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法學智慧

發布時間:2022-02-28 10:25: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穀亞(ya) 晴(安徽省委黨(dang) 校教授)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yu) 堅持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yi) 。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ye) 和社會(hui) 各界參與(yu) 、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圍繞我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法治保障問題,環境法學從(cong) 概念內(nei) 涵、方法路徑等角度進行研究探索,努力為(wei) 把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提供法學智慧。

  正確認識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一般認為(wei) ,生態係統是維係生態安全、保障生態調節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環境的自然要素的總和,生態產(chan) 品是生態係統自身或與(yu) 人類共同作用產(chan) 生的產(chan) 品或服務。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產(chan) 品需求方願意為(wei) 獲得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而付出成本,生態產(chan) 品供給方因此獲得經濟利益,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在這種市場交換中得以實現。從(cong) 環境法學角度來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體(ti) 現為(wei) 受法律保護的生態產(chan) 品的利益、效用等。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意味著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環境法學圍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從(cong) 法學角度深入研究生態產(chan) 品及其價(jia) 值,為(wei) 運用法治手段促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奠定基礎。

  探索促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法律機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guan) 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guan) 係。”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you) 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更加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途徑更加多樣。我們(men) 鼓勵和引導地方進行實踐探索,總結成功經驗加以推廣,開始形成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逐步建立健全森林、草原、濕地、沙化土地、海洋、水流、耕地等領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製度。同時,通過完善環境公益訴訟製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使環境侵權行為(wei) 的受害人能夠通過法律訴訟獲得補償(chang) 。在這個(ge) 過程中,環境法學深入研究環境賠償(chang) 、生態補償(chang) 製度建設經驗,分析探討各類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優(you) 劣得失,探索解答生態環境破壞者、保護者、受益者等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yi) 務分配問題,為(wei) 促進微觀層麵生態資源有效配置貢獻了法學智慧。

  解答實踐提出的新的法律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綠水青山產(chan) 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當前,我國還不同程度存在生態產(chan) 品有效供給不足、供需關(guan) 係區域分離、市場化運作不健全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體(ti) 製機製,促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在更廣範圍、更大程度上實現。這就需要深化生態產(chan) 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升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和水平,拓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渠道。從(cong) 法律角度看,要完善促進生態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交易市場化運作的保障機製,以法律規範經營活動和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為(wei) 此,環境法學對許多新的法律問題進行了研究。比如,研究如何建立生態產(chan) 品調查監測和價(jia) 值評價(jia) 機製,助力形成有效的市場價(jia) 格,培育規範、可預期的生態產(chan) 品交易市場等。環境法學要通過不斷研究新問題,更好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讓人民生活的家園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