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雕刻留學時光
有這樣一些中國留學生,他們(men) 熱愛音樂(le) ,赴國外學習(xi) 音樂(le) 表演。在國外學音樂(le) 是什麽(me) 體(ti) 驗?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3位在不同國家學習(xi) 音樂(le)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學子,聽聽他們(men) 的留學故事。
在維也納拉響提琴
王澤宇就讀於(yu) 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le) 與(yu) 表演藝術大學,3年前,懷揣夢想的他申請了該校低音提琴專(zhuan) 業(ye) 碩士項目,開啟了留學生涯。
“我的父母喜歡音樂(le) ,因此我從(cong) 小就受到音樂(le) 熏陶。每年,我都會(hui) 收看維也納新年音樂(le) 會(hui) ,其中維也納愛樂(le) 樂(le) 團的表演深深吸引著我,漸漸成了我最愛的交響樂(le) 團。我在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顆學音樂(le) 的種子,夢想有朝一日也能在這個(ge) 樂(le) 團演奏。”
來到維也納後,王澤宇的留學生活新鮮、充實。“維也納是‘音樂(le) 之都’,這裏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le) 人才。”王澤宇說,學校提供了優(you) 質的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琴技要求也很高。“除了低音提琴課程,我還有樂(le) 隊排練、重奏課等,學校不時會(hui) 邀請知名的指揮家、獨奏家,與(yu) 我們(men) 一起準備交響樂(le) 音樂(le) 會(hui) 、歌劇等。我每天花很多時間練琴,不僅(jin) 琴技提升很快,對音樂(le) 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校內(nei) 學習(xi) ,王澤宇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在維也納愛樂(le) 樂(le) 團的實習(xi) 資格,實現了在這個(ge) 樂(le) 團演奏的夢想。“我接到的第一個(ge) 演出任務是參與(yu)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全新製作的‘塞維利亞(ya) 的理發師’歌劇首演。我既緊張又興(xing) 奮,為(wei) 了能完美地演奏,提前向歌劇院借了樂(le) 譜,在家練習(xi) 這部歌劇的低音提琴部分,盡可能做足準備。”
王澤宇說,演出那天,當第一個(ge) 音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響起時,他內(nei) 心的激動難以抑製。“能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裏,與(yu) 頂尖樂(le) 團一同演奏,那一刻,我小時候的夢想成真了。”雖然心潮澎湃,但王澤宇已經對曲目爛熟於(yu) 心,冷靜從(cong) 容地完成了演奏,與(yu) 樂(le) 團成員一同帶來一場音樂(le) 盛宴。“作為(wei) 樂(le) 團中唯一的中國演奏者,我充滿了自豪感,也希望在專(zhuan) 業(ye) 領域繼續精進,將更多美妙的音樂(le) 帶給聽眾(zhong) 。”
在佛羅倫(lun) 薩唱民歌
梁金燕是意大利佛羅倫(lun) 薩音樂(le) 學院的一名研究生,留學之前,她就被意大利深厚的人文底蘊吸引,決(jue) 定赴意大利進修聲樂(le) 。“自中世紀以來,佛羅倫(lun) 薩就以輝煌的藝術聞名於(yu) 歐洲,也是歐洲文藝複興(xing) 的發源地。更重要的是,佛羅倫(lun) 薩是歌劇的誕生地,我很期待來這裏學習(xi) 聲樂(le) 、感受藝術。”
通過意大利高校麵向中國學生的“圖蘭(lan) 朵計劃”,梁金燕開啟了留學旅程。剛來意大利時,她不僅(jin) 要學聲樂(le) 專(zhuan) 業(ye) 課,還要學意大利語。
“起初,我的口語不流利,也不懂歌詞蘊含的深意。我發現身處國外,就不能再用應對外語考試的方法學習(xi) 語言,而是要結合實踐練習(xi) ,了解當地文化,掌握地道表達。”勤奮好學的她在日常生活裏主動認識當地人,模仿其發音,學習(xi) 本地文化,如今已經能熟練用意大利語生活。
除了上課學習(xi) ,梁金燕還加入了佛羅倫(lun) 薩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hui) ,並在其中創立了文藝部。“有一天,我偶然想到,中國留學生在如此文藝的城市學習(xi) ,何不辦一些文藝活動?於(yu) 是我向學聯主席提交了建立文藝部的方案,並發布了招募成員的公告。”
很快,數十名喜歡文藝的學生加入其中。新成立的文藝部在之後還舉(ju) 辦了中秋音樂(le) 會(hui) 、春節元宵晚會(hui) 等活動,豐(feng) 富了在佛羅倫(lun) 薩的中國學生的課餘(yu) 生活。
就在不久前,佛羅倫(lun) 薩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hui) 在當地主辦了一場“樂(le) 享仲夏夜”音樂(le) 會(hui) ,梁金燕不僅(jin) 在音樂(le) 會(hui) 中表演了歌曲節目,還擔任了音樂(le) 會(hui) 總導演。
音樂(le) 會(hui) 節目包括中意兩(liang) 國的器樂(le) 經典名曲以及聲樂(le) 曲目等,梁金燕選了《茉莉花》作為(wei) 整場音樂(le) 會(hui) 的開場曲目,這段來自中國傳(chuan) 統民歌的旋律還被意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二次創作過,被更多西方人熟知。
音樂(le) 會(hui) 後,梁金燕頗有感慨。“我認為(wei) 音樂(le) 除了藝術感染力外,還展現了不同文化間的交融曆史。音樂(le) 會(hui) 結束後,聽到不少觀眾(zhong) 說他們(men) 對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很有興(xing) 趣,這讓我很是開心。”
在莫斯科吹奏薩克斯
“常有朋友問我,為(wei) 什麽(me) 到莫斯科留學?這要從(cong) 我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古典薩克斯說起。”郭棟是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在讀碩士生,到俄羅斯留學已經有6年。回憶起留學初衷,郭棟說,他被俄羅斯卓越的古典薩克斯技藝、先進的教學理念吸引,懷著一顆求知的心來到這裏,夢想成為(wei) 一名薩克斯演奏家。
進入莫斯科國立大學後,郭棟開始了充實、有趣的留學生活,不僅(jin) 學習(xi) 古典薩克斯的知識,還交了不少朋友。“學一首曲子前,導師不僅(jin) 講述作曲家的背景,還指導我演奏時的呼吸技巧,細致分析每個(ge) 樂(le) 句表達的含義(yi) ,以講故事的方式幫助我理解、演奏曲子。除了薩克斯課程外,我還學習(xi) 藝術史、音樂(le) 作品分析、哲學、美學等課程。我的同學來自各個(ge) 國家,大家相處氛圍融洽。我們(men) 常常一起學習(xi) 俄語,了解俄羅斯文化及國情。莫斯科有許多博物館、劇院和公園,周末時,我們(men) 三五好友,一起去聽音樂(le) 會(hui) 、看芭蕾舞表演或者去郊外公園,其樂(le) 融融。”
“莫斯科有很多演出機會(hui) ,例如校內(nei) 藝術係的音樂(le) 會(hui) 、當地的藝術節活動、孔子學院演出活動等,我都參加過,希望多鍛煉自己、積累更多的舞台經驗,距離成為(wei) 優(you) 秀的薩克斯演奏家更近一步。”令郭棟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曾參加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ju) 辦的春節聯歡晚會(hui) 。“晚會(hui) 由中國留俄學生總會(hui) 負責,節目形式多樣,有民樂(le) 演奏、歌曲、街舞、武術等。我和其他四名歌手一起合作了歌曲《沙漠駱駝》,我演奏薩克斯,大家配合得相當默契,贏得現場觀眾(zhong) 的陣陣掌聲。我不僅(jin) 因為(wei) 表演得到認可而開心,還因為(wei) 身在海外,能和祖國同胞共慶節日而感到溫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04日 第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