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要不要再生一個?家長的內心戲是什麽

發布時間:2022-01-10 10:1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全麵放開二孩、三孩的今天,如果去問一對家長,到底要不要再生一個(ge) 時,他們(men) 的內(nei) 心戲是什麽(me) ?

  要不要再生一個(ge) ,這個(ge) 決(jue) 定很難作,其中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是否準備好迎接下一個(ge) 孩子。再深入一點就是,我有沒有信心和能力去撫育下一個(ge) 孩子。更深入一點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

  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這也是一個(ge) 問題嗎?

  觀念中的孩子

  人是觀念的動物。當我們(men) 在快要或者已經為(wei) 人父母時,心目中都有一個(ge) 理想的孩子的模樣。“理想孩子”誕生於(yu) 自己的身份地位、生活經驗、價(jia) 值觀、社會(hui) 價(jia) 值的期望,等等。當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心裏可能就有一個(ge) 模樣出來了,比如長得如何?男孩還是女孩?孩子能力會(hui) 如何?以後可以考個(ge) 什麽(me) 大學?她/他應該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

  這可以是一種期待和設想,也可以是不知從(cong) 何說起的念頭,本身無可厚非。問題的關(guan) 鍵是,當孩子出生以後,父母會(hui) 不會(hui) 用心目中這個(ge) 理想的孩子去對照現實中的孩子?如果現實中的孩子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又怎麽(me) 辦?

  如果父母的心中,觀念中的孩子占比太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就不是在和現實中的孩子相處,而是在和自己的期望較勁。現實的人,總是充滿了各種缺點和不足,而觀念中的人,則往往是完美的、理想化的。現實中的孩子很難達到父母的期望,不論怎麽(me) 努力,都難以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揚。

  而作為(wei) “觀念中的孩子”,可能會(hui) 比較努力和優(you) 秀,但是內(nei) 心始終有一個(ge) 聲音,那就是自己活在父母的期待中,是為(wei) 了別人而活,而不是為(wei) 了自己而活,難以從(cong) 自己身上發現真正的價(jia) 值。觀念中的孩子,始終被迫在與(yu) 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與(yu) 自己比較的孩子

  與(yu) 他人比較是生活之必須,我們(men) 自我認識的來源有相當一部分就是來自與(yu) 他人的比較。但當一個(ge) 人不停地與(yu) 別人進行比較時,固然可能會(hui) 因此充滿了奮鬥的動力,同時也容易進入一個(ge) 無底深淵。

  主要的壞處包括:第一,人際關(guan) 係緊張。任何想要戰勝他人的行動都會(hui) 被他人看在眼裏,對他人來說,這是一種巨大的威脅;第二,人的工具化。為(wei) 了戰勝他人的所有努力都具有工具意義(yi) ,努力本身的意義(yi) 被削弱;第三,永遠都有比自己厲害的人,當戰勝了一些人時,馬上就會(hui) 產(chan) 生新的人需要戰勝,永遠都難以獲得自我價(jia) 值感和認同感。

  阿德勒在《自卑與(yu) 超越》一書(shu) 中說,超越自卑主要有兩(liang) 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比別人優(you) 秀,一種方法是比曾經的自己優(you) 秀,而較為(wei) 健康的方法是與(yu) 自己比較。一方麵,與(yu) 自己比較,更加可控,挫敗感更少,對於(yu) 現實生活更有指導意義(yi) ;另一方麵,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必須承認自己的缺點和現實困境,需要依據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去追求合適的目標,接納自己本身就是變得強大的重要標誌。

  如若父母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麵對任何困難和挫折時,最主要的是要去戰勝自己而不是擊垮他人,孩子就會(hui) 贏得更多的尊重和自尊,更容易從(cong) 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更加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

  生命名義(yi) 中的孩子

  與(yu) 自己比較,偶爾還會(hui) 陷入懷疑自己的局麵,因為(wei) 孩子還是會(hui) 內(nei) 化一些社會(hui) 的價(jia) 值觀念,即便是與(yu) 自己比較,也可能帶著固有的一些價(jia) 值判斷,在固有的格局中,難以發現新的自己,獲得真正的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是生命的終極意義(yi) 和價(jia) 值所在,比別人強大並不是真正的強大,真正的強大是希望他人和自己都得到全麵發展。什麽(me) 是愛?每個(ge) 人都會(hui) 有不同的回答,如果一定要給一個(ge) 答案,我希望這個(ge) 答案是:以生命的名義(yi) 。

  人,誕生在世界上,應該處於(yu) 一種開放的、綻放的狀態,而不是一種封閉的、萎縮的狀態。當一個(ge) 孩子來到這個(ge) 世界,如果以生命的名義(yi) 去尊重和嗬護,就會(hui) 多一些接納,少一些控製,就會(hui) 靜靜地欣賞她/他所有的先天條件,並希望她/他活出自己來。

  父母會(hui) 發自內(nei) 心地明白孩子的生命價(jia) 值,父母的作用不再是導演,甚至也不是老師,父母隻是一個(ge) 陪伴者、見證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自己也在不斷成長。父母與(yu) 孩子,親(qin) 密又獨立,我看著你慢慢長大,你看著我慢慢變老,我們(men) 的內(nei) 心都充滿了對歲月的感恩和對彼此的珍惜。(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武漢大學發展與(yu) 教育心理研究所陳武)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