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世界是否已經擺脫化武夢魘

吳敏文 發布時間:2023-07-20 08:5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7月7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美國已安全銷毀向荷蘭(lan) 海牙國際法庭申報、《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所涵蓋化學武器庫存中的最後一批。至此,《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所有締約國已申報的化學武器已被全部銷毀。那麽(me) ,人類是否已經全麵擺脫化武夢魘?

  危害

  化學武器是指以各類具有明確毒害作用的單一物質或混合物為(wei) 主要攻擊能量,通過炮彈、航彈、火箭彈、地雷等爆炸分散,或通過蒸發、升華、形成煙霧(或氣溶膠)等熱力分散,或以固體(ti) 粉末、低揮發度液態噴射方式布灑等,進行投送並發揮殺傷(shang) 效果,實現對敵方攻擊殺傷(shang) 的武器。根據毒劑的毒害作用,可將其區分為(wei) 致死性毒劑和失能性毒劑:致死性毒劑有神經毒劑、糜爛性毒劑和窒息性毒劑,失能性毒劑不會(hui) 對敵方人員造成致死性傷(shang) 害,其作用是使敵方人員在一定時間內(nei) 喪(sang) 失作戰能力,從(cong) 而達成己方作戰目的。

  戰爭(zheng) 中的化學武器規模化使用始於(yu)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61至1975年美國對越南發動的侵略戰爭(zheng) 中,橫跨越南、老撾兩(liang) 國的“胡誌明小道”,是越南軍(jun) 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物資運輸“生命線”。為(wei) 了破壞“胡誌明小道”,美國空軍(jun) 執行“牧場行動計劃”,用飛機向茂密的越南叢(cong) 林噴灑一種名叫“橙劑”的落葉除草劑。據統計,在越南戰爭(zheng) 期間,美軍(jun) 噴灑了高達7600萬(wan) 升的“橙劑”,大麵積清除了遮天蔽日的森林。

  據統計,占越南南方總麵積10%的地區被反複噴灑的“橙劑”破壞,不僅(jin) 導致越南水稻和其他農(nong) 作物大規模死亡,多達400萬(wan) 越南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橙劑”的毒害,有的罹患難以治愈的怪病,痛苦不堪,有的嬰幼兒(er) 肢體(ti) 畸形、智力障礙。

  總的來說,化學武器用於(yu) 軍(jun) 事用途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毒性作用強。化學武器使用的毒劑多屬劇毒或超毒性毒物,殺傷(shang) 力遠遠大於(yu) 常規武器;二是作用途徑多。化學武器可通過毒劑的吸入、接觸、誤食等多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人員中毒;三是持續時間長。常規武器隻在爆炸瞬間或彈片(丸)飛行時引起傷(shang) 害,化學武器的殺傷(shang) 作用可長時間發揮;四是殺傷(shang) 範圍廣。化學武器襲擊產(chan) 生的毒劑蒸汽或氣溶膠可隨風傳(chuan) 播,使得毒劑的效力遠遠超過釋放點,殺傷(shang) 範圍較常規武器大許多倍。

  銷毀

  雖然化學武器具有強大的殺傷(shang) 力,但具有明顯的反人類、反文明特質,因此,自其產(chan) 生之日起就被限製和禁止使用。然而,盡管在1899年的《關(guan) 於(yu) 窒息性氣體(ti) 的海牙宣言》和1907年的《陸戰海牙公約》中,已經提及禁止使用化學武器,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對抗陣營協約國和同盟國,還是在衝(chong) 突中使用了氯氣、光氣等致命化學武器。

  一戰後,在1925年6月17日的國際聯盟日內(nei) 瓦會(hui) 議上,通過了《禁止在戰爭(zheng) 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ti) 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shu) 》,即《日內(nei) 瓦議定書(shu)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37個(ge) 國家簽署。此議定書(shu) 於(yu) 1928年2月8日起生效,無限期有效。

  1969年,禁止化學武器被正式列入聯合國裁軍(jun) 日程。經過長達20多年的艱苦談判,由24個(ge) 條款和3個(ge) 附件構成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於(yu) 1992年11月30日在第47屆聯大一致通過,1997年4月29日生效。截至2014年4月,共有190個(ge) 國家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約占全球總人口的98%。

  按照《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要求,各締約國開始申報和銷毀各自擁有的化學武器,並應在2012年4月29日之前銷毀各自擁有的化學武器。但實際進程有所推遲,至2012年4月,俄羅斯銷毀22%,美國銷毀46%,印度銷毀了84%,其他締約國銷毀情況不一。

  中國一貫主張全麵禁止和徹底銷毀包括化學武器在內(nei) 的一切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支持《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宗旨和目標。中國自1980年開始參加化學武器裁軍(jun) 談判。1997年4月25日,中國向聯合國正式遞交批準該公約的法律文書(shu) ,成為(wei) 第78個(ge) 遞交批準書(shu) 的國家和公約締約國。至2019年12月,中國累計接受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組織各類視察592次,結果表明,中國嚴(yan) 格履行了公約所規定各項義(yi) 務。

  但是,作為(wei) 主要的化學武器擁有國,也是《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締約國的美國,卻在全麵銷毀化學武器方麵行動遲緩。美國曾承諾在2007年之前完成其所有化學武器的銷毀,但此後卻一拖再拖。

  今年5月15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第五次審議大會(hui) 在荷蘭(lan) 海牙召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相關(guan) 提問時表示,《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26年來,全球99%以上的庫存化武已完成銷毀。現在,8個(ge) 宣布庫存化武的國家有7個(ge) 已完成銷毀。美方是唯一仍然擁有庫存化武的國家。中方希望美方兌(dui) 現有關(guan) 承諾,以實際行動展現履約誠意。

  7月7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在肯塔基州銷毀了最後一批化學武器庫存。這是一批裝有GB神經毒劑的火箭彈。這標誌著美國超過3萬(wan) 噸化學武器庫存的銷毀全麵完成。這些化學武器主要包括裝有芥子毒氣、VX神經毒劑和沙林神經毒劑等毒害物質的炮彈和火箭彈。

  影響

  雖然《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所有締約國全部完成已申報化學武器的銷毀,但並不等於(yu) 全球化學武器問題的根本解決(jue) 。化學武器遺留問題仍然存在,新的化學武器危險仍不能忽視。

  一是日本侵華期間遺留在中國的化學武器危害尚未消除。侵華戰爭(zheng) 期間,日軍(jun) 慘無人道地在中國多次使用化學武器,造成我大量軍(jun) 民傷(shang) 亡。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時,仍有大量化學武器遺留在中國土地上。戰後近80年來,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有2000多人遭受日本遺留生化武器的傷(shang) 害。

  據統計,日本遺留在中國的化學武器大致有200-300萬(wan) 枚。毫無疑問,日本對遺留在中國土地上的化學武器負有不可推卸的道義(yi) 責任和處理、賠償(chang) 責任。2022年10月4日,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第101屆執行理事會(hui) 在荷蘭(lan) 海牙召開,會(hui) 議審議批準了2022年以後日本在華遺棄化學武器銷毀計劃。同年10月27日,我國防部發言人明確表示,“中方強烈敦促日方全麵、完整、準確落實2022年以後日遺化武銷毀計劃,切實踐行對國際社會(hui) 和中方的政治、法律承諾,加大投入、加快進程,盡早消除日遺化武危害。”

  二是存在產(chan) 生新的化學武器威脅的隱憂。現在完成的化學武器銷毀,是締約國向《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組織主動申報的化學武器。這些申報是否完全,是否存在有意無意的隱匿,銷毀是否完全等,應該進行必要的調查核實。

  三是以全部銷毀化學武器為(wei) 契機,推動核、生、化武器的全麵裁軍(jun) 。核、生、化武器因為(wei) 具有恐怖的殺傷(shang) 效果,且不可避免地危及平民,對生態環境造成毀滅性破壞,從(cong) 而被定義(yi) 為(wei) 主要的“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早在1972年4月10日就分別在華盛頓、倫(lun) 敦和莫斯科簽署,至今已有185個(ge) 締約國,美國是原始締約國和最早的簽署國,“美國是世界上生物軍(jun) 事活動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反對建立核查機製的國家”,其目的是確保美國擁有在這一領域的絕對優(you) 勢和主導控製權。

  在核擴散方麵,自從(cong) 2021年美英澳宣布成立“奧庫斯”聯盟,美英向無核國家澳大利亞(ya) 提供核潛艇技術以來,美國又連續通過“核共享”概念向亞(ya) 太國家日本、韓國部署核潛艇和戰術核武器,在歐洲則積極回應波蘭(lan) 提出的“核共享”要求。

  這一係列動作,不僅(jin) 抵消了全麵銷毀化學武器庫存帶來的積極效果,更使全球籠罩在愈加濃厚的核、生、化“大規模殺傷(shang) 性武器”的陰影中。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

  吳敏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