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古書寫命運共同體新篇
作者:張劍葳(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高 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助理)
近日,三星堆考古、霸陵發現、泉州成功申遺等事件成為(wei) 年度考古盤點的重大新聞。這些考古新聞基本囊括了過去一年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的重點與(yu) 熱點。2021年正值仰韶遺址發掘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這些考古發現也在這個(ge) 特殊年份讓人們(men) 更加關(guan) 注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脈絡、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使人們(men) 更深刻全麵認識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從(cong) 反映羌塘高原3萬(wan) 至4萬(wan) 年前人類活動的尼阿底遺址,到阿裏地區夏達錯遺址發現的8000年前的穿孔石針,從(cong) 日喀則瑪不錯遺址展現出的4000年前的漁獵生活景象,到跨越千年的劄達桑達隆果墓地,考古學用實物資料生動展現了中華文明西藏地區的文明曆程,不斷刷新我們(men) 對西藏地區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認識。此外,關(guan) 中地區是中華文明起源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也是中國史前考古學發展序列最完整的地區之一。西安長安區太平遺址的發掘,填補了這一時期關(guan) 中地區高等級中心性聚落遺址的空白,為(wei) 一脈相承、連綿不絕的中華文明增添了例證。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發掘無疑是2021年受關(guan) 注程度最高的考古工作。其以連續直播的形式,使公眾(zhong) 第一時間見證了祭祀坑眾(zhong) 多重要文物的發現。無論是發掘現場恒溫恒濕的考古方艙還是文物保護工作站,都是考古工作中的創舉(ju) 。精細化發掘、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合作,為(wei) 解決(jue) 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和性質問題奠定了基礎,這一工作模式也代表了田野考古的未來發展趨勢。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充分體(ti) 現了古蜀文明、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貢獻。以上多項考古成就均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ti) 起源和發展脈絡、燦爛成就的實物例證。
20世紀初,以顧頡剛為(wei) 代表的“疑古派”對中國上古史提出了質疑,提出中國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迫切需要一部以實物資料為(wei) 依據的上古信史。因此,現代考古學一經傳(chuan) 入中國就和古史重建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此之後,重建中華文明發展脈絡,認識中華文明燦爛成就一直是曆史時期考古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相關(guan) 的考古發現往往也備受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
2021年,浙江衢江雲(yun) 溪發現了浙江西周早期規模最大的土墩墓,山西垣曲北白鵝東(dong) 周墓地取得重要考古成果,湖北雲(yun) 夢出土“中華第一長文觚”,漢文帝霸陵被考古確認,這些成果豐(feng) 富了曆史時期中華文明發展脈絡和燦爛成就,對早期的曆史研究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由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guan) 聯環境和空間構成的係列遺產(chan)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在2021年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這一係列遺產(chan) 展現了10至14世紀在空前繁榮的亞(ya) 洲海洋貿易活動塑造下沿線港口社會(hui) 的蓬勃發展麵貌,詮釋出中華文明對該時期東(dong) 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社會(hui) 的經濟與(yu) 文化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對當代和未來的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yi) 。
人類起源是國際國內(nei) 普遍重視的考古熱點和重點問題。以色列發現的14萬(wan) 年前人類化石,為(wei) 歐洲古人種尼安德特人和早期智人的交流、演進研究提供了材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四川稻城發現了距今13萬(wan) 年以上的皮洛舊石器時代遺址,這是青藏高原上保存最完好、地層與(yu) 文化序列最完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阿舍利技術體(ti) 係手斧,有助於(yu) 推進早期人類遷徙、適應高海拔環境等方麵的研究,進一步成果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從(cong) 泉州到埃及,從(cong) 青藏高原到阿富汗,從(cong) 西沙群島到新加坡,中國與(yu) 世界通過文化遺產(chan) 聯結著,以考古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書(shu) 寫(xie) 著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新篇章。對於(yu) 中國考古人來說,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化,以及“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推進,可以預見,未來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將重點闡釋中國境內(nei) 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關(guan) 鍵問題,從(cong) 考古的角度揭示中華文明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和核心特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