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盲盒崗位”?用人單位還是多點誠意少點套路

發布時間:2022-03-08 09:28: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王鍾的

  正值用人單位春招季,為(wei) 吸引求職者投遞簡曆,一些企業(ye) 在招聘頁麵推出“盲盒崗位”。根據描述,公司HR會(hui) 幫助求職者選擇合適的崗位,替求職者發掘潛在未開放的機會(hui) 。在求職者的意向崗位招滿時,優(you) 先調劑至其他在招崗位。

  在這個(ge) 萬(wan) 物皆可盲盒的時代,用人單位搞出“盲盒崗位”的噱頭,本質上並無太大新意。然而,仔細一想,抽盲盒可能會(hui) 令人感到驚喜,但盲盒招聘卻隻可能帶來驚嚇與(yu) 不安——求職者很難不擔心,用人單位會(hui) 不會(hui) 以自己心儀(yi) 的崗位招滿為(wei) 由,將自己調劑到完全不喜歡的崗位。

  眾(zhong) 所周知,人崗匹配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準則之一。實現人崗匹配,不僅(jin) 要通過用人單位細致科學的考察,判別職工適合的工作崗位,也要遵循員工的個(ge) 人意願。在招聘環節細分崗位門類,允許求職者根據個(ge) 人意向和能力投遞簡曆,就是尊重其意願的體(ti) 現。實際上,對於(yu) 用人單位來說,這也是招聘流程的必要優(you) 化,在降低篩選成本的基礎上,讓招聘工作得以更高效率地完成。

  那麽(me) ,明明已經成熟的招聘流程,為(wei) 什麽(me) 被一些用人單位舍棄,非要推出“盲盒崗位”呢?一個(ge) 可能的原因是,隨著招聘活動全麵依賴網絡,用人單位想要讓招聘信息被更多人看到,收取更多簡曆,要麽(me) 花錢在平台購買(mai) 廣告位,提高招聘預算以換取流量,要麽(me) 就是讓招聘形式更別出心裁,吸引應聘者眼球。

  但是,招聘廣告並不等於(yu) 普通的內(nei) 容傳(chuan) 播,招聘廣告的受眾(zhong) 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追求精準與(yu) 匹配。如果用人單位為(wei) 了擴大影響,而降低招聘的精準性要求,完全可能導致大量或能力不相符、或並無真實求職意願的人發來簡曆,這樣的招聘如果不是失敗的,也至少是低效的。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工作內(nei) 容的條款。雖然招聘環節並不牽涉到勞動合同的簽訂,但可以視為(wei) 用人單位與(yu) 應聘者就勞動合同磋商的過程。作為(wei) 應聘者最關(guan) 心的一項條件,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工作內(nei) 容避而不談,直到“最後一刻”才告知應聘者,如果應聘者不接受結果,無疑浪費了時間和精力,甚至付出應聘其他心儀(yi) 單位和職位機會(hui) 成本。

  盲盒招聘也伴隨著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權益的潛在侵害。比如,用人單位可能以高級別、高薪崗位暫時招滿為(wei) 由,安排應聘者暫時在底薪的普通崗位工作,以此達到讓應聘者留下來的目的。事實上,這完全是用人單位畫的一張大餅,從(cong) 一開始起,就沒打算給應聘者高薪的工作機會(hui) 。

  一個(ge) 企業(ye) 的長久發展,依賴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與(yu) 和諧的職場氛圍。員工不是企業(ye) 用於(yu) 交換的資源,而是最寶貴的財富。用人單位試圖用套路吸引求職者應聘,卻無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崗位、報酬和環境,隨之發生的就是高離職率和渙散的人心。顯然,這樣的企業(ye) 很難具備什麽(me) 市場競爭(zheng) 力,更提不上長足發展。

  當然,有的用人單位可能從(cong) 一開始就不追求穩定的隊伍建設,隻想以廉價(jia) 成本換得短期勞動力,甚至招聘活動本身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沒有合理使用人才、培養(yang) 人才、善待人才的規劃。對這樣的企業(ye) ,求職者必須要多個(ge) 心眼,而招聘平台也有必要加強審核,負起把關(guan) 的責任。(王鍾的)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