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大起底”行動有效盤活一批閑置資源資產
“內(nei) 蒙古深入開展待批項目、‘半拉子’工程、閑置土地、沉澱資金、開發區閑置資源要素‘五個(ge) 大起底’行動,有效盤活了一批閑置資源資產(chan) ,有力破解了全區經濟社會(hui) 領域長期存在的低質低效、閑置浪費等問題。”近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焦秉智介紹。
2022年8月15日至19日,內(nei) 蒙古連開5場新聞發布會(hui) ,宣布對待批項目、“半拉子”工程、閑置土地、沉澱資金、開發區閑置資源要素五個(ge) 方麵進行大起底。如今,內(nei) 蒙古“五個(ge) 大起底”不斷走深走實,並交出亮眼“答卷”。
內(nei) 蒙古待批項目大起底從(cong) 去年7月底啟動,今年3月底結束。各地各部門推動待批台賬8061個(ge) 項目實現了應批盡批、應報盡報,補批台賬1265個(ge) 項目實現了全部辦結。同時,負責待批項目大起底行動8個(ge) 主要審批事項的6個(ge) 審批廳局及12個(ge) 盟市均已出台相應的審批長效機製。建立了全過程記錄機製、通報督辦機製、審批紅綠燈預警機製,從(cong) 機製上去解決(jue) 問題,杜絕待批項目大起底行動之後再出現“先上船、後補票”、拖延審批等同類問題。針對拖延審批、線下審批等問題,所有審批事項全部上網審批,責任清晰。
截至目前,全區納入“半拉子”工程台賬的387個(ge) 項目已盤活359個(ge) ,盤活率92.8%。未盤活項目28個(ge) ,其中自治區本級18個(ge) 、盟市級10個(ge) 。剩餘(yu) 未盤活項目計劃本月底盤活8個(ge) ,9月份盤活19個(ge) ,剩餘(yu) 1個(ge) 項目預計年底前銷號。
土地既是資源也是資本,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對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行動中,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按照“一地一策”台賬和問題分類處置台賬模板,認真填報,確保每一宗地有針對性的消化處置措施,全力推進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十四五”以來,全區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2.36萬(wan) 畝(mu) ,處置閑置土地13.01萬(wan) 畝(mu) 。
沉澱資金大起底方麵,2022年,全區共繳回沉澱資金64.6億(yi) 元,其中,以財政收入方式繳回25.8億(yi) 元,以盤活存量方式繳回38.8億(yi) 元(可統籌使用),共撤銷多餘(yu) 銀行賬戶2547個(ge) ,可統籌使用的38.8億(yi) 元沉澱資金全部用於(yu) 償(chang) 還拖欠民營企業(ye) 欠款、解決(jue) 2019年及以前年度高標準農(nong) 田曆史遺留問題、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等。實現了已起底沉澱資金100%應繳盡繳、已核實多餘(yu) 賬戶100%應撤盡撤、盤活資金100%應支盡支,沉澱資金大起底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開發區閑置資源要素大起底方麵,自治區工信廳全麵起底了55個(ge) 工業(ye) 園區入園項目的投資強度、畝(mu) 均產(chan) 值、稅收等指標,各盟市均出台了本地區工業(ye) 園區控製性指標並公告。起底停產(chan) 企業(ye) 和僵屍企業(ye) 190戶,已完成整改184戶。(記者 李永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