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方新舞台 道一番中國味
【青年聚焦·節日晚會(hui) 新創意】
搭一方新舞台 道一番中國味
——節日晚會(hui) 轉型中的青年力量和創新表達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王禹欣光明日報記者 李丹陽
今夜良宴會(hui) ,歡樂(le) 難具陳。
以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浚源、將舞台藝術作萃集,在遏雲(yun) 響清、舞轉回袖之間,為(wei) 廣大觀眾(zhong) 帶來全新的視聽盛宴。近兩(liang) 年來,各電視台及互聯網平台在春節、端午、中秋等傳(chuan) 統節日,相繼推出多種主題鮮明、特色各異的節日晚會(hui) 。“刷屏”與(yu) “出圈”的背後,折射著節日晚會(hui) 作為(wei) 一種舞台藝術形式,在策劃理念、整體(ti) 敘事上的逐漸轉型。
去套路化、去流量化的積極嚐試延展出更多維的創作空間,讓晚會(hui) 製作能夠不囿於(yu) “慶祝節日”“文藝會(hui) 演”的刻板定位,而是作為(wei) 一場群眾(zhong) 性文化實踐,為(wei) “闡釋好文化之美”這一宏大命題增添注腳。
在節日晚會(hui) 驚喜頻出的背後,年輕的創作力量不容忽視。一台節日晚會(hui) ,如何立足傳(chuan) 統融入現代元素,怎樣在前沿技術的賦能下創新藝術表達,實現社會(hui) 效益的最大化,其幕後青年主創團隊正基於(yu) 年輕態的視野、不落窠臼的思路、與(yu) 時俱進的藝術審美,給出不同以往的理念和創意。
1.從(cong) 娛樂(le) 晚會(hui) 到文化晚宴
在很多人印象裏,節日晚會(hui) 往往等同於(yu) 歌舞小品和明星大腕的“拚盤”會(hui) 演。但最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觀察到不少觀眾(zhong) 對此類晚會(hui) 的審美疲勞越發明顯了。頻頻“出圈”的,是非“晚會(hui) 體(ti) ”的晚會(hui) ——內(nei) 容上更突出文化內(nei) 涵和思想性,編排上更突出統一連貫的主題,形式上更像一部完整的故事片,而非節目“串燒”。
2021年,在各大媒體(ti) 平台頻頻刷屏、被網友稱為(wei) “現象級”文化傳(chuan) 播的河南衛視中國節日係列晚會(hui) ,便是內(nei) 容、形式都更偏向於(yu) “文化影片”的創新之作。
《七夕奇妙遊》晚會(hui) ,整個(ge) 節目延續了河南衛視春晚的敘事脈絡,以三位“唐宮小姐姐”夜遊洛陽的視角展開。她們(men) 穿梭在盛唐時期的洛陽城,一路上“遇見”諸多曆史人物和流行於(yu) 當地的皮影戲、戲曲等傳(chuan) 統文化載體(ti) ,還參與(yu) 了七夕乞巧等傳(chuan) 統儀(yi) 式。通過一個(ge) 主線串起舞蹈《龍門金剛》、歌曲《給女孩》、戲曲《愛》、器樂(le) 演奏《破陣樂(le) 》和歌曲《為(wei) 自己鼓掌》《夜空中最亮的星》,使一台晚會(hui) 節目如同一部兼具故事性、文化性、觀賞性的“影片”。
河南衛視相關(guan) 主創人員曾透露,從(cong) 春晚作品《唐宮夜宴》開始,同仁們(men) 都在思索,到底是什麽(me) 讓台裏的節目得到這麽(me) 多認同。多次複盤中,一個(ge) 思路逐漸清晰起來——在深厚的傳(chuan) 統文化中找到真正能引起共鳴的內(nei) 容,並完全轉變過去電視台做晚會(hui) 的思維,做適合手機小屏傳(chuan) 播的節目。
為(wei) 什麽(me) 讓傳(chuan) 統文化唱主角?在河南衛視中國節日係列晚會(hui) 執行策劃徐娜看來,文化有穿透古今、直抵人心的力量。同時,“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時代脈搏相貼合、與(yu) 當代人的情緒產(chan) 生共振,能迸發出深層的活力”。
徐娜介紹,在晚會(hui) 策劃中,傳(chuan) 統文化的綿延縱深能夠打破時空限製,成為(wei) 串聯起係列晚會(hui) 的整體(ti) “坐標係”的關(guan) 鍵。坐標係的橫軸望向曆史,如《洛神水賦》的光影浮飛、《蘭(lan) 陵王入陣曲》的慷慨激越、《麗(li) 人行》的婉轉雍容,曆史故事與(yu) 民間習(xi) 俗經由傳(chuan) 統樂(le) 器、古詩詞的襯托呼應,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厚重與(yu) 絢爛。坐標係的縱軸則照進未來,如《天地之中》讓太極與(yu) 航天科技交織成視覺奇景、《芙蓉池》令時光倒流,在洛陽應天門下踏歌起舞,以繁華笙歌還原盛唐之美。創意驅動、美學引領、科技賦能三大動能,推動著晚會(hui) 的卷軸緩緩展開。
觀眾(zhong) 審美情趣的變遷,同樣是推動晚會(hui) 策劃轉型的重要力量。“廣大觀眾(zhong) 一直在引領我們(men) 的腳步——他們(men) 的正向反饋,堅定了我們(men) 紮根黃河文化、打造文化精品的決(jue) 心。在感應觀眾(zhong) 訴求、積極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我們(men) 共同描繪出傳(chuan) 統節日晚會(hui) 的‘美’。”徐娜說。
徐娜還告訴記者,即將到來的河南衛視虎年春晚,將通過演繹“年宇宙”概念,繼續打造文化晚會(hui) 品牌效應,他們(men) 正為(wei) 此加緊籌備。與(yu) 此同時,多家電視台、互聯網平台也都有意在春節晚會(hui) 上打出“文化牌”“曆史牌”。從(cong) 娛樂(le) 晚會(hui) 到文化宴席,節日晚會(hui) “轉型潮”已經到來。
2.“流量”正褪去,內(nei) 容仍為(wei) 王
“在節目策劃初期,我們(men) 就摒棄了唯流量的思路,選擇貼近國風圈粉絲(si) 的愛好,做精‘國風’‘國韻’‘國潮’風格。”談及搭建內(nei) 容的初心,四川衛視《2022花開天下·國韻新年演唱會(hui) 》總導演、80後青年馬玉琪這樣說。
2021年,不少節日晚會(hui) 在策劃上作出了類似選擇——有意“去流量化”,轉而打造各具特色的內(nei) 容IP。
“花開天下”,便是四川衛視自主打造的原創跨年IP,意在吸引年輕受眾(zhong) 群體(ti) ,深耕國風垂直類別,推出沉浸式國風音樂(le) 秀。
如何充分表達國風元素?技術上的突破是第一步。“我們(men) 創新晚會(hui) 形式,打破了演唱會(hui) 的空間設定。”馬玉琪介紹,“用主舞台、XR視覺呈現方式和外景共同創造了三個(ge) 奇幻空間,著力打造‘浸沒式國風戲劇幻境’。”前有驃騎將軍(jun) 在雷電烽火中傲然挺立,後有長安姑娘望斷長夜、化身為(wei) 孤寂又雬美的古長安樓閣……先進技術為(wei) 藝術想象賦能,在虛實結合中為(wei) 觀眾(zhong) 暈染出一幅極具東(dong) 方韻味的寫(xie) 意畫。
萬(wan) 裏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為(wei) 了在有限的空間中營造屬於(yu) 巴蜀“千古一壤”的美感,馬玉琪和團隊在舞美設計上走出一步“險棋”。“我們(men) 將真實自然世界的草木花樹聚於(yu) 方寸舞台之間,還在舞台中央設計了一個(ge) 湖泊。”馬玉琪回憶著布置實景舞台的點滴細節,“為(wei) 了呈現出更自然更真實的效果,我們(men) 在種上植物後,每天給它們(men) 噴四次營養(yang) 液。在舞台上養(yang) 了3天,才開始彩排。”
除了舞台表現,晚會(hui) 在節目編排上也不拘泥於(yu) 特定形式、領域和受眾(zhong) 圈層,而是積極打破樊籬,實現內(nei) 容“破圈”。開場大秀《跨越時空遇見你》中,永陵二十四伎樂(le) 搭配四川愛樂(le) 樂(le) 團,西方交響樂(le) 、中國傳(chuan) 統民樂(le) 、現代電子音樂(le) 結合電競遊戲元素,上演精彩的中西鬥樂(le) ,近乎失傳(chuan) 的古樂(le) 器以一種現代、新潮的方式“聲入人心”。
在馬玉琪看來,“國潮”是傳(chuan) 統文化的一種創新性表達;鍾愛“國潮”,是年輕人擁抱傳(chuan) 統文化的一種新姿態。“現在的年輕人出生在一個(ge) 好時代,擁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他們(men) 主動擁抱傳(chuan) 統文化、探索傳(chuan) 統文化之美,是我們(men) 國家文化傳(chuan) 承的未來。”因此,以青年人的話語和喜好去闡釋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成了晚會(hui) 策劃人的新課題。
3.全民參與(yu) ,更多普通人登上“舞台”
晚會(hui) 類節目的忠實觀眾(zhong) 不難發現,普通人在舞台上的亮相變多了,並且不隻是“陪襯”的角色,常常成為(wei) 某一節目或環節的主角。
在2021—2022跨年晚會(hui) 中,湖南衛視便打出了“全民跨年”概念。“過去的2021年,有太多‘高光時刻’,構成了中國人的共同記憶:抗擊疫情、鄉(xiang) 村振興(xing) 、迎接冬奧……一個(ge) 耀眼的時代,是由每一個(ge) 耀眼的人匯聚而成的。祖國的高光時刻裏,每個(ge) 築夢者的光如此美麗(li) 。”在“你就是光”的大主題下,晚會(hui) 主創導演、90後青年謝劉家潤和團隊嚐試打造一場“全民跨年”的晚會(hui) ,希望讓每位觀眾(zhong) 都成為(wei) 發光體(ti) 。
團隊在舞台中央精心設計了一棵巨型“光芒之樹”。“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ge) 小屏幕,上麵展示觀眾(zhong) 們(men) 演唱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被‘輸送’到‘樹幹’,在大屏上匯聚成所有人的大故事。”謝劉家潤介紹,“光芒之樹”的寓意,是個(ge) 人奮鬥融入時代奮鬥,一同發光。
這台晚會(hui) 上,各行各業(ye) “素人”輪番登場。例如醫護人員、警察、消防員版本的《天上飛》,用炫酷的說唱宣傳(chuan) 反詐騙、消防和防疫常識。富有張力的舞台表現,展現了“逆行者”生動鮮活的一麵。
為(wei) 了讓觀眾(zhong) 更廣泛地參與(yu) 互動,主創團隊創新設計了“全民連麥”環節,邀請普通觀眾(zhong) 與(yu) 演員“跨屏”合唱、直播互動。在音視頻技術的支撐下,晚會(hui) 呈現了“萬(wan) 人跨屏同框零點大合唱”的盛大場麵。
“作為(wei) 零點‘壓軸’曲目,今年全體(ti) 演員和觀眾(zhong) 一同唱響《我愛你,中國》。一位網友說,在跨入新年的一刻,沒有任何語言能表達內(nei) 心的激動,可全民參與(yu) 歌唱祖國——唱出了我們(men) 的心聲!”謝劉家潤回憶起全民合唱時,內(nei) 心依然澎湃,“大江南北,線上線下,我們(men) 的舞台在人們(men) 的歌聲裏變得如此廣闊。”
今日頭條2021開年演講的“真知灼見”,“中秋之夜”的雙人舞《皎·灼》,“稻花香裏說豐(feng) 年”國慶特別節目中的《田埂上的芭蕾》等,無不是將藝術理念、審美追求與(yu) 廣大受眾(zhong) 產(chan) 生聯結。
文化專(zhuan) 家評論道,節日晚會(hui) 的意義(yi) 在於(yu) 人們(men) 通過共同觀看節目的方式,在特殊的時間彼此聯結,共同紀念、慶祝生命中的精彩瞬間,以此獲得美好的情感體(ti) 驗。這或許是“全民晚會(hui) ”形式受到歡迎的深層原因——藝術之美的締造者,時代精神的創造者,優(you) 秀文化的傳(chuan) 揚者,也是千千萬(wan)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的一部分。
(本期選題支持:王勝昔、周洪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