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減稅降費政策:促穩定開新局
作者:楊誌勇(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減稅降費座談會(hui) ,總結近些年來減稅降費成效,就進一步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稅降費聽取意見建議。會(hui) 議指出,當前受國際國內(nei) 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要加強跨周期調節,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針對市場主體(ti) 需求,抓緊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確保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要求2022年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減稅降費正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內(nei) 容。 “十三五”以來,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8.6萬(wan) 億(yi) 元,規模龐大。規模性減稅降費促進了經濟穩定增長。“六保”“六穩”都離不開減稅降費政策的支持。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緊密配合,政府在減稅降費的同時,壓減開支,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帶來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本輪積極財政政策始於(yu) 2008年,起先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選擇。2008年四萬(wan) 億(yi) 經濟刺激計劃在穩定經濟預期上發揮了其他政策難以替代的作用。積極財政政策在實施中根據不同的經濟狀況作了相應優(you) 化。就減稅而言,最初強調的是“結構性減稅”,既有減稅,又有增稅;近年來更多強調的是大規模減稅降費,減稅力度總體(ti) 加強。
在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調節有機協調。宏觀調控方式不斷創新,讓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果得到更好發揮。2020年新冠疫情讓中國經濟遇到嚴(yan) 峻挑戰,正是積極財政政策以及其他政策的實施,讓中國成為(wei) 當年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ti) 。
疫情衝(chong) 擊尚未消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經濟增長壓力很大。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讓經濟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增多。這凸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在這種背景下,強調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就有特殊意義(yi) 。
無論如何,中國經濟仍然需要增長。當然,經濟增長必須是可持續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的。中國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路,中國不能為(wei) 短期經濟增長而付出中長期代價(jia) 。中國經濟增長,一方麵是趕上發達國家的需要,另一方麵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速,就不會(hui) 有充分就業(ye) ,各種社會(hui) 問題就可能產(chan) 生。
保市場主體(ti) ,才能真正保就業(y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是就業(ye) 大戶,強化對他們(men) 的支持,就是在保市場主體(ti) 。保市場主體(ti) ,要在塑造大中小企業(ye) 良好發展生態上下功夫。中小微企業(ye) 與(yu) 大企業(ye) 的發展是密切相關(guan) 的,不少中小微企業(ye) 圍繞著大企業(ye) 而生存和發展。
2022年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製造業(ye) 、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就體(ti) 現了政策對企業(ye) 發展良好生態形成的支持,體(ti) 現了政策保市場主體(ti) 的意圖。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一方麵要延續一些到期的政策,延續實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措施;另一方麵要有新的舉(ju) 措,優(you) 化減稅降費政策,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促進製造業(ye) 企業(ye) 科技創新和更新改造,還要針對受疫情影響重、就業(ye) 容量大的服務業(ye) 等特殊困難行業(ye) ,研究精準幫扶的減稅降費措施。
對製造業(ye) 企業(ye) 來說,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優(you) 化,可以更好發揮增值稅中性作用,讓市場主體(ti) 不因稅收政策的實施而額外增加現金流壓力,從(cong) 而減輕市場主體(ti) 的負擔。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優(you) 化,可以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減稅降費政策對於(yu) 稅收可持續發展也是有利的。減稅降費政策是在培育稅源,擴大稅基。要進一步轉變減稅降費觀念,減稅降費政策不隻是在減少政府收入。減稅降費政策確實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會(hui) 導致政府收入的下降,但這是靜態考慮問題。現實更需要動態視角的分析。
隻要多深入思考,我們(men) 就會(hui) 發現,減稅降費政策催生市場主體(ti) ,擴大稅基,這樣,減稅降費政策並不見得就一定以政府收入減少為(wei) 代價(jia) 。而且,減稅降費政策是在保市場主體(ti) ,是政府在與(yu) 市場主體(ti) 共渡難關(guan) ,從(cong) 而讓市場活力更好地得到釋放。減稅降費要協調好稅製改革與(yu) 稅收政策的關(guan) 係,要處理好製度性減稅降費與(yu) 階段性減稅降費的關(guan) 係。改革和製度建設與(yu) 減稅降費政策方向一致,是最理想的選擇。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僅(jin) 僅(jin) 減稅降費政策是不夠的。經濟穩定發展還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市場主體(ti) 不僅(jin) 要活下去,而且要活起來。市場主體(ti) 的活力,才是經濟穩定增長最需要的。沒有市場主體(ti) 的積極作為(wei) ,經濟無論如何也增長不起來。因此,還要進一步分析各種束縛市場主體(ti) 活力的因素,特別是影響市場主體(ti) 投資積極性的因素,引導各類市場主體(ti) 積極投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