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興之路 真理之光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ti) 係的真正的內(nei) 容都是由於(yu) 產(chan) 生這些體(ti) 係的那個(ge) 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
“國內(nei) 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發展,迫切需要我們(men) 深入回答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表示,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在偉(wei) 大實踐中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
這一偉(wei) 大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
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實現新的飛躍
曆史的進程從(cong) 哪裏開始,思想的進程就從(cong) 哪裏開始。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2012年11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中外記者見麵時這句樸素而鄭重的承諾,發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響亮的誓言。
彼時的中國,行至一個(ge) 新的曆史關(guan) 頭,麵臨(lin) 一係列新的重大命題。
解決(jue) 了溫飽並總體(ti) 實現小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既要破解“發展起來之後”的煩惱,又要邁過“進一步發展”繞不開的坎。
黨(dang) 的十八大閉幕不久,不到一個(ge) 月時間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行了兩(liang) 次國內(nei) 考察。一次,改革開放前沿廣東(dong) ,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一次,太行山深處河北阜平,“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
敏銳把握時代之變,抓住關(guan) 係全局的曆史性變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一重大政治論斷,反映了我國社會(hui) 發展的客觀實際,指明了解決(jue) 當代中國發展主要問題的根本著力點。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射新時代中國之“的”,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行了許多具有開拓性意義(yi) 的理論創造——
提出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是對馬克思主義(yi) 建黨(dang) 學說的新發展;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yi) 經濟學說的新發展;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對馬克思主義(yi) 國家學說的新發展……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創造性運用曆史唯物主義(yi) 和辯證唯物主義(yi) 世界觀方法論,以嶄新的邏輯起點和理論建構譜寫(xie) 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入中國後,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並最終紮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jue) 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chuan) 承了幾千年的優(you) 秀曆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jia) 值觀念融通的。
2021年3月,武夷山九曲溪畔,朱熹園。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品讀傳(chuan) 承千年的文化精粹,意味深長地說:“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me) 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men) 今天這麽(me) 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大會(hui) 上提出“文化自信”,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提出“兩(liang) 個(ge) 結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高度的曆史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認識——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汲取“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全麵深化改革,彰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變革精神;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秉承“道法自然”的天人之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借鑒“天下大同”“協和萬(wan) 邦”的和合智慧……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以中華文明為(wei) 源頭活水,從(cong) 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繼人文精神、道德價(jia) 值、曆史智慧的精華養(yang) 分,把馬克思主義(yi) 的思想精髓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hui) 貫通起來,成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典範。
在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出版,麵向海內(nei) 外發行。
從(cong) 第一卷到第四卷,這一著作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鮮明指出,黨(dang) 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
回望新時代10年偉(wei) 大變革,正是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我們(men) 采取一係列戰略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
放眼21世紀思想星空,這一偉(wei) 大思想,對豐(feng) 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對激活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生命力作出了曆史性貢獻,對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ye) 作出了世界性貢獻。
回答時代課題,開辟嶄新境界
北京市東(dong) 城區五四大街29號,北大紅樓。
百多年前,思想的火花在這裏匯聚成激蕩神州的風雷。
要不要馬克思主義(yi) ?以什麽(me) 主義(yi) 改造中國社會(hui) ?在一場場激烈論爭(zheng) 、反複比較中,真理的火炬高高擎起,照亮黑暗中的求索之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國家實行什麽(me) 樣的主義(yi) ,關(guan) 鍵要看這個(ge) 主義(yi) 能否解決(jue) 這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性課題。”
新時代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提出了新的曆史性課題:
——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建設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建設什麽(me) 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
解決(jue) 當代中國問題,要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
大道如砥,堅定不移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篇大文章寫(xie) 下去——
“道路問題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dang) 的生命。”
回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非凡十年,我們(men) 更能體(ti) 會(hui) 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句話沉甸甸的分量。
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8%以下,經濟社會(hui) 發展一些深層次矛盾顯現,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
海內(nei) 外高度關(guan) 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ti) 將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
2012年11月,黨(dang) 的十八屆一中全會(hui) 上,新當選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明確指出:“要發展中國、穩定中國,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一篇大文章。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xie) 下去。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
麵對黨(dang) 內(nei) 一度存在的對堅持黨(dang) 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麵對落實黨(dang) 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問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前途命運的高度,從(cong) 理論和實踐上旗幟鮮明作出回答。
把“黨(dang) 政軍(jun) 民學,東(dong) 西南北中,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寫(xie) 入黨(dang) 章;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載入憲法;以一係列製度安排把黨(dang) 的領導落實到治國理政全過程各方麵……
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取得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證。
寫(xie) 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篇大文章,必須與(yu) 時俱進謀篇布局。
統籌“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提出“十四個(ge) 堅持”基本方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ti) 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作出了回答,書(shu) 寫(xie) 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嶄新篇章。
開拓創新,堅持不懈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光明大道走下去——
築鐵路、鋪公路、建大港……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對未來中國的建設作了美好的描繪,但風雨如晦,壯誌難酬。
2020年10月,“十四五”規劃正在布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廣東(dong) 考察,參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在《建國方略》相關(guan) 規劃圖前,總書(shu) 記駐足良久,感慨道:“隻有我們(me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實現了。”
近代以來,現代化是世界發展的曆史潮流,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發展普遍麵臨(lin) 的曆史任務。
“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振聾發聵。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
遠山含黛,溪水潺潺。幾十年來,浙江淳安縣下薑村經曆了從(cong) “髒亂(luan) 差”到“綠富美”的嬗變,如今不僅(jin) 自己富了,還通過“共同富裕聯合體(ti) ”,帶動周邊20多個(ge) 村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這一事關(guan) 全局的重大部署正在之江大地不斷探索。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不僅(jin) 揭示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必然,更指明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處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黨(dang) 的十九大對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作出“分兩(liang) 步走”的戰略安排;
即將召開的黨(dang) 的二十大,要對這一“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ju) 措。
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展望本世紀中葉,我國十幾億(yi) 人口整體(ti) 邁入現代化社會(hui) ,將徹底改寫(xie) 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誌在千秋,持之以恒開辟百年大黨(dang) 自我革命新境界——
黨(dang) 的十九大閉幕不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建黨(dang) 百年之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領導人峰會(hui) 。
兩(liang) 次會(hui) 議,相同主題詞——“政黨(dang) 的責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主旨講話,兩(liang) 度闡釋這一具有重大時代價(jia) 值的命題,以“責任”匯聚世界政黨(dang) 共識,彰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使命擔當。
打鐵必須自身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共產(chan) 黨(dang) 人必須做改造社會(hui) 、改造世界的擔當者,敢於(yu) 擔當責任,勇於(yu) 直麵困難。”
黨(dang) 的第三個(ge) 曆史決(jue) 議中,用“十個(ge) 明確”精辟概括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豐(feng) 富內(nei) 涵,將“以偉(wei) 大自我革命引領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充分體(ti) 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從(cong) 而更好改造客觀世界的曆史主動。
提出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明確把黨(dang) 建設成為(wei) 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yu) 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yi) 執政黨(dang) ;
將黨(dang) 的政治建設和紀律建設納入黨(dang) 的建設布局並將政治建設置於(yu) 統領性地位,全麵推進黨(dang) 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製度建設貫穿其中;
以作風建設破題,把八項規定作為(wei)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重要抓手,將反腐敗視為(wei) 重大政治鬥爭(zheng) ,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從(cong) 開展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從(cong) 嚴(yan) 格規範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到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斷向縱深發展……
一係列創新理念和實踐,把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推進到新階段,給出我們(men) 黨(dang) 跳出曆史周期率的第二個(ge) 答案。
贏得徹底主動,指引偉(wei) 大複興(xing)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向前進,把中國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胸懷夢想、堅定自信,新時代中國迎來徹底的精神主動——
2021年3月,北京友誼賓館,全國政協聯組會(hui) 現場氣氛熱烈。
“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men) 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ge) 世界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上的一席話,打動了無數國人的心。
精神是一個(ge) 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也是一個(ge) 民族在曆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
以夢想為(wei) 岸,樹立起團結奮進、開辟未來的精神旗幟。
2012年11月,在國家博物館參觀《複興(xing) 之路》展覽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wei) 大的夢想。”
作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形象表達,中國夢為(wei)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注入新的精神內(nei) 涵,成為(wei) 凝聚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同心圓。
今天,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奮發進取的激情不斷湧現,中國人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以信仰鑄魂,凝聚起奮發向上、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充滿著對馬克思主義(yi) 的堅定信仰,充滿著對共產(chan)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的堅定信念,充滿著“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的豪邁情懷,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攻堅克難向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支撐。
從(cong) 越走越寬廣的“中國之路”中,我們(men) 的道路自信愈發堅定;從(cong) 具有強大真理和道義(yi) 力量的“中國之理”中,我們(men) 的理論自信日益夯實;從(cong) 曆經風雨更顯優(you) 越的“中國之治”中,我們(men) 的製度自信持續鑄牢;從(cong) 深植於(yu) 悠遠曆史和深厚文脈的“中國之魂”中,我們(men) 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
今天,中國人民誌氣、骨氣、底氣極大增強,煥發出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
肩負使命、展現擔當,新時代中國迎來徹底的曆史主動——
隻有把握曆史規律、掌握曆史主動的政黨(dang) ,才能勇立時代潮頭,永葆生機活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我們(men) 正處在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
“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在主持起草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時,習(xi) 近平同誌明確要求加上這一重大論斷。
我們(men) 黨(dang) 依靠鬥爭(zheng) 創造曆史,更要依靠鬥爭(zheng) 贏得未來。
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將改革進行到底;以“一個(ge) 也不能少”的決(jue) 心,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堅持就是勝利”的信念,迎戰新冠肺炎疫情……
10年來,麵對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挑戰,麵對可以預見的和各種難以預見的風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偉(wei) 大曆史主動精神帶領我們(men) 迎難而上,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我們(men) 對時間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為(wei) 計。”
2021年10月20日,山東(dong) 東(dong) 營,黃河入海口碼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憑欄眺望,思慮深遠。“繼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之後,我們(men) 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國家的‘江河戰略’就確立起來了。”
為(wei) 民族永續發展,指明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正確方向;為(wei) 國家長治久安,提出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不斷完善……新時代中國在長遠謀劃中,贏得曆史主動。
2017年新年伊始,瑞士,白雪皚皚。彼時,“逆全球化”暗潮湧動,世界形勢猶如這裏的冬寒。
在聯合國日內(nei) 瓦總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演講為(wei) 人們(men) 撥開迷霧:“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chuan) ,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men) 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實現共贏共享。”
從(cong)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cong) 全球發展倡議到全球安全倡議,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對“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作出了深刻回答。
高瞻遠矚、開辟新局,新時代中國迎來徹底的發展主動——
世紀疫情突如其來,全球經濟遭受嚴(yan) 重衝(chong) 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受阻,如何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
“我感覺到,現在的形勢已經很不一樣了,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必須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展的新思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考察調研中深入思考。
2020年4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著眼全局的戰略選擇,成為(wei) 把握發展主動權、重塑新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先手棋。
邁入“十四五”,進入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階段之“新”,就在於(yu) 我國進入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階段,是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迎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曆史性跨越的新階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
“必須實現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深刻回答了中國發展最為(wei) 緊迫的問題。
以新發展階段明確發展的曆史方位,以新發展理念明確發展的指導原則,以新發展格局明確發展的路徑選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新”的重要論述,錨定高質量發展主題,推動發展目標、理念、方式、動力、格局深刻變革。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突破百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萬(wan) 美元,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超過4億(yi) 人,創新指數全球排名大幅提升,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我國取得彪炳史冊(ce) 的發展成就,加快邁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
理論的先進,是最徹底的先進;思想的主動,是最大的主動。
麵向未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出號召:“全黨(dang) 必須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為(wei) 指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我們(men) 一定能創造新的更大奇跡,贏得更加偉(wei) 大的勝利和榮光。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記者霍小光、張旭東(dong) 、張曉鬆、朱基釵、韓潔、胡浩、王子銘、高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