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德惠:文化惠民添“溫度” 百姓生活增“熱度”
激情澎湃的音樂(le) 、活力十足的舞姿、此起彼伏的掌聲……走進德惠市文明實踐中心,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退休老人,因熱愛唱歌跳舞聚在一起。
“我們(men) 這次排練的節目叫《慶祝我們(men) 正年輕》,我們(men) 20多人已經排練5天了。”德惠市紅葉藝術團的成員李秀麗(li) 今年剛剛退休,精神頭十足,直言“不服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並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2023年,德惠市委宣傳(chuan) 部創新思路、提前謀劃、整體(ti) 布局,結合地域優(you) 勢、農(nong) 業(ye) 特點、人文特色,上連頂層設計、下接百姓群眾(zhong) ,創造性提出“1636”目標任務新思路,即圍繞“一條主線”、實施“六個(ge) 工程”、辦好“三個(ge) 節日”、開展魅力德惠“六大活動”,擔當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開展各式各樣接地氣、鼓士氣的弘揚主旋律的文化惠民活動,讓群眾(zhong) 唱起來、舞起來、樂(le) 開懷,不斷增強文化的感染力、幸福感。
文化為(wei) 民 搭建平台“好唱戲”
“我們(men) 這支隊伍已經組建了16年,過去我們(men) 的排練條件很艱苦,現在文明實踐中心給我們(men) 提供了設施、場地、音樂(le) 和舞台,我們(men) 這個(ge) 團隊也有了樂(le) 隊和舞蹈隊,大家在這裏麵玩得都非常開心,覺得退休生活特別有意義(yi) 。”提起文明實踐中心,李秀麗(li) 讚不絕口。
據德惠市文化館負責人介紹,2015年,德惠市文化館搬進了新樓,設有綜合展廳、排練廳、演藝廳、培訓教室、綜合活動室、器樂(le) 培訓室、電子閱覽室等功能廳,館內(nei) 的燈光音響等各項硬件設施都升了級,為(wei) 群眾(zhong) 創作、排練、演繹、參與(yu) 文化活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
“文化館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合適的場地,也為(wei) 我們(men) 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們(men) 和文化館去達家溝鎮的合義(yi) 村演出時,鄉(xiang) 親(qin) 們(men) 看完我們(men) 的表演拉著我們(men) 的手直喊再演一個(ge) 。”李秀麗(li) 說,平時隻要文化館組織,他們(men) 就去演出。
“我們(men) 每年都組織十餘(yu) 場送戲下鄉(xiang) ,覆蓋各個(ge) 鄉(xiang) 鎮,此外還有專(zhuan) 場文藝演出、藝術節等,各項文化活動一個(ge) 接一個(ge) 。”文化館負責人說。
政府“搭舞台”,群眾(zhong) “唱主角”。近年來,德惠市把文化惠民納入政府惠民工程和民生實事,不斷加強城鄉(xiang)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進文體(ti) 活動場地建設,通過加大優(you) 質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力度,並積極引導和支持群眾(zhong) 參與(yu) 公共文化建設和服務,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據統計,2023年,德惠市文化館累計接待群眾(zhong) 2萬(wan) 餘(yu) 人次;圖書(shu) 館累計接待讀者6萬(wan) 餘(yu) 人次;博物館累計服務人群6.5萬(wan) 餘(yu) 人次。
文化惠民 壯大隊伍“唱好戲”
在德惠西站站前廣場上,德惠市旗袍協會(hui) 的成員們(men) 正舉(ju) 著油紙傘(san) 排練新創作的節目,身姿婀娜,靈動秀雅,演繹著自信之美。
“德惠市旗袍協會(hui) 創建於(yu) 2016年,由開始組團的6人已經發展成137人的團隊。”隨著不斷壯大的旗袍隊伍,德惠市旗袍協會(hui) 會(hui) 長翟晶深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
“為(wei) 了更好地展現中國旗袍文化的魅力,弘揚傳(chuan) 統的民族藝術精粹,我們(men) 堅持刻苦排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八年的精雕細琢,我們(men) 走進了央視《魅力旗袍中國行春晚》,走出了國門參加韓國民族藝術交流邀請演出,我們(men) 走遍千山萬(wan) 水,擦亮了德惠旗袍的名片!”翟晶驕傲地說。
在德惠市迎賓廣場中,德惠市健身操協會(hui) 的阿姨們(men) 身著整齊的服裝,正隨著音樂(le) 的節奏,歡快地敲著鼓。
“我們(men) 有晨練隊、午練隊、晚練隊,健身項目包括有氧健身操、廣場舞、中國鼓、扇子舞等。無論什麽(me) 項目,我們(men) 都秉承著‘我快樂(le) 、我健康、關(guan) 注生命、提高身心素質’的運動理念,參與(yu) 的人越來越多。”德惠市健身操協會(hui) 主席周晶說,德惠市健身協會(hui) 成立於(yu) 2015年,現已有18支健身隊伍,分別活動在德惠市各大廣場、公園等場所。
近年來,德惠市依托文化館、鄉(xiang) 鎮(街)文化站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不斷優(you) 化服務,指導開展文體(ti) 活動,持續開展書(shu) 法、舞蹈、合唱、器樂(le) 、戲曲等各類群眾(zhong) 文藝公益培訓。紅葉藝術團、旗袍協會(hui) 、健身操協會(hui) 等文藝團隊、文藝愛好者常年在文化館學習(xi) 、活動,帶動了上萬(wan) 名群眾(zhong) 參與(yu) 文藝活動,群眾(zhong) 文化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文化悅民 豐(feng) 富活動“戲唱好”
2023年9月4日,德惠市2023年農(nong) 民文化藝術節暨達家溝鎮合義(yi) 村第30屆農(nong) 民文體(ti) 藝術節開幕。開幕式上,男聲獨唱、二人轉、扇子舞、廣場舞、手絹舞等近40個(ge) 節目輪番登場,精彩不斷。表演的節目全部由村民們(men) 自編自導自演,大家在屬於(yu) 農(nong) 民自己的舞台上進行歌舞歡唱,展現出新時代農(nong) 民的新風采。
熱鬧的農(nong) 民文化藝術節隻是德惠市文化活動的一個(ge) 生動縮影。2023年,德惠市結合群眾(zhong) 實際需求,持續開展主題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實現全市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月月有”,“線上+線下”齊推進,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3年6月,沐“德”約“惠”——德惠市首屆布海香瓜節在布海鎮舉(ju) 行。活動現場,歌聲陣陣,彩旗飄飄,摩肩接踵的遊客,清香四溢的香瓜,讓人身心愉悅、垂涎欲滴。此次香瓜節在展示德惠特色的同時,也是開拓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線上銷售渠道的積極探索。
2023年7月9日,2023首屆德惠消夏文化藝術周絢麗(li) 啟幕,藝術周開幕式匯聚了德惠市優(you) 秀演員們(men) ,帶來了歌舞表演、音樂(le) live、傳(chuan) 統曲藝、武術表演等文化大餐,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呈現集全民性、藝術性、沉浸式於(yu) 一體(ti) 的文藝節目。此次藝術周將當地特色資源與(yu) 藝術優(you) 勢相結合,把舞台讓給群眾(zhong) 、把話筒交給群眾(zhong) 、把鏡頭對準群眾(zhong) 、把屏幕留給群眾(zhong) ,使消夏文化藝術節真正成為(wei) 百姓自己的節日。
“流光溢彩迎新年 翰墨飄香辭舊歲”攝影書(shu) 畫作品展、社區藝術團培訓、慶六一少兒(er) 書(shu) 畫現場活動、首屆“活力杯”中年籃球比賽、“小城熱讀”係列公益講座……一次次文化活動走進社區、村居、學校,一場場豐(feng) 富多彩的體(ti) 育活動呈現給百姓,一堂堂生動的公益培訓課走進基層,德惠市不斷擦亮特色文化品牌,堅持將豐(feng) 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送到群眾(zhong) 身邊,德惠市著力讓文化服務“沉下去”,群眾(zhong) 幸福“提上來”。
在即將到來的春節,德惠市將開展“以文惠民 情暖德惠 ”為(wei) 主題的2024年春節期間文明實踐係列文化文藝活動。“德惠首屆年俗文化節”“民俗知多少——線上有獎答題”“冰天雪地、瓊樓玉宇——德惠冰雪節開幕式”、“鬧新春”秧歌大賽、花燈展、元宵節燈謎競猜等係列迎新春、賀新春、鬧元宵活動,將為(wei) 德惠市民們(men) 帶來源源不斷的“文化大餐”。
接下來,德惠市將持續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以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真正打通基層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裏”,努力把更多更好更精彩的文化奉獻給群眾(zhong) ,不斷提高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