生溫度

  “2021年搬進嶄新的校園後,我們(men) 全體(ti) 教師幹勁十足。”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容東(dong) 分校是雄安新區新建片區第一所高中,教師劉誌峰明顯感覺到,學校建成後辦學水平明顯提升,“我們(men) 常說,雄安每一天都是新的。”

  對於(yu) 老百姓而言,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果,將落在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發布的數據,十年間三地城鎮新增就業(ye) 累計1595.6萬(wan) 人。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yu) 2013年相比,年均分別增長7.2%、6.9%和8%,京津冀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值較2013年分別縮小0.23、0.09和0.31。

  李桂平介紹,十年來,京津冀持續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一卡通”。目前,全麵實現京津冀區域異地就醫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免備案”,社保卡“一卡通”服務加快推進,京津冀旅遊也實現了“一碼通行”。

  “‘這麽(me) 近,那麽(me) 美,周末到河北’,這句話已經成為(wei) 很多人的口頭禪,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ge) 重要成果。”張成中介紹,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三地基本形成了“一小時交通圈”,交通旅行越來越方便。2023年,河北接待遊客達到8.4億(yi) 人次,其中京津遊客達到1.2億(yi) 人次。

  被譽為(wei) “華北之腎”的白洋澱,在京津冀共同治理下,生態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澱區水質持續保持在Ⅲ類水平,野生鳥類達到了276種,比新區設立前增加了70種,全世界隻有1000多隻的“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在澱區安家,白洋澱再現“荷塘葦海、鳥類天堂”的勝景。

  從(cong) 擘畫藍圖到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走過了並肩同心的十年。郭蘭(lan) 峰說,下一步,還將通過持續抓住疏解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北京“新兩(liang) 翼”,促進重點區域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把京津冀協同發展這篇大文章、這個(ge) 大的區域戰略做好做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