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滴灌 為農而擔
1月19日下午,湖南省農(nong) 業(ye) 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農(nong) 擔”)2021年工作總結表彰暨2022年工作部署會(hui) 議在長沙召開。湖南農(nong) 擔為(wei) 全省農(nong)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遞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截至2021年底,湖南農(nong) 擔累計擔保額達210億(yi) 元,支持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近3萬(wan) 戶,在保餘(yu) 額也首次突破70億(yi) 元大關(guan) 。2021年度,公司獲評“中部地區優(you) 秀融資擔保機構”,湖南省融資擔保公司分類監管評級中被評為(wei) A級,公司第三黨(dang) 支部獲評省財政廳“優(you) 秀基層黨(dang) 支部”。
近年來,在省財政廳的指導支持下,湖南農(nong) 擔聚焦主業(ye) ,銳意改革創新,著力發揮政策性農(nong) 擔“增信、分險、賦能”作用,源源不斷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引入金融活水,有效緩解了農(nong) 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三湘大地上譜寫(xie) 了金融支農(nong) 惠農(nong)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美篇章。
加強體(ti) 係建設
暢通金融支農(nong) “最後一公裏”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首先是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而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首先要解決(jue)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過程中“融資難”“融資貴”這個(ge) 備受困擾的難題。
如何破題?湖南農(nong) 擔著眼體(ti) 係建設,按照中央“緊密可控”的要求,探索推進湖南省農(nong) 擔體(ti) 係建設,從(cong) 政策支持體(ti) 係、服務組織體(ti) 係、項目支撐體(ti) 係、農(nong) 擔產(chan) 品體(ti) 係、風險管控體(ti) 係等方麵全方位發力,建設高效服務網絡。
據湖南農(nong) 擔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呂輝紅介紹,2021年初通過平衡服務半徑與(yu) 管理半徑,探索了“總—分”兩(liang) 級管理模式,優(you) 化分支機構布局,在全省14個(ge) 市州設立了分公司。同時,在新型政擔合作框架下做實“縣建縣管”農(nong) 擔服務機構。當前,全省農(nong) 擔體(ti) 係已覆蓋全省104個(ge) 縣(市、區),服務網絡延伸至了廣袤的農(nong) 村大地。
與(yu) 此同時,湖南農(nong) 擔還將公司70%以上的人員力量配置到市州分公司,通過分公司項目經理下沉縣市,實現農(nong) 擔業(ye) 務覆蓋全省所有農(nong) 業(ye) 縣(市);並將100萬(wan) 元及以下項目的審批權和300萬(wan) 元及以下對外合同簽署權下放市州分公司,近80%的項目可在地市完成審批,農(nong) 擔服務效率極大提升。
創新產(chan) 品服務
精準滴灌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茶產(chan) 業(ye) 是湖南省安化縣的重點富民產(chan) 業(ye) ,做強茶產(chan) 業(ye) ,是安化縣立足資源稟賦、推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必由之路。但安化縣域內(nei) 的小微企業(ye) 大多由家庭式小作坊發展而來,普遍存在資金缺乏、“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湖南農(nong) 擔瞄準安化縣茶產(chan) 業(ye) 這一支柱產(chan) 業(ye) ,秉持“專(zhuan) 注三農(nong) ,惠澤三湘”的使命,主動作為(wei) 、精準發力,不僅(jin) 積極展開與(yu) 當地龍頭企業(ye) 的合作,也主動為(wei) 小農(nong) 戶提供融資擔保,解決(jue) 資金不足、借款成本高等實際問題,推出專(zhuan) 門麵向茶葉種植戶和茶葉加工、銷售的標準化擔保產(chan) 品“惠農(nong) 擔—茶葉貸”。
“茶葉貸”實施方案出台以來,湖南農(nong) 擔累計向安化縣60餘(yu) 戶新型茶葉經營主體(ti) 引入擔保融資近6000萬(wan) 元,支持了湖南省千秋界茶業(ye) 有限公司、安化雲(yun) 台山八角茶業(ye) 有限公司從(cong) 粗放型的加工企業(ye) 發展成為(wei) 集生產(chan) 、加工、銷售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的高標準龍頭企業(ye) 。
“茶葉貸”還隻是湖南農(nong) 擔推出的“惠農(nong) 擔”係列標準化擔保產(chan) 品之一。據了解,湖南農(nong) 擔緊跟湖南省農(nong) 業(ye) 發展規劃,把脈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融資需求,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糧食貸”“生豬貸”“油茶貸”“茶葉貸”“農(nong) 機貼息貸”“特色貸”六大係列“惠農(nong) 擔”標準化擔保產(chan) 品。產(chan) 品不僅(jin) 通過標準化授信提升了供需匹配度;還契合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周期設定擔保貸款期限,不盲目抽貸、斷貸,全生產(chan) 周期陪伴經營主體(ti) ,被《人民日報》評為(wei) 2020年“中國普惠金融產(chan) 品創新典型案例”。
而這一係列擔保產(chan) 品的不斷創新迭出,離不開財政金融的協同聯動。湖南農(nong) 擔整合政策、資金和客戶等各類資源,匯聚政府、銀行及合作機構等多方力量,積極探索構建了以政策性農(nong) 擔工具為(wei) 中心的“支農(nong) 生態圈”。
一方麵,深入推進政擔合作。主動融入市縣黨(dang) 委政府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與(yu) 農(nong) 業(ye) 發展規劃,支持各地優(you) 勢、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同時引導市縣政府積極參與(yu) 農(nong) 擔工作。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底,已與(yu) 8個(ge) 市州政府、68個(ge) 縣市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另一方麵,不斷深化銀擔合作。立足“為(wei) 農(nong) 業(ye) 謀發展,為(wei) 金融謀下鄉(xiang) ”,按照“2:8分險、利率優(you) 惠、免收保證金”三項原則與(yu) 14家銀行開展合作,為(wei) 銀行分險,幫農(nong) 戶增信,在金融資金和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間架起一座引資“金橋”。當前,銀擔雙方已基本實現分支機構聯動、產(chan) 品標準互認、客戶數據共享、目標聯合考核、風險共同管控的金融支農(nong) 新局麵。
不僅(jin) 如此,湖南農(nong) 擔還發布了全新的業(ye) 務模式——“湘農(nong) 雲(yun) 擔”,旨在建立健全全省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建檔立卡工作機製,通過政銀企擔多方合作,運用湖南農(nong) 擔“湘農(nong) 雲(yun) 碼”二維碼及農(nong) 擔業(ye) 務係統,收集整理全省範圍內(nei) 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基礎數據、融資需求等信息,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優(you) 質主體(ti) 名單,匯總形成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數據庫,從(cong) 而為(wei) 全省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更精準有效的農(nong) 擔服務,全麵提升農(nong) 業(ye) 擔保信貸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惠農(nong) 擔當顯愛心,助農(nong) 發展暖民心”。這是瀏陽市關(guan) 口新湖林場負責人周壽鬆為(wei) 湖南農(nong) 擔送的一麵錦旗,這句簡單的道謝之詞成為(wei) 對湖南農(nong) 擔人“為(wei) 農(nong) 而擔”的最好詮釋。
強勁數字引擎
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1年8月,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來襲,麵對合同簽署人因防疫、封控相關(guan) 措施影響無法麵簽而延誤合同簽署的困難,湖南農(nong) 擔在公司擔保業(ye) 務信息係統支撐下,上線電子合同,合同簽署由“麵對麵”簽署改為(wei) 在線簽署;推廣“微農(nong) 貸”純線上業(ye) 務模式,解決(jue) 小微農(nong) 業(ye) 項目融資需求,通過表單式盡調、批量化辦理,快速落地10—30萬(wan) 元的項目。
2021年11月17日,張家界市永定區新橋鎮貴峪村經濟合作社成功獲取了建設銀行發放的50萬(wan) 元“惠農(nong) 擔—特色貸”擔保貸款。這是湖南農(nong) 擔與(yu) 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的首單係統直連業(ye) 務,該筆貸款從(cong) 項目受理、審查審批到核保放款做到了全流程全線上化處理。
2021年11月22日起,湖南農(nong) 擔在保留原有線下繳費方式的同時,全麵啟用移動端繳納擔保費。
這是湖南農(nong) 擔為(wei) 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推動農(nong) 擔業(ye) 務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業(ye) 務線上化、合同電子化、銀擔係統直連等,向著“數字農(nong) 擔”一步步邁進的縮影。
近年來,湖南農(nong) 擔係統以服務“三農(nong) ”為(wei) 中心,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前沿金融科技,全麵推動公司經營管理、業(ye) 務發展、產(chan) 品創新、產(chan) 業(ye) 協同等方麵向數字化轉型。
早在2017年,湖南農(nong) 擔就在全國農(nong) 擔體(ti) 係內(nei) 率先建成了業(ye) 務係統,實現了業(ye) 務辦理無紙化,有效支撐了業(ye) 務上量,建設成果被多家農(nong) 擔公司借鑒引用。1月19日,農(nong) 擔大數據報表分析平台正式上線,進一步推進了農(nong) 擔工作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
未來,湖南農(nong) 擔將在3至5年時間內(nei) 通過建設綜合性一體(ti) 化智慧辦公平台,形成管理數字化與(yu) 業(ye) 務數字化兩(liang) 大數字化支撐體(ti) 係,全麵提升公司的數字化運營、數字化風控、數字化決(jue) 策能力,逐步實現建成“數字農(nong) 擔”的整體(ti) 設想,為(wei) 農(nong) 擔事業(ye) 發展注入新動能,從(cong) 而推動我省農(nong) 業(ye) 信貸擔保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藍圖已繪就,未來猶可期。站在新的起點上,湖南農(nong) 擔將堅守政策性定位,牢記“因農(nong) 立命、為(wei) 農(nong) 擔當”的初心,踐行“謀農(nong) 業(ye) 發展、引金融下鄉(xiang) 、促農(nong) 民增收”的使命,大力實施政銀擔合作、數字化轉型、人才強企、製度創新和文化興(xing) 企 “五大工程”,向著建成特色化、專(zhuan) 業(ye) 化、數字化的現代一流農(nong) 擔公司加速前進,為(wei) 全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貢獻農(nong) 擔智慧與(yu) 力量。(周 佳 楊 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