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刊發南京讀者來稿:自覺當好生態衛士

發布時間:2023-01-12 11:2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2日 第 05 版版麵截圖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2日 第 05 版版麵截圖

  原標題:讓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大家談·一起來想一起來幹⑤·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選刊3篇來稿,和讀者一起探討如何在新征程上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讓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編 者

  自覺當好生態衛士

  江蘇省南京市 王 科

  “南臨(lin) 長江,北枕滁河,百裏老山橫亙(gen) 其間”,山水稟賦共同造就家鄉(xiang) 的生態底子。近年來,長江岸線整治蝶變出“春江十裏”,滁河跨界治理實現“共治共享”,老山生態修複使“靠山吃山”嬗變為(wei) “養(yang) 山育山”,家鄉(xiang) 的生態環境變化看得見、摸得著。

  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就“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部署。作為(wei) 基層工作者,貫徹落實好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書(shu) 寫(xie) 好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嶄新答卷,是我們(men) 必須肩負的重大責任。

  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牢記生態文明建設“國之大者”,堅決(jue) 守牢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爭(zheng) 做生態保護的堅定捍衛者,當好生態衛士;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爭(zheng) 做節約集約的模範踐行者,當好節效先鋒;自覺加強對“雙碳”基礎知識的學習(xi) ,爭(zheng) 做綠色發展的示範引領者,當好低碳使者。

  錨定目標抓好落實

  四川省廣元市 張厚美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充分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現代化建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從(cong) 曆史長河來看,如果說我們(men) 這一代人能留給後人點什麽(me) ,我看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很重要的一個(ge) 方麵。”當前從(cong)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角度來看,必須徹底告別高消耗、高排放、高汙染的增長方式,加快建立健全以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為(wei) 主體(ti) 的生態經濟體(ti) 係。從(cong)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來看,必須增加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有效供給,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讓人民群眾(zhong) 享受到更多的綠色福利、生態福祉。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要久久為(wei) 功、善作善成。作為(wei) 基層幹部,我們(men) 要錨定目標抓好各項決(jue) 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讓老百姓充分享受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愜意和安康。

  凝聚合力治水興(xing) 水

  黑龍江省鶴崗市 王 琳

  “我們(men) 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係統總結新時代十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偉(wei) 大成就,令人欣喜和振奮。

  這十年,每條河流都有了河長、每個(ge) 湖泊都有了湖長,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汙染防治攻堅力度空前,“清四亂(luan) ”、黑臭水體(ti) 治理等專(zhuan) 項行動成效顯著,全國河湖麵貌明顯改善;水利衛星遙感監測、江河數字孿生流域建設等高新技術投入使用,智慧水利引領水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一名水利工作者,我親(qin) 身參與(yu) 、真切感受到水利事業(ye) 的發展進步,更堅定了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信心。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水利人正搶抓機遇、迎接挑戰,以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的豐(feng) 碩成果,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治水興(xing) 水是一項係統性工程,無論是完善河湖長製管理,還是持續推動水利創新和科技進步,全社會(hui) 各出一把力,必能凝聚起治水興(xing) 水的強大合力,讓河湖更為(wei) 美麗(li) ,讓發展更可持續。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