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1塊錢解決吃飯問題 家門口實現老有所依
“小王,今年過年還在村裏過?過年的東(dong) 西備好了嗎?”剛走進山西省臨(lin) 汾市汾西縣僧念鎮段村,一名頭戴棉帽、精幹硬朗的大爺從(cong) 遠處走來,熱情地同王增華打起了招呼。
王增華是臨(lin) 汾市人民檢察院法警支隊政委,派駐段村第一書(shu) 記兼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隊隊長。從(cong) 2015年8月起,王增華參加脫貧攻堅工作,還曾因個(ge) 人身體(ti) 原因,帶著妻子一起駐村,今年是他駐村度過的第二個(ge) 春節。
“今天吃土豆燉肉,肉都燉得軟軟的好嚼。”在段村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裏,食堂王師傅一邊給老人打菜一邊細心地介紹著。
明亮又幹淨的食堂裏,近60名老人正在吃午餐。
據王增華介紹,現在村裏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吃飯就成了問題。今年村裏新建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wei) 70歲以上老人開設了食堂,每天老人隻需要花1塊錢,就可以解決(jue) 吃飯問題。
可這1塊錢,根本不夠食堂的日常開銷。為(wei) 了解決(jue) 資金問題,王增華帶著駐村工作隊開始多方奔走。幾經周折,王增華聯係到了山西省興(xing) 晉鄉(xiang) 村發展基金會(hui) ,通過溝通協調,成功申請了6萬(wan) 元項目資金,用於(yu)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食堂發展建設使用。
“這就像我們(men) 的家一樣,孩子們(men) 都在外麵打工,我和老伴兒(er) 每天來這兒(er) 吃個(ge) 飯,還有這麽(me) 多老哥們(men) 一起聊天,這日子過得順心!”說起食堂,今年72歲的趙雙龍喜笑顏開。
和趙雙龍坐在一桌的是83歲的老漢孟寶光說:“我兒(er) 子忙,我就自己來食堂吃飯,每天吃得好,還花錢少,咱這日子是一年過得比一年好啦。”
這一年,段村新建了公共浴室、公共理發室、洗衣房,駐村工作隊還與(yu) 臨(lin) 汾市文體(ti) 局聯係,對村內(nei) 現有體(ti) 育場地設施進行了完善修建。
此外,這一年駐村工作隊協調投資160萬(wan) 元,流轉15家農(nong) 戶閑置宅基地,建設千頭羊養(yang) 殖示範區,將村內(nei) 原8個(ge) 舊雙孢菇大棚改造為(wei) 現代化種植生產(chan) 線,引進汾西縣益生菌業(ye) 有限公司,村集體(ti) 年租金收入10萬(wan) 元,為(wei) 村民提供就業(ye) 崗位15個(ge) 。
“真正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我們(men) 的駐村才有意義(yi) 。”駐村工作隊隊員、臨(lin) 汾市檢察院政治部培訓中心副主任許曉軍(jun) 堅定地說。(馬超、王澤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