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公共文化服務“金名片”
一支支文藝生力軍(jun) 輪番上場、一場場技驚四座的演出回味無窮……
2023年的夏天,注定是激情飛揚的一夏。7月8日,第二十屆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拉開大幕,迎來了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20歲“生日”。從(cong) 2004年首屆至今,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已經累計開展各級各類文化活動上千場,充分詮釋了“藝術的盛會(hui) 人民的節日”辦節宗旨,這個(ge) 全民性藝術盛宴已經成為(wei) 內(nei) 蒙古一張響當當的公共文化服務“金名片”。
20歲的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正青春。本次文化節,以“青山綠水踏歌行”為(wei) 主題的開幕式上,一眾(zhong) 年輕歌手刮起青春風暴,呼斯楞、夢然、額爾古納樂(le) 隊等從(cong) 內(nei) 蒙古走出的青年歌手紛紛唱起自己的代表作,呂繼宏、關(guan) 牧村等深受全國觀眾(zhong) 喜愛的實力派“老歌新唱”,讓觀眾(zhong) 享受了全新的視聽體(ti) 驗。
引進高規格文藝精品,是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一貫的宗旨。本屆文化節,引進了中國歌劇舞劇院等多個(ge) 國家直屬院團的經典劇目、保留劇目,歌劇《白毛女》、交響樂(le) 《中外名曲音樂(le) 會(hui) 》、昆曲《牡丹亭》、豫劇《程嬰救孤》、舞劇《青衣》、京劇《穆桂英掛帥》《四郎探母》、話劇《瞎畫藝術家》《哥本哈根》,精彩的節目讓觀眾(zhong) 目不暇接,直呼“過癮”。
電影、戲曲、魔術、話劇、歌劇、音樂(le) 劇、畫展、文物展……各種藝術門類齊上陣,無論青蔥少年還是耄耋老者,都能找到屬於(yu) 自己的“最愛”。走過20年的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通過不斷充實提高,已經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
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們(men) 也希望借助這個(ge) 平台擴大影響力,在國內(nei) 外演出了130多場的舞劇《青衣》,今年第一次來到內(nei) 蒙古,主演王亞(ya) 彬說:“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是久負盛名的文化節慶活動,希望這裏的觀眾(zhong) 能夠喜歡《青衣》。”這出“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癡”故事,深深打動了內(nei) 蒙古觀眾(zhong) ,王亞(ya) 彬帶領一眾(zhong) 舞者三次謝幕,掌聲依然不停,王亞(ya) 彬激動地說;“希望再次來到內(nei) 蒙古。”
本屆文化節也是打響“北疆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內(nei) 蒙古原創舞劇《騎兵》、舞蹈劇場《如見》、話劇《玉龍街9號》等文藝精品也登上本屆文化節的舞台,一展風采。這些文藝精品不僅(jin) 營造了濃鬱的中華文化藝術氛圍,增強觀眾(zhong) 的沉浸式體(ti) 驗,更樹立和突出了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充分詮釋了亮麗(li) 北疆的新風采、新氣象、新圖景。
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文藝處處長李博說:“希望通過文化節豐(feng) 富和改善自治區文化供給結構,用具有中華文化特點、飽含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元素的文化大餐,豐(feng) 富廣大群眾(zhong) 生活,為(wei) 努力完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交給內(nei) 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liang) 件大事貢獻文化力量。”
2023年的夏天注定是激情四射的,在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的引領下,7月份至今,全區各地各類文化節慶紛紛“上新”。7月28日至7月30日,持續3天的“生態惱包音樂(le) 節”讓惱包村這個(ge) 網紅小村狠狠收割了一波流量,許巍、薛之謙、趙雷、痛仰、二手玫瑰、丟(diu) 火車等樂(le) 壇“大咖”輪番登場,著實讓粉絲(si) 們(men) 過足了癮。單日3萬(wan) 人,三日約10萬(wan) 人的票房收入預估超2000萬(wan) 元,惱包村“流量變現”的能力讓人歎服。
全區各地在這一夏舉(ju) 辦的音樂(le) 節數不勝數。海拉爾草原迷笛音樂(le) 節、莫尼山音樂(le) 節、阿爾山花海音樂(le) 節……今夏,音樂(le) 節成為(wei) 市場引流、擦亮當地文化品牌的“標配”。
除了音樂(le) 節,還有各地紅紅火火的那達慕。7月23日,“相約草原·遇見那達慕”第33屆旅遊那達慕在錫林浩特市隆重開幕,遼闊草原沸騰了。8月、9月,全區各地都將有那達慕陸續舉(ju) 行。12月7日,將在呼倫(lun) 貝爾市舉(ju) 辦第20屆內(nei) 蒙古冰雪那達慕,結合“十四冬”推出觀賽、場館參觀、滑雪體(ti) 驗等特色旅遊項目,給遊客創造精彩紛呈、妙趣橫生、獨具魅力、回味無窮的冰雪體(ti) 驗。
“從(cong) 東(dong) 到西火起來,一年四季熱起來”這是內(nei) 蒙古文旅市場的發展目的。
“每年夏天過節就像過日子,過日子就像過節。”這是“永不落幕”的中國·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的口語表達。
走過20年的中國· 內(nei) 蒙古草原文化節已經成為(wei) 內(nei) 蒙古全民的節日,今後必將不斷為(wei) 北疆文化注入新鮮元素,激勵2400多萬(wan) 各族兒(er) 女煥發奮鬥豪情,全力辦好兩(liang) 件大事,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內(nei) 蒙古新篇章。(記者 馮(feng) 雪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