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減持”俄羅斯“加碼”西方 土耳其在盤算什麽

發布時間:2023-07-20 08:5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土耳其連日來的外交姿態耐人尋味,不僅(jin) 有意弱化在俄烏(wu) 衝(chong) 突中的平衡立場,開始向烏(wu) 方靠攏,似乎還開始著手修複與(yu) 西方的關(guan) 係,推動本國外交政策向西回擺。

  這一判斷來自土耳其近期的兩(liang) 大表現。首先,7月8日,烏(wu) 克蘭(lan) 總統澤連斯基訪問土耳其後帶回了5名受土耳其保護的“亞(ya) 速營”指揮官。這明顯違反土耳其此前與(yu) 俄羅斯達成的換囚協議,不僅(jin) 不符合土耳其長期以來對外宣傳(chuan) 的中立角色,更有違土耳其作為(wei) 俄烏(wu) 衝(chong) 突調解人的基本定位。在俄烏(wu) 衝(chong) 突調解中,土耳其最引以為(wei) 傲的外交成績是成功斡旋俄烏(wu) 簽署並數次延長黑海糧食協議,這大大緩解了一眾(zhong) 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的糧食之困,大大提高了土耳其在中東(dong) 北非地區的聲譽,更助力埃爾多安再次贏得大選。

  然而,進入7月以來,俄羅斯多次明確拒絕再次延長黑海糧食協議,堅持協議覆蓋的所有船隻能在7月17日協議有效期滿前離開黑海。這無疑削弱了土耳其的調解人作用。因而,此次土耳其向訪土的澤連斯基附贈“放人大禮”更像是土方針對俄羅斯展示姿態,暗示“既然俄方不接受土耳其對於(yu) 黑海糧食協議的斡旋,那麽(me) 先前由土方作為(wei) 中間人簽署的俄烏(wu) 換囚協議也可以廢棄”。

  土耳其外交政策向西回擺的另一個(ge) 信號是,在7月12日北約維爾紐斯峰會(hui) 上,土耳其終於(yu) 為(wei) 瑞典加入北約亮了綠燈,即便不久前瑞典才發生了焚燒《古蘭(lan) 經》事件。很顯然,土耳其選擇在此時向西方示好,有利於(yu) 其謀求更多利益。事實上,在土耳其對瑞典“入約”鬆口後,美國白宮便表示將與(yu) 國會(hui) 協商繼續向土耳其出售F-16戰機。不僅(jin) 如此,土耳其在烏(wu) 克蘭(lan) “入約”的立場也發生大反轉,埃爾多安在維爾紐斯峰會(hui) 期間公開表示烏(wu) 克蘭(lan) “應該成為(wei) 北約一員”。不過,他也呼籲那些具有北約和歐盟雙重成員國身份的國家為(wei) 土耳其加入歐盟開辟道路。歐洲理事會(hui) 主席隨即對此表示,歐盟將與(yu) 土耳其推進更緊密的合作。

  土耳其想憑借這次對西方的立場軟化來換取加入歐盟的機會(hui) 顯然不切實際,但作為(wei) 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的轉變本身就已頗具象征意義(yi) ——在烏(wu) 克蘭(lan) 反攻受挫之際,北約內(nei) 部在涉烏(wu) 問題上展現出的團結姿態對於(yu) 烏(wu) 克蘭(lan) 至關(guan) 重要。

  促使土耳其做出改變的因素主要有3個(ge) :一是短期的訴求,這是對於(yu) 俄羅斯拒絕延長黑海糧食協議的回應,希望借此向其施壓並促使其作出妥協;二是應景的選擇,澤連斯基訪土疊加北約峰會(hui) 為(wei) 土耳其改善與(yu) 西方關(guan) 係提供了契機;三是長期的考量,俄烏(wu) 戰事“長期化”及土耳其重振本國經濟急需西方支持。

  如果說埃爾多安此前極力煽動民族主義(yi) ,展現對西方的強硬姿態是為(wei) 了贏得連任,那麽(me) 當選後,重振本國經濟,兌(dui) 現大選承諾則是他的當務之急。土耳其國內(nei) 的通脹水平近年居高不下,2022年最高時曾超過85%,目前也接近40%的水平。為(wei) 了扭轉這一局麵,今年6月以來,埃爾多安已開始調整其先前以持續降息對抗貨幣貶值和高通脹的非傳(chuan) 統經濟政策。6月22日,土耳其央行將該國基準利率提高650個(ge) 基點,從(cong) 8.5%上調至15%。這是自2021年年初以來,土耳其首次上調這一關(guan) 鍵利率。西方媒體(ti) 將此解讀為(wei) 土耳其經濟政策開始“回歸理性”。

  此外,埃爾多安也尋求在吸引外國投資上有所突破。根據土耳其央行2022年的數據,土耳其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額中近六成來自歐洲,投資額排在前兩(liang) 位的是英國和美國,因而,土耳其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繼續實施對西方強硬的外交政策。

  無論是以釋放“亞(ya) 速營”指揮官來回應俄羅斯拒絕延長黑海糧食協議,還是以瑞典“入約”來換取F-16戰機和土耳其“加入歐盟”的新籌碼,這些外交層麵的“小動作”都隻是土耳其奉行實用主義(yi) 、機會(hui) 主義(yi) 外交政策的又一例證。歸根結底,真正讓土耳其外交政策向西回擺的關(guan) 鍵動因是土耳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盡管土耳其“減持”俄羅斯,“加碼”烏(wu) 克蘭(lan) 與(yu) 西方集團的跡象明顯,但就此斷定土耳其將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衝(chong) 突中選邊站隊、放棄此前的平衡立場恐怕還為(wei) 時尚早。土耳其的旅遊業(ye) 很大程度上依賴來自俄羅斯的遊客,今年1月至2月,有50餘(yu) 萬(wan) 俄羅斯人前往土耳其旅遊,占土耳其接待的所有外國遊客的13%;今年5月,俄羅斯允許土耳其推遲支付40億(yi) 美元的天然氣賬單,以緩解土耳其的貨幣儲(chu) 備壓力;兩(liang) 國合作建設的土耳其首座核電站——阿庫尤核電站也將在今年投入運營……這些都決(jue) 定土耳其不會(hui) 徹底與(yu) 俄羅斯“翻臉”。安卡拉的對外政策製定者們(men) 手中均握有一個(ge) 精密的利益計算器,一切變量都在被精確“量化”,其奉行實用主義(yi) 、機會(hui) 主義(yi) 的本性在此次外交政策轉向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係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特約撰稿 楊府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