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高物價加大日本經濟不確定性

陳益彤 發布時間:2023-07-20 08:56:00來源: 經濟日報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日本企業(ye) 物價(jia) 指數漲幅放緩,但民眾(zhong) 生活壓力依舊較大。物價(jia) 上漲問題已經從(cong) 商品本身擴散到了服務領域。此外,企業(ye) 將成本上漲壓力轉嫁至消費端的趨勢也在持續。這些因素給日本央行下一步的決(jue) 策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市場倍加關(guan) 注本月底日本央行金融政策會(hui) 議上的CPI預測值,這可能成為(wei) 日本金融政策調整的重要信號。

  日本央行公布最新企業(ye) 物價(jia) 指數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今年6月份,日本國內(nei) 企業(ye) 物價(jia) 指數為(wei) 119.0,同比上漲4.1%,連續28個(ge) 月正增長,漲幅連續6個(ge) 月放緩。

  企業(ye) 物價(jia) 指數表示企業(ye) 之間交易商品的價(jia) 格水平,是反映家庭購買(mai) 物品和服務價(jia) 格動向的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CPI)先行指標。

  分析認為(wei) ,6月份企業(ye) 物價(jia) 指數漲幅放緩的主要原因在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其一是石油、天然氣等國際資源能源價(jia) 格下跌,其二是一直以來帶動日本企業(ye) 物價(jia) 上漲的城市煤氣、自來水價(jia) 格等漲幅收窄,這與(yu) 日本政府推出減輕能源負擔的政策有直接關(guan) 聯。

  不過,企業(ye) 物價(jia) 指數漲幅放緩,並不意味著日本民眾(zhong) 生活壓力減輕。一方麵,漲幅放緩並不是不漲;另一方麵,與(yu) 民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食品、飲料等必需品價(jia) 格仍在上漲,普通民眾(zhong) 的生活壓力進一步增加。

  數據顯示,在日本央行公布的515個(ge) 調查品類中,有430個(ge) 品類價(jia) 格上漲,其中食品飲料漲幅高達7.4%。

  物價(jia) 上漲對日本民眾(zhong) 生活直接影響顯著。從(cong) 漲價(jia) 商品數量看,截至今年7月12日,以家庭消費為(wei) 主的飲料、食品等漲價(jia) 品種累計超3萬(wan) 種。單一年度漲價(jia) 商品超過3萬(wan) 種的現象,在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以後的30年裏前所未見,已經超過了此前漲價(jia) 商品數最多的2022年,形成最大規模的漲價(jia) 潮。有機構預計,此輪漲價(jia) 潮可能在今年10月份達到峰值。10月份,以酒類、香腸、調味品等為(wei) 代表的3716種商品已經“確定將漲價(jia) ”,單月漲價(jia) 品類最多可能達到8000種,與(yu) 去年同期持平。此後的漲價(jia) 進程可能逐漸放緩,預計2023年全年漲價(jia) 商品將比2022年增加1萬(wan) 種,達到3.5萬(wan) 種左右。

  高物價(jia) 加大了日本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從(cong) 居民生活感受看,7月12日,日本央行公布了6月份“關(guan) 於(yu) 生活意識的問卷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回答物價(jia) “漲了很多”和“漲了一點”的人占95.5%,超過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時的調查結果,刷新了時隔15年的曆史最高紀錄。其中,感覺到物價(jia) 上漲的人連續4次超過九成。認為(wei) “物價(jia) 上漲給家庭帶來了壓力,生活也受到了影響”的人數也刷新了曆史紀錄。對於(yu) 一年後的物價(jia) 預測,認為(wei) “會(hui) 漲很多”和“會(hui) 漲一點”的人占總人數的86.3%。對於(yu) 生活狀況,56.8%的人回答“沒有閑錢了”,38.3%的人回答“不好說”。

  從(cong) 企業(ye) 受衝(chong) 擊程度看,2023年上半年,日本企業(ye) 破產(chan) 數量為(wei) 4006件。在導致破產(chan) 的主要原因中,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占比最高,為(wei) 34.1%;包裝、材料費占27.5%;人工費占15.2%,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分析認為(wei) ,物價(jia) 上漲問題已經從(cong) 商品本身擴散到了服務領域,未來可能對飲食業(ye) 、住宿業(ye) 等經營造成影響。

  另一個(ge) 需要關(guan) 注的問題是,為(wei) 應對日本企業(ye) 員工工資長期不漲或漲幅過小的問題,日本政府非常重視“交易價(jia) 格合理化”策略,也就是支持企業(ye) 將成本增加值轉嫁至銷售價(jia) 格。因而,可以預見的是,今後價(jia) 格轉嫁的動向還將持續。

  日本央行曾判斷,未來CPI漲幅將逐漸縮小,尤其是以進口物價(jia) 為(wei) 中心的成本推動型物價(jia) 上漲壓力已經消退。但是,目前來看,CPI漲勢依舊,疊加工資上漲壓力,這些因素均給日本央行下一步的決(jue) 策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當前,日本經濟界對於(yu) 日本央行調整貨幣政策的預期有所抬升。日元對美元匯率自6月末跌至145日元水平後,呈現強勢。7月14日,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上升到137日元。同時,作為(wei) 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一度上升到0.485%,達到3月10日以來最高水平,接近日本央行規定的利率浮動上限0.5%。加之前段時間的工資漲幅實現30年來最高水平。日本經濟界人士普遍預測,日本央行很可能在本月27日、28日的金融政策會(hui) 議上,將2023年度CPI預測值從(cong) 目前的1.8%提高到2%左右,2024年預測值則與(yu) 此前的預測2%基本持平,可能小幅下調。

  分析認為(wei) ,企業(ye) 轉嫁價(jia) 格的勢頭較預想更加強勁,這是日本央行考慮上調2023年度CPI預測值的重要因素。此外,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6月份在葡萄牙召開的歐洲中央銀行(ECB)論壇上表示,如果日本2024年物價(jia) 仍持續上漲,“這有可能成為(wei) 調整貨幣政策的理由”。市場注定將倍加關(guan) 注本月底日本央行金融政策會(hui) 議上的CPI預測值,這可能成為(wei) 日本金融政策如何調整的重要信號。

  陳益彤(來源:經濟日報)

  

  陳益彤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