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勞動的種子深植學生心中(人民時評)
讓勞動育人取得實效,才能激勵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用誠實勞動、努力奮鬥來成就夢想
一段時間以來,出於(yu)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全國許多地方陸續推出家長居家辦公、孩子居家學習(xi) 舉(ju) 措。一些學校的居家學習(xi) 指南中,除了學科類的課程,還特別為(wei) 孩子們(men) 安排了家務勞動的學習(xi) 內(nei) 容,比如要學會(hui) 洗襪子等小件物品,學會(hui) 掃地、擦桌子等。不少家長走出忽視家庭勞動教育的誤區,與(yu) 孩子一起動手做家務,收獲了家庭歡樂(le) ,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將勞動課從(cong)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自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整理與(yu) 收納”“烹飪與(yu) 營養(yang) ”“傳(chuan) 統工藝製作”等勞動內(nei) 容,將進入全國中小學課堂。對中小學生而言,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勞動教育,不僅(jin) 能讓他們(men) 獲得勞動技能、養(yang) 成勞動習(xi) 慣,更能磨練意誌品質、培養(yang) 責任擔當,進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一生受益。正因此,重申勞動教育的價(jia) 值,讓勞動課成為(wei) 一門單獨的課程,意義(yi) 重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勞動最美麗(li) 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怎樣通過課程設置,有目標、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勞動?怎樣通過豐(feng) 富的形式和載體(ti) ,讓學生在掌握勞動技能的過程中培養(yang) 勞動精神?此次印發的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從(cong) 課程目標、課程內(nei) 容、課程實施等多方麵作出明確規定,為(wei) 做好勞動育人提供了有力抓手。
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課程的科學性和係統性上下功夫,才能讓勞動課程取得育人實效。此次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精選對學生終身發展有價(jia) 值的課程內(nei) 容,在針對性、指導性、可操作性上都有很大提升。從(cong) 較為(wei) 簡單的收納整理,到相對複雜的烹飪、木工;從(cong) 農(nong) 業(ye) 方麵的動植物養(yang) 殖、種植,到工業(ye) 方麵的家用電器使用與(yu) 維修,課程設計注重學段銜接,既為(wei) 學生提供了豐(feng) 富多彩的勞動機會(hui) ,也讓學生在不斷嚐試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興(xing) 趣、加深對勞動的理解、涵養(yang) 崇尚奮鬥的精神。
勞動課程要取得育人實效,還要更注重實踐,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激發他們(men) 參與(yu) 勞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此次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明確,構建以實踐為(wei) 主線的課程結構,強調學生直接體(ti) 驗和親(qin) 身參與(yu) 。現實中,有些學校采取以課代勞、以教代勞等方式,缺乏讓學生親(qin) 曆情境、親(qin) 手操作、親(qin) 身體(ti) 驗的過程,這隻是表麵上重視勞動教育。事實上,隻有真正揮灑勞動的汗水,才能體(ti) 味勞動的艱辛、收獲勞動的快樂(le) ,也才能真正理解勞動的內(nei) 涵。
學校、家庭、社會(hui) 的共同參與(yu) 、同心同向,是勞動課程取得育人實效的重要一環。家長要起到言傳(chuan) 身教的作用,既能與(yu) 孩子一同參與(yu) 勞動,又能做到不包辦代替。學校要因地製宜,合理建設勞動場所、開發課程資源。社會(hui) 要做好保障,共建勞動實踐基地,提供合適崗位。各方共同努力,讓勞動育人取得實效,才能激勵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用誠實勞動、努力奮鬥來成就夢想。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離開勞動,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勞動教育的價(jia) 值不會(hui) 改變。把勞動的種子深植學生心中,讓他們(men) 熱愛勞動、勤於(yu) 勞動、善於(yu) 勞動,才能不斷在勞動中提升綜合素質、促進全麵發展,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人民日報》( 2022年05月27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