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南太島國為何這麽“熱”

白波 發布時間:2023-07-26 08:37: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白波

  近年來,原本“風平浪靜”的南太平洋越來越成為(wei) 地緣政治變化的熱點地區。半個(ge) 月前,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剛剛成功實現所中建交近四年來的第二次訪華,雙方決(jue) 定建立新時代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近幾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相繼訪問南太多國。

  其中,布林肯計劃今日訪問湯加,出席美國駐湯加大使館的落成典禮。馬克龍在訪問南太平洋的法國屬地新喀裏多尼亞(ya) 後,也將於(yu) 今天起相繼訪問瓦努阿圖和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兩(liang) 國。尤為(wei) 值得注意的是,馬克龍將由此成為(wei) 訪問南太平洋非法屬島嶼的首位法國總統。

  分析認為(wei) ,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中,西方大國已開始重新審視南太島國的戰略地位,試圖加強自身在南太地區的影響力。

  大國發展與(yu) 島國關(guan) 係應保持可持續性

  在訪問湯加並出席美國駐湯加使館落成典禮後,布林肯將前往新西蘭(lan) 和澳大利亞(ya) 。雖然湯加是布林肯此次大洋洲之行唯一到訪的南太島國,但此訪仍然具有特殊意義(yi) 。今年1月,美國已經宣布重開關(guan) 閉30年的駐所羅門群島使館,並在之後宣布將在湯加、瓦努阿圖、基裏巴斯等島國設立使館,以加強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外交存在。布林肯此訪將完成美國外交布局南太的一塊重要拚圖。

  “回望曆史,南太平洋是被美國長期忽視的一個(ge) 地區。隻是近些年隨著中國與(yu) 島國合作越來越多,刺激到了美國的敏感神經,美國才轉過頭來加大在南太的投入。”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東(dong) 南亞(ya) 和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郭春梅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與(yu) 南太島國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美國前所未有地加大對島國的重視程度。

  當前,美國正全力推進“印太戰略”,布林肯此行已是他在過去兩(liang) 個(ge) 月第三次訪問亞(ya) 洲和大洋洲地區。就在7月中旬,美國再次宣布將大規模增加在太平洋島國的外交人員和經費投入,以“應對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郭春梅表示,從(cong) 太平洋島國的角度來說,大國紛紛增加投入有利於(yu) 地區的發展,但也使島國感受到了更多的壓力,他們(men) 擔心會(hui) 被要求“選邊站隊”。因此島國始終強調要堅持“太平洋方式”,要廣交友、不樹敵,在大國的有限競爭(zheng) 下,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從(cong) 而避免“選邊站隊”。

  “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在南太平洋地區追求合作共贏,保持與(yu) 島國關(guan) 係可持續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郭春梅說。

  法國盼在南太區域發揮新的示範作用

  新喀裏多尼亞(ya) 是法國在南太平洋的海外領地。2017年、2020年和2021年,新喀裏多尼亞(ya) 已舉(ju) 行過三次獨立公投,均以支持留在法國的票數占多數告終。美國《外交學人》雜誌分析,馬克龍時隔5年再次到訪新喀裏多尼亞(ya) ,意在獨立公投後盡可能恢複法國政府與(yu) 新喀裏多尼亞(ya) 之間的信任。

  郭春梅表示,法國雖然地處歐洲,但在南太平洋擁有新喀裏多尼亞(ya) 、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以及法屬波利尼西亞(ya) 三個(ge) 海外領地,這給法國保持在南太平洋的長期存在帶來一定程度的便利。

  “馬克龍這次訪問一個(ge) 方麵是要鞏固法國在新喀裏多尼亞(ya) 的主權,另一方麵也是在當前域內(nei) 和域外大國都在加大對南太投入的情況下,不甘落後的表現。”郭春梅說,從(cong) 馬克龍此訪安排的兩(liang) 個(ge) 目的地國來看,瓦努阿圖距離新喀裏多尼亞(ya) 很近,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作為(wei) 南太島國中最大的國家,地位舉(ju) 足輕重,都具有明顯的戰略意圖。

  馬克龍辦公室特別強調,此次南太之行並不是為(wei) 了在南太“抗衡中國”,而是為(wei) 了鼓勵地區大國在北京和華盛頓之外建立多樣化的夥(huo) 伴關(guan) 係。在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yi) 桅看來,馬克龍此行的確與(yu) 美國對南太地區的“布局”有所不同,“法國更強調在曆史基礎上自然地處理與(yu) 包括中國在內(nei) 地區國家的關(guan) 係,並不像美國那樣特別強調通過製造‘印太’的概念來抗衡中國。”王義(yi) 桅對本報記者說,在處理國際關(guan) 係問題時,法國仍然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法國也希望能夠作出示範,引導歐盟以更開放的態度考慮“印太戰略”。從(cong) 中方的角度來說,應該對法方的姿態抱以理解和積極的態度,引導法國的外交政策向不與(yu) 中國對抗的方向發展。(北京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