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臨泉縣譚棚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合夥人計劃
2022年,阜陽市臨(lin) 泉縣譚棚鎮實施農(nong) 村居民就近就業(ye) “132”工程,通過發展壯大勞動密集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村閑置和半閑置勞動力實現就業(ye) ,增加農(nong) 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取得了積極成效。
今年以來,譚棚鎮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工作部署,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合夥(huo) 人計劃,持續深化農(nong) 村居民就近就業(ye) “132”工程,主動擔當,靠前服務,結合工作實際,以“村村有企業(ye) 、幹部有威信、人人有活幹、村民有增收”為(wei) 目標,守正創新,積極探索創新“12345”工作法,即堅持“一個(ge) 中心”、完善“兩(liang) 個(ge) 平台”、針對“三類人群”、依托“四個(ge) 渠道”、聚焦“五個(ge) 方麵”,打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局麵。
堅持“一個(ge) 中心”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譚棚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緊密結合實際狀況和就業(ye) 特征,堅持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的“雙優(you) 先”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就業(ye) 工作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務新要求,創造性落實各項重點任務,實現促進經濟與(yu) 擴大就業(ye) 協調發展。
完善“兩(liang) 個(ge) 平台”
完善就業(ye) 服務驛站平台,打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為(wei) 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提供勞動力信息登記錄入,企業(ye) 用工信息發布,職業(ye) 技能培訓組織、求職登記以及職業(ye) 介紹等服務,實現就業(ye) 服務全覆蓋,群眾(zhong) 辦事不出村。
完善數字化服務信息平台,通過電話、入戶走訪等方式,收集農(nong) 村勞動力基本情況、就業(ye) 意願、就業(ye) 狀況、培訓需求等信息,進行數據分析,為(wei) 精準招商招工打下堅實基礎。
針對“三類人群”
針對希望轉移就業(ye) 的群眾(zhong) ,依托縣域結對幫扶,深化東(dong) 西部勞務協助機製,加強與(yu) 江蘇、浙江等勞務服務部門溝通協調,積極收集企業(ye) 用工崗位,開展針對性崗位推動和組織輸出,加大規模化程度,提高就業(ye) 質量,實現省外勞動力轉移18784人。
針對難以外出就業(ye) 的群眾(zhong) ,通過加強與(yu) 轄區及周邊地區企業(ye) 和各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對接,大力扶持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車間和開發鄉(xiang) 村公益性崗位,提供就近就業(ye) 機會(hui) ,促進更多弱勞半勞人員就業(ye) 增收。先後開發公益性崗位227人,全部已簽訂用工協議。
針對有創業(ye) 意願和能力的群眾(zhong) ,強化創業(ye) 幫扶支持。開展創業(ye) 培訓,提供開業(ye) 指導、項目推介、政策谘詢、後續跟蹤等就業(ye) 創業(ye) 服務,在創業(ye) 擔保貸款貼息、一次性創業(ye) 補貼、場地租金減免等方麵給予扶持。今年以來,新增百萬(wan) 級以上注冊(ce) 企業(ye) 4家,新增創業(ye) 擔保貸款90萬(wan) 。
依托“四個(ge) 渠道”
依托現有資源資產(chan) ,充分利用閑置土地、房屋等創辦工廠式、居家式、種養(yang) 式、貿易流通式、鄉(xiang) 村旅遊式鄉(xiang) 村振興(xing) 車間,幫助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ye) 。
依托政策兜底服務,引導支持開發鄉(xiang) 村公益性崗位和就業(ye) 幫扶政策,幫扶“無法離鄉(xiang) 、無業(ye) 可扶”的大齡勞動力、殘疾家庭勞動力、重病患者家庭勞動力就業(ye) 。開發鎮級公益性崗位201人,村級自聘公益崗26人,已開展就業(ye) 職業(ye) 技能培訓一期20人。
依托現有產(chan) 業(ye) 格局,通過統一規劃、建設具有吸引力和發展力的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園,鼓勵、引導支持多種形式的投資、經營方式,在返鄉(xiang) 創業(ye) 園從(cong) 事特色種植業(ye) 、加工業(ye) 、營銷等。規劃新建閆莊村占地10畝(mu) 、8000平鄉(xiang) 村振興(xing) 車間、陳營村占地5畝(mu) 、4000平雙創車間,目前前期工作已籌備完畢。
依托勞務協作對口幫扶機製,通過就業(ye) 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ye) 招聘周等專(zhuan) 項活動,積極引導農(nong) 村脫貧勞動力到外務工就業(ye) ,增加經濟收入。成立專(zhuan) 門的招聘領導小組,召開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累計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200餘(yu) 人,其中溧陽立訊精密點對點輸送外出務工人數45人。
聚焦“五個(ge) 方麵”
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深化農(nong) 牧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以綠色有機為(wei) 主攻方向,以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為(wei) 主要突破口,以促進農(nong) 牧業(ye) 快速發展和農(nong) 牧民持續增收為(wei) 目標,加快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步伐,打造綠色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地區。加強農(nong) 村合作社的培育和扶持,促進農(nong) 業(ye) 集約化和規模化生產(chan) 。
聚焦市場主體(ti) 。落實支持市場主體(ti) 紓困發展補貼政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助力企業(ye) 穩崗用工。持續開展就業(ye) 政策入企宣傳(chuan) 。發放就業(ye) 創業(ye) 政策宣傳(chuan) 資料,對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ye) 積極組織協助申報。落實社保減免緩政策。鼓勵企業(ye) 不裁員少裁員,穩定就業(ye) 崗位,減輕企業(ye) 負擔。鼓勵吸納就業(ye) 。鼓勵企業(ye) 吸納高校畢業(ye) 生、脫貧人口、登記失業(ye) 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助力用人單位穩定崗位、擴大就業(ye) 。發放政策宣傳(chuan) 冊(ce) 400餘(yu) 份,幫助企業(ye) 申請就業(ye) 幫扶基地4個(ge) ,幫助企業(ye) 申請專(zhuan) 利1個(ge) ,提供法律援助3個(ge) 。
聚焦專(zhuan) 業(ye) 人才。加強鄉(xiang) 村發展人才、鄉(xiang) 村建設人才,鄉(xiang) 村治理人才培養(yang)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抓好家庭農(nong) 場經營者、農(nong) 民合作社帶頭人、種養(yang) 大戶、“土專(zhuan) 家”“田秀才”、鄉(xiang) 村工匠等培育,打造一支懂市場、會(hui) 經營、善管理、有情懷,自我發展和帶動能力強的農(nong) 村致富帶頭人隊伍。成立了譚棚鎮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協會(hui) ,已吸納會(hui) 員80餘(yu) 人。
聚焦重點群體(ti) 。聚焦失業(ye) 人員、高校畢業(ye) 生、脫貧勞動力、就業(ye) 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堅持分類幫扶、因人施策,加大就業(ye) 援助力度,幫助實現就業(ye) 。抓好抓實精準就業(ye) 幫扶工作,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確保就業(ye) 扶持政策延續,確保實現有勞動能力家庭一戶至少一人就業(ye) 目標。2023年實現新增就近就業(ye) 102人,辦理就業(ye) 登記證63人,失業(ye) 幫扶再就業(ye) 35人,高校畢業(ye) 生摸排再就業(ye) 17人。
聚焦風險防化。健全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機製,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強化動態監測預警、穩妥化解突出矛盾上下功夫,緊盯重點行業(ye) 、重點企業(ye) 用工狀況和就業(ye) 關(guan) 鍵指標,加強勞動關(guan) 係群體(ti) 性事件預防和處置,做到分級響應、分級處置,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譚朋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