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經濟時評)
“一單製”“一箱製”模式是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抓手之一。加快推進其發展,需在信息共享、規則銜接等方麵統籌發力
交通運輸部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28個(ge) 省份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已開通多式聯運示範線路,去年共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約720萬(wan) 標箱,與(yu) 公路運輸相比,降低物流成本超100億(yi) 元,下一步將組織開展好“一單製”“一箱製”試點。
近年來,具有產(chan) 業(ye) 鏈條長、資源利用率高、綜合效益好等優(you) 勢的多式聯運,在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托運人一次委托、費用一次結算、貨物一次保險、一體(ti) 化運輸的“一單製”,以及集裝箱運輸一箱到底的“一箱製”服務模式,因其便利性受到諸多企業(ye) 青睞。
筆者發現,在推進多式聯運“一單製”“一箱製”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同運輸方式間單證多次填報、集裝箱中途倒箱換裝等痛點堵點,需在信息共享、規則銜接等方麵統籌發力、加快推進。
打通壁壘,信息互聯共享是關(guan) 鍵。多式聯運涉及鐵路、公路、水路等多類企業(ye) ,由於(yu) 聯運各方共享信息意願不強、跨方式信息傳(chuan) 輸機製不完善等痛點,貨物交接、單證轉換的時間占多式聯運總時間的15%—30%。在浙江寧波,舟山港集團針對這些痛點與(yu) 多家主流船公司簽訂海鐵聯運全程運輸協議,將不同運輸方式的信息數據集成整合到“渝甬通道”運營平台上,實現海鐵聯運“一單製”服務,運輸效率大幅提升。
完善銜接,標準規則協同是支撐。在多式聯運過程中,鐵路運輸、道路運輸和海運有不同的裝載要求、操作流程等規則。12月1日起,交通運輸部組織編製的《多式聯運貨物分類與(yu) 代碼》和《多式聯運運載單元標識》兩(liang) 項國家標準實施,前者從(cong) 國家層麵係統推進我國運輸貨物分類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後者則能確保運載單元標識的唯一性,進一步推動了標準規則的銜接。
“一單製”“一箱製”是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抓手之一。隨著信息互聯共享、標準規則協同的不斷推進,“一單製”“一箱製”將進一步釋放多式聯運的巨大潛力,助力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