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看兩會】以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作者:李春頂(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濟貿易係主任,“一帶一路”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產(chan) 業(ye) 創新院常務副院長);林欣(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於(yu) 2月22日正式發布,這是自21世紀以來,黨(dang) 中央連續發出的第19個(ge) 指導“三農(nong) ”工作的一號文件。文件提出2022年要聚焦產(chan) 業(ye) 促進鄉(xiang) 村發展、紮實穩妥推進鄉(xiang) 村建設、突出實效改進鄉(xiang) 村治理三個(ge) 方麵的重點工作,以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ju) 措,是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2022年是進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相信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也將成為(wei) 代表委員們(men) 關(guan) 心熱議的“關(guan) 鍵詞”之一。在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農(nong) 業(ye) 和數字鄉(xiang) 村的建設是實現未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數字農(nong) 業(ye) 的發展是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核心
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進了經濟社會(hui) 各個(ge) 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全球數字化的腳步已勢不可擋,新形態數字經濟將會(hui) 是助推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導向。在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浪潮中,用數字經濟賦能現代農(nong) 業(ye) ,是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也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的關(guan) 鍵。
數字農(nong) 業(ye) 是將信息作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nong) 業(ye) 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nong) 業(ye) 。數字農(nong) 業(ye) 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途徑主要體(ti) 現在三個(ge) 方麵:一是促進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轉型。我國的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是以小農(nong) 經濟為(wei) 主,數字農(nong) 業(ye) 依托新型信息技術,可以全方位深入“耕、中、管、收”各個(ge) 環節,便於(yu) 農(nong) 業(ye) 信息交換和信息共享,從(cong) 而能夠改變以往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方式,加速向現代農(nong) 業(ye) 的轉變。二是有助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通過信息技術科學管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儲(chu) 藏運輸、流通交易等各個(ge) 環節,為(wei)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提供一體(ti) 化決(jue) 策。三是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數字技術融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各個(ge) 環節中,可以實現農(nong) 業(ye) 精準化生產(chan) ,降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風險和成本,也可以使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更加節能和環保。
總體(ti) 來看,數字農(nong) 業(ye) 使信息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各個(ge) 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轉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具有重要意義(yi) ,其可以推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高度專(zhuan) 業(ye) 化和規模化,構建完善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體(ti) 係,並實現農(nong) 業(ye) 教育、科研和推廣“三位一體(ti) ”,有益於(yu) 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
數字鄉(xiang) 村的建設是農(nong) 村現代化的基礎
數字鄉(xiang) 村是伴隨網絡化、數字化和信息化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nong) 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衍生的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是一種遵循以人為(wei) 本、開放共享、整體(ti) 協同的治理理念,以數字技術為(wei) 工具,對鄉(xiang) 村生產(chan) 、生活、生態等方麵進行數字化重塑的建設模式。
一號文件提出了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路徑,包括推進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加強農(nong) 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培訓、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xiang) 村延伸覆蓋、拓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應用場景、持續開展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加強農(nong) 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具體(ti) 部署。2020年以來,我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加快推進,製定了《數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浙江、河北、江蘇、山東(dong) 、湖南、廣東(dong) 等22個(ge) 省份相繼出台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政策文件。七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國家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國家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工作。2022年1月,十部門聯合印發《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對“十四五”時期數字鄉(xiang) 村發展做出安排,將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升級行動、智慧農(nong) 業(ye) 創新發展行動、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行動、數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動、鄉(xiang) 村網絡文化振興(xing) 行動等八大行動。
隨著各項政策的出台和推進,我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全麵推進,信息技術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正在快速融合,但由於(yu) 起步較晚,目前,我國數字鄉(xiang) 村發展基礎依舊薄弱。一是基層管理數字化應用落後。數字鄉(xiang) 村大數據平台稀缺,村民人口基礎信息、土地資源基礎信息、生產(chan) 經營基礎信息等農(nong) 業(ye) 基礎信息缺失嚴(yan) 重,給基層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二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普及度和覆蓋率仍然偏低,導致數字鄉(xiang) 村發展進程相對緩慢。三是人才隊伍建設不足。在數字鄉(xiang) 村發展過程中,農(nong) 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目前大部分農(nong) 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且農(nong) 村青年勞動力不斷外流,導致從(cong) 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人才匱乏。四是數字技術與(yu) 鄉(xiang) 村治理融合度不高。基礎的鄉(xiang) 村治理工作主要靠人工管理和線下協調,容易造成政務公開不透明、信息不通暢、治理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
以數字化助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站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新曆史起點,未來數字農(nong) 業(ye) 和數字鄉(xiang) 村的發展潛力無限,必須站在長遠和全局的角度做好長遠規劃。充分認識到數字農(nong) 業(ye) 和數字鄉(xiang) 村對於(yu)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意義(yi) ,把發展數字農(nong) 業(ye) 和數字鄉(xiang) 村作為(wei) 我國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手段,作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作為(wei)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重要法寶,作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動力來源。
在經濟發展方麵,要加快推動種植業(ye) 、畜牧業(ye) 、漁業(ye) 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農(nong) 業(ye) 應用先進縣市和數字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爭(zheng) 取一批數字農(nong) 業(ye) 試點建設項目在各地落地實施,以村鎮為(wei) 單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數字農(nong) 業(ye) 發展典型模式,推進“三農(nong) ”綜合信息服務,提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經營水平。
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要充分調動區域涉農(nong) 高校、科研院所和職業(ye) 學校等資源優(you) 勢,以地方數字農(nong) 業(ye) 發展需求為(wei) 出發點,開展數字農(nong) 業(ye) 相關(guan) 研究和項目建設,建立數字農(nong) 業(ye) 領域的人才培養(yang) 和實訓基地,培養(yang) 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複合型人才;並且利用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培訓、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培訓等培訓資源,加大對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農(nong) 村信息員、基層農(nong) 技人員培養(yang) 力度。
在文化交流方麵,依靠數字平台開發鄉(xiang) 村文化創意產(chan) 品,打造鄉(xiang) 村文化品牌,提高村民群眾(zhong) 的文化生活質量,保護和傳(chuan) 承鄉(xiang) 村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和民間工藝。
在鄉(xiang) 村治理方麵,利用新媒體(ti) 功能嚐試打造專(zhuan) 屬微信群和公眾(zhong) 號,以便村民可以及時充分地了解政務信息、工程建設信息等,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yu) 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討論話題,構建數字化監督平台,使得信息獲取更加公開透明,提高鄉(xiang) 村治理決(jue) 策的科學性。
加快推進數字農(nong) 業(ye) 發展和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是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的關(guan) 鍵。促進數字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融合,是增進農(nong) 村民生福祉的重要舉(ju) 措,是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數字化賦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對中國特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和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我國數字農(nong) 業(ye) 發展和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尚處於(yu) 起步階段,今後依舊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liang) 條底線,以解放和發展數字生產(chan) 力、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內(nei) 生動力為(wei) 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數字經濟,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