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何“九成互聯網醫院建而不用”

發布時間:2022-01-17 09:5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近日,一篇關(guan) 於(yu) 互聯網醫院的報道引發關(guan) 注。報道指出,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超過1.3萬(wan) 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中,建成互聯網醫院的僅(jin) 有約1700家。且超九成互聯網醫院處於(yu) 建而不用或淺嚐輒止的“僵屍狀態”。

  雖然“互聯網+醫療”是當下的熱門概念,但真正的互聯網醫院的確是建成的少、建而不用的多。回想我們(men) 自身的就醫經曆,對這一現象也定會(hui) 有所體(ti) 會(hui) 。我們(men) 可能經常在醫院的公眾(zhong) 號掛號、繳費、查報告,在互聯網平台上買(mai) 藥,但自己或家人生了病,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hui) 選擇去醫院線下就診。

  掛號、繳費、查報告的確是互聯網醫院所提供的重要服務之一,但互聯網醫院的業(ye) 務範疇卻遠不止此類便民服務,它還包括慢性病和常見病的複診、家庭醫生的簽約、遠程會(hui) 診,以及醫學谘詢、遠程教育等全鏈條的醫療服務。互聯網醫院不僅(jin) 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給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醫服務,還可以依托醫療資源的互聯互通,加強與(yu) 基層醫院的遠程合作,助力分級診療的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的價(jia) 值也得到了進一步凸顯,無論是線上的核酸檢測預約、在線問診,還是相關(guan) 醫療科普和谘詢,都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民眾(zhong) 的需求,緩解了線下的診療壓力。可以說,問診才是它的核心功能。

  正是從(cong) 這個(ge) 預期出發,可以窺見“九成互聯網醫院建而不用”的原因。媒體(ti) 報道,在某省,互聯網醫院複診掛號費為(wei) 6元,而在某第三方平台上,三甲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的一次15分鍾電話問診定價(jia) 499元。在這樣的定價(jia) 對比下,醫生的積極性無法被充分調動,不少互聯網醫院的閑置便不難理解了。

  此外,目前大部分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基本上都依靠實體(ti) 醫院自身來完成,有的甚至隻是交給醫院的信息部門,很難實現整體(ti) 統籌,更不要提建立市場化的運營機製。然而“互聯網+”卻意味著更靈活、更市場化的運營和業(ye) 務模式,若是無法做出創新和突破,隻是簡單的線上搬運,沒有將互聯網規律與(yu) 醫療規律相結合,恐怕也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站在患者的角度,同樣有許多顧慮需要被看到。病例信息涉及個(ge) 人隱私,將自己的詳細病情和照片等資料傳(chuan) 到互聯網上,如何保障數據的安全?通過互聯網就診,支付費用如何通過醫保報銷?患者的就醫習(xi) 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更需要人性化的運營來引導和帶動。

  應該看到,近幾年國家頂層設計不斷發力,《關(guan) 於(yu) 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和《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陸續出台,為(wei) 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基本原則。進入落實和操作層麵,無論是具體(ti) 的診療和定價(jia) 製度,跨部門跨地區的統籌,還是在監管和處罰機製建立上,要做的工作可能更多。這些堵點被打通,互聯網醫院的“醫院”概念才能真正落地。(張永群)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