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稅務係統凝心聚力提質效 持之以恒高質量推進稅收現代化
長沙市稅務工作會(hui) 議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長沙1月20日電 1月19日,長沙市稅務工作會(hui) 議召開,會(hui) 議總結了2021年工作成績,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國家稅務總局長沙市稅務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羅旻作工作報告。
2021年,麵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長沙市稅務係統以“走在全省前列,爭(zheng) 創全國一流”為(wei) 目標,以“五型稅務機關(guan) ”建設為(wei) 抓手,攻堅克難、奮勇前進,全麵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全力服務長沙“六穩”“六保”大局,較好地完成了“固本夯基年”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去年,長沙市稅務係統加強黨(dang) 對稅務工作的全麵領導,緊緊圍繞“學黨(dang) 史”一條主線,打造“悟思想”七個(ge) 課堂,出台“辦實事”四類清單;堅持依法征收,稅費收入量質齊升,兩(liang) 年平均增速排名中部省會(hui) 第一,圓滿完成預算確定的收入任務。
出台涵養(yang) 稅源發展措施30條、服務長沙自貿區建設措施8條,精準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打造全流程閉環風險監管體(ti) 係,建成部門協同推進風險統籌應對、重點企業(ye) 管理、涉稅違法打擊的“三位一體(ti) ”風險管理模式,稅收執法更加規範。
2021年,38項稅收征管階段性任務全部落實到位,不動產(chan) 司法拍賣“司法+稅務”機製順利實施,數字人民幣全場景全流程納稅繳費在長沙率先落地。智慧稅務建設加速,“非接觸式”辦稅率排名全省第一,“互聯網+不動產(chan) 交易納稅申報係統”獲評首屆長沙新型智慧城市十大典型應用。社保非稅劃轉改革穩步推進,稅收、社保、非稅“三駕馬車”同步發展。
12366熱線順利歸並,實現7*24小時全天候運行。企業(ye) 開辦平均時長大幅縮短,稅務注銷時間縮短至2天以內(nei) 。全年超18萬(wan) 戶納稅人享受“銀稅互動”信用貸款325億(yi) 元。2021年全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排名躍升8位。
長沙市稅務部門全麵運用擇優(you) 、雙選、遴選形式優(you) 化幹部隊伍,推行“長沙稅務大學堂”訓戰結合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全年培訓4.6萬(wan) 餘(yu) 人次,9名幹部入選全省係統兼職教師,全市“三師”人才占比突破10%;大力開展稅源屬地管理專(zhuan) 項清理,全年開展督查審計項目16個(ge) ,核實5萬(wan) 餘(yu) 戶納稅人基礎信息,強化“有過必究,問責必嚴(yan) ”的工作格局。
2022年,長沙市稅務工作將圍繞“提質增效創優(you) ”重點發力、統籌推進,以“五型稅務機關(guan) ”建設為(wei) 目標,增強從(cong) 理論修養(yang) 中汲取實踐能力的本領,增強從(cong) 複雜局麵中掌握科學方法的本領,增強從(cong) 挑戰難題中化解風險矛盾的本領,增強從(cong) 長遠發展中堅持狠抓落實的本領。
建立“黨(dang) 性錘煉+為(wei) 民服務”常態長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機製,提煉“青年理論學習(xi) 提升工作法”,大力推進黨(dang) 建“一局一品”建設,拓展升級“黨(dang) 支部工作法”,以實行促實效,不斷提高“政治三力”。
同時,加大政治監督力度,堅持和完善黨(dang) 委與(yu) 紀檢組定期專(zhuan) 題會(hui) 商製度,探索建立與(yu) 地方紀委監委“紀委+稅務”聯合監督模式,充分運用巡察督審手段強化內(nei) 控機製建設,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製化。
全麵執行好大規模、階段性、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製造業(ye) 等行業(ye) 和市場主體(ti) 的支持力度。完善鞏固社保非稅征繳體(ti) 係,進一步推進精誠共治格局,提升組織收入能力和水平,為(wei) “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強省會(hui) 戰略提供有力稅務支撐。
落實3大類15項“放管服”具體(ti) 改革舉(ju) 措,優(you) 化布局打造一批24小時離廳式自助辦稅廳,出口退稅再提速,非接觸式辦稅再升級。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創新稅收政策谘詢和輔導形式,探索建立涉稅中介黑白名單榜,推動納稅服務精細化、精準化。
聚焦征管改革、收入質效、隊伍建設,持之以恒推動創新發展、抓牢稅費監管、打造稅務鐵軍(jun) 。高質量推進7項改革任務和省局細化的40項改革任務,引導納稅人繳費人形成“網上辦、掌上辦”行為(wei) 習(xi) 慣;擴展綜合治稅平台應用和功能,推動部門間數據共享,建成開放型監管鏈條;實行征管、風險管理、稽查“三位一體(ti) ”內(nei) 控閉環管理,形成打擊虛開騙稅長效機製。(呂錦平 佘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