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群眾不方便來,我們就到群眾身邊去!”(協商在基層)
春日的午後,陽光明媚。在河北石家莊市行唐縣隻裏鄉(xiang) 霍村,1000餘(yu) 平方米的廣場上,69歲的村民楊小眼正與(yu) 幾個(ge) 老夥(huo) 計下象棋。廣場是村裏新建不久的老年活動中心,乒乓球案、棋牌桌、小戲台、休憩亭應有盡有。不少老人正在這裏休閑聊天,怡然自得。
而就在幾個(ge) 月前,村裏老人們(men) 還在為(wei) 找不到活動場地而煩惱。去年9月,行唐縣政協在霍村召開了一場“流動協商會(hui) ”,讓大家說心聲、提建議。村裏的老人們(men) 有話說:“現在是吃得好、穿得好,就是缺個(ge) 活動的地兒(er) 。”
行唐縣政協會(hui) 後便找到縣住建局和隻裏鄉(xiang) 政府,幾番協調、商量,決(jue) 定將村中心的一片廢棄宅基地改建成供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安裝休閑健身設施,建設孝義(yi) 文化長廊……短短3個(ge) 月,這座老年活動中心就建了起來。
“流動協商會(hui) ”是行唐縣政協搭建的“有事好商量”流動協商平台在基層的一種活動形式。為(wei) 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深入、向群眾(zhong) 拓展,發揮政協作為(wei) 專(zhuan) 門協商機構的優(you) 勢,行唐縣政協從(cong) 2021年8月起,嚐試開展流動協商,把協商平台搭建到群眾(zhong) 家門口。
“家門口搞協商,就是要鼓勵群眾(zhong) 多參與(yu) 進來。”行唐縣政協主席張勝利說,以往政協組織的一些協商活動,多是邀請部門同誌和專(zhuan) 家,而有著最直接利益關(guan) 係的群眾(zhong) ,往往由於(yu) 種種原因到不了場。“既然群眾(zhong) 不方便來,我們(men) 就到群眾(zhong) 身邊去!”
行唐縣“有事好商量”流動協商平台,既注重確定協商議題,也注重在協商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由政協領導帶隊,到社區、鄉(xiang) 村、工廠等地,組織當地群眾(zhong) 參與(yu) 協商,一旦發現問題,便立刻召集基層幹部,現場展開協商討論,此後再邀請相關(guan) 部門到“問題發生地”,直擊現場協商處理。“流動協商到現場,既給老百姓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hui) ,進而解難題、辦實事,同時也讓各部門參與(yu) 進來,讓各位政協委員提升履職能力,多方受益。”張勝利說。
目前,行唐縣政協已組織開展流動協商會(hui) 議10餘(yu) 次,直接反映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50餘(yu) 個(ge) ,並圍繞“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疫情防控”“產(chan) 業(ye) 路後期管護”等議題,將群眾(zhong) 所想所盼與(yu) 委員建言資政結合起來,與(yu) 政府相關(guan) 部門互動尋找解決(jue) 方法,由此形成高質量建言成果,納入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督辦落實。
“下一步我們(men) 將推動‘有事好商量’流動協商更加規範有序開展,將其打造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信賴的協商品牌,在基層社會(hui) 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張勝利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4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