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綠茵場上,足球夢代代相傳
新華社南寧1月7日電題:這個(ge) 綠茵場上,足球夢代代相傳(chuan)
新華社記者林凡詩、雷嘉興(xing)
每到下午放學時分,廣西南寧市第一中學運動場上總會(hui) 出現一群足球少年的身影。他們(men) 在教練的帶領下練習(xi) 運球、帶球過人、射門……雖然天氣漸冷,但他們(men) 的訓練熱火朝天。
高三的張楠光在學校足球隊擔任後衛,今年17歲,已是國家一級運動員。談起足球,張楠光的眼睛裏滿是希望。他小學開始接觸足球,經過十多年的練習(xi) ,從(cong) 當初的玩樂(le) 到成為(wei) 站在賽場上的足球運動員。張楠光說,最開心的是踢球時在場上奔跑的感覺,還有與(yu) 隊友間的默契配合。
作為(wei) 學校足球隊的“老隊員”,他常與(yu) 隊友們(men) 切磋球技,還將自己參加各種比賽的經驗傳(chuan) 授給新隊員們(men) 。張楠光說,在學校除了正常文化課學習(xi) ,每天下午下課後都要進行至少一小時的足球訓練。在休息日,球隊還會(hui) 另外組織訓練,以保證訓練效果。節假日裏,足球也是他不可或缺的陪伴。踢足球雖然讓張楠光失去了很多休息玩耍的機會(hui) ,但是從(cong) 足球中收獲的快樂(le) 和與(yu) 夥(huo) 伴們(men) 的友誼對他來說無可取代。
學校體(ti) 育教師陸澤昊說,入選學校足球隊的學生,都是國家一級運動員或二級運動員。在陸澤昊看來,在這個(ge) 綠茵場上,足球夢想是代代相傳(chuan) 的。如今已成為(wei) 學校足球隊主教練的陸澤昊以前也是南寧市第一中學足球隊的一員,畢業(ye) 後選擇了回到母校執教。
“足球作為(wei) 學校的特色之一,在多年的教學中已經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足球特長生培養(yang) 模式。”陸澤昊說,學校會(hui) 針對不同隊員提出一係列量身定製的訓練方案,同時開展足球特長校本課程,增加文化輔導力度,讓學生們(men) 文化運動兩(liang) 不誤。同時學校還與(yu) 南寧市體(ti) 育局合作,由體(ti) 育局指派專(zhuan) 業(ye) 的足球教練對隊員們(men) 進行專(zhuan) 業(ye) 訓練。
組建一支優(you) 秀的球隊並非一朝一夕,南寧市第一中學通過初中校區與(yu) 輻射周邊的小學進行梯隊建設,在周邊小學中培養(yang) 發掘熱愛足球的“苗子”,並與(yu) 當地高校結對,保證了隊員的輸送。如今,學校已經向全國各大高校輸送了不少優(you) 質的足球運動員。學校足球隊連續多年代表南寧市參加廣西中學生足球比賽,並在今年7月廣西青少年足球超級聯賽中榮獲冠軍(jun) 。
新的一年,隊員們(men) 正在緊鑼密鼓接受訓練,陸澤昊已經在規劃著即將到來的自治區運動會(hui) 。他希望在自己的指導下,有更多的足球少年能從(cong) 學校的綠茵場走上更大的賽場。張楠光也即將要麵臨(lin) 高考和未來的選擇,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他對足球的熱愛。他希望自己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同時還能繼續自己的足球夢。“我還想在賽場上繼續奔跑,更想著以後也能成為(wei) 一名足球教練,為(wei) 國家的足球運動事業(ye) 做出自己的貢獻。”張楠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