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入境時,遭美方邊境執法人員帶至“小黑屋”盤查,扣留了20多個(ge) 小時,多名執法人員輪番進行了12小時的盤問,最終對其注銷簽證、禁止入境並遣返。3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此表示,美方出於(yu) 政治目的,頻繁對中國留學生無端滋擾、盤查、遣返,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jue) 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yan) 正交涉。
2019年11月11日,美國時任駐華大使泰裏·布蘭(lan) 斯塔德曾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題為(wei) 《美國歡迎中國學生》的署名文章。此後,幾乎每年美國從(cong) 總統到國務院再到外交官都會(hui) 在不同場合表態:歡迎中國留學生。然而,美方這一表態並未真正落到實處。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第10043號總統公告(以下簡稱“10043號令”),以國家安全為(wei) 名,禁止特定學生和學者獲得簽證。據不完全統計,過去3年多時間裏已有超5000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因10043號令被拒簽或遣返。這已成為(wei) 中美開展正常人文交流的一大人為(wei) 障礙。
簽證審查嚴(yan) 苛,赴美留學生進退兩(liang) 難
拿到美國學校錄取通知後,如何順利拿到簽證是中國赴美留學生麵臨(lin) 的首要問題。
“為(wei) 了能順利攻讀博士,導師讓我申請了計算機科學專(zhuan) 業(ye) 而不是原先的網絡安全專(zhuan) 業(ye) 。”在美國攻讀博士的李嘉和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由於(yu) 他的研究領域屬於(yu) 美方的敏感專(zhuan) 業(ye) ,在申請學校時導師為(wei) 了幫助他順利獲取簽證,建議他更換專(zhuan) 業(ye) 。“我有一個(ge) 師姐麵簽時本來覺得談得挺不錯的,簽證官都已經把簽證給她了,結果又把她叫回去,說搞錯了,告訴她需要行政審查”。
對於(yu) 目前想要赴美的中國留學生而言,拿到錄取通知隻是踏上求學之路的最初起點。這些希望赴美學習(xi) ,開展學術交流的學生在真正進入美國校園前,先要麵對來自美國政府的苛難。
2020年5月29日,特朗普簽署了10043號令,針對中國赴美的碩博留學生及學者進行限製,認定中國某些國民持F(學生簽證)或J(訪問學者簽證)類簽證入境,在美國從(cong) 事學習(xi) 或科研,會(hui) 對美國的利益造成傷(shang) 害。
據美國國務院信息,由於(yu) 10043號令的原因,美國2021年拒簽了1964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2022 年拒簽了1764名。但美國海關(guan) 及邊境保護局並未公開說明拒簽的原因和受影響的人群。
此外,即便順利入境美國後,也並不意味著中國留學生就能自由出入美國。美國簽證僅(jin) 是入境憑證,學生在美國的有效身份以i20(即非移民學生身份資格證明,用以證明合法學生身份的文件)時間為(wei) 準。對於(yu) 持有1年學生簽證的中國留學生而言,一旦他們(men) 離開美國,返美時就需要辦理續簽,需再次申請簽證。這導致一些中國留學生不得不在求學期間一直停留在美國,回國探親(qin) 也困難重重。
“來自哥倫(lun) 比亞(ya) 的醫學專(zhuan) 業(ye) 同學告訴我,他們(men) 申請的F1簽證的有效期是10年。雖在同一個(ge) 學校,我的簽證卻隻有1年有效期。”李嘉和表示,“如果回國的話我要續簽,有一定被拒簽的風險。它(美國)會(hui) 害怕你來回往返,所以畢業(ye) 之前我也不敢回國。”
目前在美國攻讀電子信息工程專(zhuan) 業(ye) 碩士的張靖祥也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為(wei) 了能夠順利在美國繼續攻讀博士,他同樣因為(wei) 簽證原因不敢回國,“我已經從(cong) F1學生身份轉變為(wei) OPT(專(zhuan) 業(ye) 實習(xi) )的狀態,目前在實驗室實習(xi) 。然而,一旦離開美國,我需要重新申請簽證,但美國大使館可能不會(hui) 批準”。
入境阻力重重,遣返原因不明
今年2月,一篇名為(wei) 《哈佛博後offer遭遣返,小黑屋被困20小時》的帖文在社交平台上廣泛傳(chuan) 播。發文的博主是曾獲哈佛大學博士後錄用的“喜之郎博士”,他詳細介紹了自己此前在美國波士頓機場入境遭盤查並被遣返的過程。作為(wei) 博士後,他可選擇申請J1簽證或H1B(臨(lin) 時工作)簽證。由於(yu) 10043號令對H1B簽證沒有限製,他申請了H1B簽證,並且簽證材料也沒有違規之處,最終美國海關(guan) 卻仍在對他進行了詳細漫長的盤查、電子設備及社交媒體(ti) 記錄檢查後,以他為(wei) 避開10043號令申請H1B簽證為(wei) 由將他遣返。他在帖文最後寫(xie) 道,“現在並不在於(yu) 你怎樣去爭(zheng) 論,而是人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遣返你,隻不過是隨便找個(ge) 理由罷了”。
對於(yu) 赴美留學生而言,拿到簽證也不能“高枕無憂”,即使通過了前期的學校申請和簽證審批,海關(guan) 執法機構依然是他們(men) 實現留學夢的一道關(guan) 卡。入境美國時,海關(guan) 會(hui) 對留學生的材料進行審查,包括聊天記錄、社交媒體(ti) 發言等隱私信息也會(hui) 進行相關(guan) 審問。“當時真的沒有想到他們(men) 會(hui) 去查微信的聊天記錄,可能覺得他們(men) 不會(hui) 中文吧,沒想到他們(men) 有這麽(me) 多會(hui) 中文的人。”“喜之郎博士”在帖文寫(xie) 道。
據美國《科學》雜誌3月1日報道,在過去的3個(ge) 月裏,耶魯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和美國其他主要研究型大學都出現了在讀博士生在中國探親(qin) 後被拒絕再次入境,並被立即遣送回國的案例。他們(men) 被拒的原因尚不明確。
1月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多名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時遭長時間盤查,一些學生的簽證被注銷,並被告知5年內(nei) 不得入境美國的相關(guan) 問題表態,指出美方嚴(yan) 重幹擾中美人文交流;1月29日,中國駐美大使館就多名中國留學生自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入境時,遭美邊境執法人員無端盤查,向美方提出嚴(yan) 正交涉;3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美方在舊金山機場無端盤查並遣返一名中國留學生的問題,敦促美方“三個(ge) 停止”:停止打著所謂“國家安全”的幌子滋擾中國赴美留學人員,停止毒化兩(liang) 國關(guan) 係的民意環境,停止阻礙兩(liang) 國人民的友好交流。
留學生簽證是美對華政策的縮影
“就留學情況而言,(美國)學校對中國留學生並沒有特別限製,主要的限製都來自於(yu) 美國政府。”資深留學中介路偉(wei) 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除了簽證審核嚴(yan) 格,美簽的預約檔期感覺也明顯比以前要少。”
路偉(wei) 表示,現在他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去美國的學生變少了,政治、安全等因素讓如今的中國留學生更多選擇了英國、歐陸多國以及中國的港澳地區。“就目前來看,在美留學生的情況不會(hui) 變得更好,最多是維持現狀。”
美國《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公報》3月1日報道稱,美國共和黨(dang) 眾(zhong) 議員吉姆·班克斯2月26日提出的一項議案稱要給學生簽證設置條件,要求留學生提交證明,以確保外國公民不參與(yu) 收集或向外國政府傳(chuan) 輸信息,該法案主要針對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
緊縮的留學生政策隻是美國對華歧視性政策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美國針對中國學術及科研領域陸續出台相關(guan) 限製政策,阻礙了中美之間正常的學術交流。英國學術期刊《自然》2月26日發表題為(wei) 《終止<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是危險且愚蠢的行為(wei) 》的文章,對中美科技合作前景表示擔憂。報道稱,《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簽署45年來,中美兩(liang) 國間的科研合作和學生交流達到了曆史性水平,且還有幫助中國、美國和世界應對諸多挑戰的巨大潛力。中美兩(liang) 國都是對方最大的科研合作夥(huo) 伴,協定帶來的利益既是國家利益,也是全球利益,“終止協議是危險且愚蠢的行為(wei) ”。
美國大選在即,對華政策再次成為(wei) 美國輿論場的討論焦點,美國政客甚至打出“製裁”牌爭(zheng) 取選票。據彭博社3月9日報道,拜登政府正在權衡對更多中國科技公司實施製裁;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CNBC)3月11日報道稱,若特朗普再次當選,他揚言要對所有的中國產(chan) 品增加高達60%的關(guan) 稅。美方的一係列言論不禁讓人懷疑自詡“自由、平等、開放”的“燈塔國”是否已經亮起“紅燈”。
外交部長王毅在3月7日舉(ju) 行的外長記者會(hui) 上表示,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中美關(guan) 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們(men) 始終願意與(yu) 美方加強對話溝通,推進各界人士友好往來,架起更多相互了解的橋梁,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偏見。”
(文中路偉(wei) 為(wei) 化名)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戴瑤 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