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第五屆世界媒體峰會|綜述:擁抱技術變革,讓更多新聞報道抵達受眾

張代蕾 楊天沐 馬曉澄 發布時間:2023-12-05 09:1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廣州12月4日電 綜述:擁抱技術變革,讓更多新聞報道抵達受眾(zhong)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楊天沐 馬曉澄

  在這個(ge) 手指輕輕一點、世界盡在眼前的信息時代,技術變革如何重塑媒體(ti) 業(ye) 態,是第五屆世界媒體(ti) 峰會(hui) 聚焦的話題之一。不少與(yu) 會(hui) 者認為(wei) ,媒體(ti) 應勇立創新前沿,擁抱技術變革,以負責任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推動更多新聞報道快速有效地抵達更多受眾(zhong) 。

  “我們(men) 一致認為(wei) ,媒體(ti) 行業(ye) 必須與(yu) 時俱進。媒體(ti) 機構應當利用好新技術來推動自身的轉型與(yu) 發展,提供過去不了解、甚至無法想象的互動式與(yu) 體(ti) 驗式服務,開拓新的市場。”印度教徒報集團董事會(hui) 主席納拉辛漢·拉姆說。

  美聯社副社長陳炎權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給媒體(ti) 帶來機遇,可以把記者編輯從(cong) 機械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專(zhuan) 注於(yu) 更有影響力的報道,提高工作效率和報道傳(chuan) 播效果。

  越南通訊社副社長段氏雪絨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應用為(wei) 新聞傳(chuan) 播提供了新途徑,數字化轉型是新聞媒體(ti) 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她舉(ju) 例說,越通社正推動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新聞生產(chan) 各環節的應用,開發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新產(chan) 品,以說唱新聞、聊天機器人、播客等形式傳(chuan) 遞新聞信息,打造更高效、更受年輕受眾(zhong) 喜愛的新聞內(nei) 容。

  日本共同社社長水穀亨認為(wei) ,智能手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猶如媒體(ti) 業(ye) “遊戲規則的改變者”,極大改變了通訊社主要向報紙、廣播和電視台提供內(nei) 容產(chan) 品的傳(chuan) 統業(ye) 務模式。

  新技術帶來發展機遇同時,也給媒體(ti) 行業(ye) 帶來問題與(yu) 挑戰。例如算法新聞在滿足受眾(zhong) 閱讀喜好同時也將其困於(yu) “信息繭房”中,導致不同社會(hui) 群體(ti) 的認識偏差等。

  對此,世界媒體(ti) 峰會(hui) 與(yu) 會(hui) 各方呼籲,媒體(ti) 有責任建議和製定相關(guan) 規則,而不是任由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媒體(ti) 行業(ye) 內(nei) 野蠻生長。

  陳炎權說,坐視人工智能技術野蠻生長不是明智之選。“我們(men) 必須現在就采取行動。”

  結合法新社近年來規範媒體(ti) 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實踐,法新社高管委員會(hui) 委員、亞(ya) 太區總裁梅因維爾表示,媒體(ti) 需要共同努力,以負責任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確保新聞真實可信,而本次峰會(hui) 就是討論這一話題的重要契機。

  第五屆世界媒體(ti) 峰會(hui) 2日至8日在廣州、昆明舉(ju) 行。來自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50餘(yu) 名代表齊聚峰會(hui) ,圍繞“提振全球信心 共促媒體(ti) 發展”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交流。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