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隻小天鵝“駕臨”南海子歇腳
本報訊(記者 陳強 通訊員 鍾震宇)本周三一早,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南海子公園二期開展常態化鳥類監測工作。他們(men) 看到湖麵上漂浮著一團團白色的“棉花”,通過望遠鏡觀察,是29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這群小天鵝已經連續五年“光臨(lin) ”南海子進行短暫歇息,而且時間一年比一年早,今年比去年早了一周。
今年遷徙季開始後,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的監測人員楊崢、陳頎,一直負責南海子區域。早在2月18日,就有5隻天鵝來到南海子,可能是湖麵的冰還未完全消融,沒有足夠的水麵保證安全,天鵝們(men) “沒相中”,盤旋幾圈便飛走了。
隨著南海子公園開始春季補水,水麵快速擴大,2月21日8時30分,監測人員看到2隻小天鵝停落到湖麵上。“可能是遷徙天鵝群的‘探路者’。”楊崢說。22日一早,湖麵上一下子出現了29隻小天鵝。經過觀察,大部分小天鵝的頭頸和胸腹部羽毛呈現棕黃色,屬於(yu) 繁殖羽色,說明它們(men) 是成年個(ge) 體(ti) ,且已準備好進入新一輪的繁殖期。小天鵝群中有2隻頭頸羽毛是黑色的,這是未成年的羽色。監測人員發現,29隻小天鵝安詳地遊弋在南海子湖麵中央,沒有顯出一絲(si) 警覺行為(wei) ,像是遊子回到了家裏,可見是“老熟人”了。以往的遷徙經驗,讓它們(men) 在危險而又艱辛的旅途中選擇在南海子停歇、恢複體(ti) 力、補充能量。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近年來在南海子地區長期開展野鳥跟蹤監測,每年監測到的野鳥可達100多種,年均累計報告野鳥數量超過100萬(wan) 隻。過去一年,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域開展全麵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記錄到區域內(nei) 野鳥種數306種,約占北京鳥類記錄種數的61%,且新記錄到鳥種仍在增加。
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專(zhuan) 家提示,近期會(hui) 有大批遷徙水鳥陸續來到南海子湖麵短暫停留歇腳,希望遊客文明觀鳥和拍攝,不要大聲驚嚇,更不能進行投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