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昌平:惠民實事效果看得見摸得著

發布時間:2023-10-25 10:32:00來源: 北京日報

  外出半年,回來後竟然認不出自己的小區……前段時間,回龍觀一位居民將自己旅行歸來的真實感受拍成視頻發到社交平台,引起回天地區居民的廣泛關(guan) 注與(yu) 共鳴。網友在視頻下方留言:“很生動很有畫麵感!”

  記者聯係到了視頻的拍攝人:昌平區龍澤園街道慧華苑小區居民陳吉明,今年62歲,網名“龍澤苑居士”。見麵時,他正在慧華苑小區北門值勤,上身穿著藍色誌願者馬甲。

  “今年3月開始我一直在外旅行,去了貴州、四川、雲(yun) 南、山西等好幾個(ge) 地方。9月初回來,導航回家竟然沒認出自己的小區,以為(wei) 導航錯了。後來我才意識到,是老舊小區改造讓小區從(cong) ‘醜(chou) 小鴨’變成了‘白天鵝’。我把這段經曆拍成視頻,想讓更多人看到小區的變化,和我一起分享喜悅。”陳吉明說。

  視頻中,過去的木質單元門框上玻璃損壞,陳吉明形容為(wei) “幾個(ge) 窟窿眼盯著進出的居民”;小區的路麵破損嚴(yan) 重,他戲稱“東(dong) 一塊水泥,西一塊柏油,像‘百衲衣’。”然而過了半年,小區內(nei) 外煥然一新:19棟紅牆灰頂的新樓,矗立在小區的綠蔭叢(cong) 中;大門換成鐵門,窗戶換成了白塑鋼;室內(nei) 鑄鐵的下水管道也換成了新的。“我們(men) 小區的改造一路走來非常不易,相信慧華苑的明天會(hui) 更加美好。”陳吉明說。

  老舊小區改造做得好不好,效果自身會(hui) “說話”。當前,昌平區將“能力提升年”主題活動融入主題教育當中,務求實效,老舊小區改造正是其中的重點工作之一。昌平區住建委主任王軍(jun) 說:“我們(men) 把高質量開展好主題教育作為(wei) 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重點針對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靠前謀劃、係統設計、一體(ti) 推進、真抓實幹。截至今年10月,昌平老舊小區改造實現開工23個(ge) 小區,完工11個(ge) 小區,提前完成市區兩(liang) 級任務指標,提升了人民群眾(zhong) 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變化不僅(jin) 發生在小區內(nei) 。記者來到同屬回天地區的東(dong) 小口鎮蘭(lan) 各莊村,這兒(er) 有這麽(me) 一堵牆:過去居民要求建,如今要求拆。“牆東(dong) 邊以前是廢品回收站,環境髒亂(luan) ,時不時還冒濃煙,想躲都躲不及,所以希望修堵牆把小區給隔開。如今這裏改造成了一座體(ti) 育公園,環境、設施都變好了,自然希望打開圍牆,方便過去遛彎兒(er) 。”生活在這裏的居民李建軍(jun) 說。蘭(lan) 各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郝振漢介紹,通過疏解整治促提升,村裏完成了對這處廢品回收站的改造,引入體(ti) 育休閑業(ye) 態進行功能提升。如今,這裏網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應有盡有,還有蘭(lan) 觀市集超市、餐飲等業(ye) 態,成為(wei) 了附近居民休閑放鬆、感受煙火氣息的好去處。

  一個(ge) 內(nei) 外煥新的小區,一堵建了又打通的圍牆,是見證回天地區變化發展的小小縮影。今年以來,“回天”的蝶變有目共睹,過去的“睡城”正變得活力四射。東(dong) 小口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肖振業(ye) 介紹,全鎮將繼續搶抓回天行動機遇,認真踐行“四下基層”,用好調查研究傳(chuan) 家寶,深入解剖問題,實實在在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取得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高質量發展新成效,推動主題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