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足“底氣”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礦產(chan) 資源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發事關(guan) 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內(nei) 蒙古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有45種礦產(chan) 的保有資源儲(chu) 量居全國前3位。近年來,內(nei) 蒙古有序推進基礎地質調查、礦產(chan) 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與(yu) 保護,資源勘查開發結構得到優(you) 化,節約集約水平不斷提升,綠色礦山建設穩步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成效明顯,礦產(chan) 資源管理改革不斷深化,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資源安全,落實了自治區區域發展戰略。
2023年10月,《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磅發布,部署7個(ge) 方麵的主要任務,其中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推動礦產(chan) 資源有序開發利用”。
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內(nei) 蒙古嚴(yan) 格落實用途管控和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加強礦山安全保障設施和能力建設,規範礦業(ye) 權手續辦理,加大區塊市場化投放力度,促進礦產(chan) 資源有序開發利用。
解讀——
推動礦產(chan) 資源有序開發利用怎麽(me) 幹?
“深刻把握‘生態安全’與(yu) ‘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之間的平衡關(guan) 係,嚴(yan) 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製與(yu)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等要求,將能源資源基地、國家規劃礦區、重點勘查開采區同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有效銜接,扛起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重大戰略責任。”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雜誌社副研究員毛偉(wei) 華說。
規劃是龍頭,內(nei) 蒙古編製實施《內(nei) 蒙古自治區礦產(chan) 資源總體(ti) 規劃(2021—2025年)》,緊緊圍繞“兩(liang) 個(ge) 屏障”“兩(liang) 個(ge) 基地”“一個(ge) 橋頭堡”戰略定位,加強基礎性地質調查與(yu) 戰略性礦產(chan) 勘查,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實施分區管控、總量調控、源頭把控,以保護優(you) 先、集約集聚開發為(wei) 主線,提高礦產(chan) 資源利用效率。
“要嚴(yan) 格核實擬設礦業(ye) 權範圍與(yu) 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等限製和禁止勘查開采區域範圍重疊情況,凡是與(yu) 限製、禁止勘查開采區域範圍重疊,且不符合國家差別化管控要求的,一律不予新設。在保障礦產(chan) 資源供需平衡方麵,要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對於(yu) 礦區麵積小、生產(chan) 規模低、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的礦山企業(ye) ,對符合整合條件的堅持加快推進整合手續辦理,對符合協議出讓條件的加快推進協議出讓工作的開展。”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礦業(ye) 權管理處處長高宏說。
與(yu) 此同時,在與(yu) 煤共伴生資源、油氣勘探開發、鄂爾多斯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基本草原區內(nei) 允許新設經依法批準的國家重大礦產(chan) 資源勘探開發項目等方麵獲得政策支持,落實好《意見》。
行動——
規範礦業(ye) 權手續辦理,加大市場化出讓力度
今年,位於(yu) 鄂爾多斯市烏(wu) 審旗的納林河巴彥柴達木井田煤炭探礦權以301.5億(yi) 元掛牌出讓交易,成為(wei) 自治區首宗以化工原料用煤分類出讓的煤炭整裝礦業(ye) 權。這也是內(nei) 蒙古服務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和強化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地位,推動傳(chuan) 統煤炭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延伸煤炭行業(ye) 鏈條、保障化工項目生產(chan) 用煤需求的具體(ti) 舉(ju) 措。
《意見》出台後,內(nei) 蒙古全麵摸清未出讓區塊底數,根據市場供需,加強礦業(ye) 權市場化出讓力度,推進礦業(ye) 經濟發展。同時,推進一批礦業(ye) 權完成市場化出讓。目前,霍林河礦區1號井田、鄂爾多斯市11號邊角資源、阿拉善10宗非煤礦業(ye) 權已陸續發布市場化出讓公告,正在履行市場化出讓程序,將為(wei) 內(nei) 蒙古推進礦產(chan) 資源增儲(chu) 上產(chan) 起到積極作用。
“結合自然資源部安排部署的拓展出讓區塊來源,助推新一輪找礦突破的工作要求,自然資源部門全麵梳理全區具備出讓條件的礦產(chan) 資源區塊,加快推進礦業(ye) 權出讓項目庫建設,將具備出讓條件的區塊全部納入礦業(ye) 權出讓項目庫。”高宏說。
推進礦產(chan) 資源整合,促進礦產(chan) 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內(nei) 蒙古對已設采礦權平麵垂直投影深部或上部、周邊(屬同一礦體(ti) 且礦體(ti) 向外延伸情形)、零星分散資源,以及屬同一主體(ti) (同一礦業(ye) 權人或持股100%全資母子公司)相鄰礦業(ye) 權之間距離300米左右的夾縫區域,不宜單獨設置礦業(ye) 權的,以協議方式出讓礦業(ye) 權,進一步提升了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
2023年以來,全區54個(ge) 礦業(ye) 權(包括已設采礦權及周邊探礦權、邊角資源、深部資源)整合為(wei) 24個(ge) 采礦權,對15個(ge) 已設采礦權深部或上部同類資源開展了協議出讓。
加大礦產(chan) 資源勘查力度,全力推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包頭市研究製定《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方案》,明確了以稀土、銅、金、鐵、煤、磷、矽石及其他可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礦種為(wei) 重點找礦方向。並從(cong) 加大地質勘探投入力度、加快推進探礦權轉采礦權、加快新設探礦權、充分挖掘“邊角資源”、大力支持推動采礦權深部勘查等多個(ge) 方麵,提出10項具體(ti) 措施。初步確定10宗探礦權作為(wei) 找礦靶區,重點推動達茂旗白彥花煤田、黃花灘銅礦、查幹哈達廟銅礦外圍三個(ge) 項目。
目標——
全麵推行礦產(chan) 資源綠色勘查,推進資源節約與(yu) 綜合利用
作為(wei) 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nei) 蒙古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也是典型的資源型產(chan) 業(ye) 大區。如何強化礦產(chan) 資源有序開發利用,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努力實現找礦新突破,推動鐵、銅、金等緊缺金屬礦產(chan) 保有資源量普遍增長2%-5%,新增大中型礦產(chan) 地10-15處。重點實施白雲(yun) 鄂博地區找礦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包頭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國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提供支撐。促進礦產(chan) 資源高質量發展,全麵實施礦產(chan) 資源總體(ti) 規劃,確保‘十四五’期間礦山總數控製在2900個(ge) 以內(nei) ,大中型礦山比例提高至35%。全麵推行礦產(chan) 資源綠色勘查,推進資源節約與(yu) 綜合利用。”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毛偉(wei) 華說,發揮東(dong) 中西部優(you) 勢互補作用,合理分區、分類管控,建立以大中型礦山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礦業(ye) 發展新格局。穩步推進煤炭、稀土等能源資源基地建設和國家規劃礦區建設,進一步優(you) 化礦業(ye) 布局。
“全麵推動綠色勘查方麵,將印發《內(nei) 蒙古自治區綠色勘查技術規程》,以自治區財政出資的地質勘查項目為(wei) 示範,向全區進行推廣。在地質勘查全過程中,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分布,運用航空遙感、高光譜測量、以鑽代槽等先進的方法、技術和設備,最大限度減少地質工作對生態環境的擾動,實現地質勘查綠色發展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通過全麵推動自治區綠色勘查,助力內(nei) 蒙古礦業(ye) 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宏說。
據了解,為(wei) 進一步貫徹落實《意見》,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下一步將起草製定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評價(jia) 指標和綠色礦山申報評估遴選流程和要求,明確各級政府領導責任和各部門監管責任。根據實際分解年度建設目標任務,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新征程揚帆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由粗放型向綠色低碳型轉變,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內(nei) 蒙古不斷提高礦產(chan) 資源保障能力,端牢礦產(chan) 資源“飯碗”,守住礦產(chan) 資源“糧倉(cang) ”。(記者 阿妮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