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陝西以高水平開放打開發展新天地

發布時間:2023-10-26 10:33:00來源: 陝西日報

  10月25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舉(ju) 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第五場),介紹西安市和楊淩示範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區域特色發展情況。

  西安:優(you) 化開放布局

  打造“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新高地

  西安市政府秘書(shu) 長王建東(dong) 介紹,2018年12月獲批建設“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以來,西安先後出台《西安建設“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2019—2021年)》《“十四五”西安建設“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不斷明晰綜合試驗區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推動各項工作穩步向前。

  西安發起成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公共資源交易跨區域合作聯盟”,深度參與(yu) 黃河流域“9+1”城市陸海聯動高質量發展合作機製,聯合發布《關(guan) 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加速推進西安都市圈建設,“優(you) 勢互補、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互濟”的開放格局正不斷完善。

  十年來,西安開放平台建設展現新活力,國際貿易合作邁向新征程。西安高質量舉(ju) 辦10屆歐亞(ya) 經濟論壇,大力推進中歐合作產(chan) 業(ye) 園、中俄絲(si) 路創新園建設,持續推動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提質增效,全市綜合保稅區今年上半年實現進出口貿易值1096.66億(yi) 元。2022年西安進出口總值達4474.1億(yi) 元,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970.5億(yi) 元,較2013年增長4倍。

  今年1月至8月,西安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為(wei) 718.9億(yi) 元,同比增長22.8%。截至8月底,西安累計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設立企業(ye) 94家,設立機構35家,為(wei) 拓展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產(chan) 能合作提供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西安累計與(yu) 65個(ge)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商貿往來。

  十年來,西安不斷優(you) 化開放環境,國際人文交流展現新風貌。西安共有36家銀行416個(ge) 分支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業(ye) 務,輻射全球149個(ge) 國家和地區。2021年6月,中歐班列長安號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台上線運營。今年5月31日,西北地區首個(ge) 省級RCEP企業(ye) 服務中心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建成啟用。

  西安以全麵優(you) 化對外開放環境為(wei) 核心,聚力打造“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新高地。此外,西安當選世界城地組織聯合主席城市,發起成立世界城地組織亞(ya) 太區旅遊委員會(hui) ;成立絲(si) 綢之路大學聯盟、絲(si) 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設立西安市“一帶一路”外國留學生獎學金、“中亞(ya) 五國”留學生教育培訓計劃項目專(zhuan) 項獎學金,進一步拓展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留學生教育、學曆教育、人力資源培訓等方麵的合作交流。截至目前,西安與(yu) 33個(ge) 國家的40個(ge) 城市結為(wei) 友好城市,與(yu) 40個(ge) 國家的68個(ge) 城市結為(wei) 友好交流城市。

  楊淩示範區: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讓更多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走向世界

  近年來,楊淩示範區積極發揮上合組織農(nong) 業(ye) 基地示範引領作用,建設“一帶一路”現代農(nong) 業(ye) 國際合作中心,助力推動我國農(nong) 業(ye) 對外開放。目前,上合組織農(nong) 業(ye) 基地在楊淩示範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取得從(cong) “單邊倡議”到“國際共識”、從(cong) “美好願景”到“現實圖景”的重大突破性進展。

  楊淩示範區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何玲介紹,依托良好的農(nong) 業(ye) 基礎和國際農(nong) 業(ye) 合作優(you) 勢,楊淩示範區相繼建成了上合組織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研究院、現代農(nong) 業(ye) 交流中心、農(nong) 業(ye) 技術實訓基地、上合組織成員國農(nong) 學高校聯盟等平台載體(ti) ,形成了上合組織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圓桌會(hui) 議、現代農(nong) 業(ye) 高端論壇等交流機製,成立了上合組織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服務平台等一批經貿合作促進機構,上合組織農(nong) 業(ye) 基地帶動能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楊淩示範區積極發揮上合組織農(nong) 業(ye) 基地主體(ti) 功能作用,舉(ju) 辦上合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中國—中亞(ya) 農(nong) 業(ye) 部長會(hui) 議、中國同非洲之角國家農(nong) 業(ye) 合作交流會(hui) 等活動40餘(yu) 場次,吸引230餘(yu) 名上合組織國家官員、駐華使節參加,上合組織國家依托基地開展合作交流的意願逐步增強。

  截至目前,楊淩示範區先後與(yu) 6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在農(nong) 業(ye) 領域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搭建了13個(ge) 國際交流合作平台,開展合作項目超過500個(ge) ,推動7000餘(yu) 項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走向世界。

  此外,楊淩示範區高質量開展農(nong)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培訓,線上、線下培訓農(nong) 業(ye) 官員和專(zhuan) 家3.3萬(wan) 人次,得到上合組織國家廣泛好評;在哈薩克斯坦等國建成境外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園區10個(ge) ,製定作物生產(chan) 標準7項、生產(chan) 技術規程11項,有力促進了我國與(yu) 上合組織國家農(nong) 業(ye) 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

  何玲表示,下一步,楊淩示範區將用好政策製度優(you) 勢和上合組織農(nong) 業(ye) 基地經貿投資促進中心、境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上合組織跨境電商等載體(ti) ,不斷暢通與(yu) 上合組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能合作渠道,推動更多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走向世界。(付玉瑋)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