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國政協委員劉寧:持續為青年學者發聲

發布時間:2022-03-10 09:3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寧,至今仍對一位師長的來信記憶猶新,“他告訴我,自己一個(ge) 學生給一家學術期刊投稿,但期刊要求導師把名字掛在前邊,否則就不發。後來,導師把《中國青年報》的報道轉給了那家期刊的主編,學生的論文馬上獨立署名發表了”。

  改變一篇論文“命運”的報道,是2020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劉寧提交的關(guan) 於(yu) “人文社科期刊要多支持青年學者”的提案,《中國青年報》刊發題為(wei) 《怎樣支持青年學者獨立發表學術成果》的專(zhuan) 訪。“導師不署名,論文發不出去”的問題引發強烈社會(hui) 反響。

  這個(ge) 提案,最近又有了新進展。2月15日,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規範學術論著署名問題負麵行為(wei) 清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三禁止四不得”對七類負麵行為(wei) 說不,要求“零容忍”,對嚴(yan) 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wei) 終身追責。

  近日,再次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zhuan) 訪時,劉寧認為(wei) ,《通知》充分尊重了青年學者在科研工作中的實際貢獻,“這是一個(ge) 合理的狀態,也許不會(hui) 立刻杜絕負麵現象,要通過學界共同監督的方式來實現”。

  劉寧坦言,學術期刊本身也有苦衷,傾(qing) 向名家署名是受製於(yu) “影響因子”的評價(jia) 體(ti) 係,青年學者獨立署名會(hui) 影響下載量和引用率。2021年6月,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指出,防止過度使用基於(yu) “影響因子”等指標的定量評價(jia) 方法評價(jia) 學術期刊,特別是哲學社會(hui) 科學期刊。

  劉寧表示,人文社科與(yu) 自然科學有很大不同,“自然科學的發展進程很快,100年前科學家的論文已成為(wei) 曆史。但100年前一位著名學者寫(xie) 的一篇研究杜甫的文章,可能今人看來依然深有啟發,這是人文學科的發展規律”。而且,影響因子往往看的是短期影響力,不能完全以此來評價(jia) 論文價(jia) 值。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劉寧繼續關(guan) 注青年學者的成長,提出“增加博士點,加大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培養(yang) 扶持力度”的提案,這源於(yu) 劉寧看到的一些現象:地方高校很委屈,年輕人評上副教授就跳槽了;年輕人也苦惱,地方高校隻有碩士點,沒有博士點,一輩子也成不了博士生導師;而當人才全都湧向一線城市的高校,又發生了擠壓,甚至好幾個(ge) 博士搶一個(ge) 高校輔導員的職位……

  劉寧指出,目前我國的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博士學位授權點過少的問題,地方高校因此難以吸引高端人才,也難以留住高端人才。增加地方高校博士點,不僅(jin) 事關(guan) 教育,也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在地方發展,兼顧對父母的照顧,對緩解老齡化也有重要意義(yi) 。

  近年來,劉寧持續關(guan) 注青年學者、人才教育,提出了“為(wei) 高級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製定更合理的退休時間”“引入分級學科評估,助力尖端學術突破”等提案。

  讓她欣喜的是,這些提案並不是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走一個(ge) 流程”,而是一樁樁、一件件都得到了反饋、推進,直到落實。

  2020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劉寧的提案收到了大量反饋,很多年輕人甚至是流淚給她打電話。劉寧說:“他們(men) 很委屈。我始終跟他們(men) 說,要對我們(men) 的國家有信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其中的“分類推進”與(yu) 提案建議一致。

  2022年2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其中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學科名單有一個(ge) 突出特點——北大、清華兩(liang) 校可以自主確定建設學科並自行公布。這與(yu) 劉寧當時提出的“應盡快采用分級評估,為(wei) 一流高校特別製定更適宜的評價(jia) 標準和評價(jia) 方式”相合。

  “我並不知道我的提案能發揮什麽(me) 作用,但是當我看到這些文件時都特別激動,無論是不是有我的一點點小貢獻,都是對我的鼓勵。”劉寧說,“我剛到政協的時候,汪洋主席跟我們(men) 講,政協委員為(wei) 國履職、為(wei) 民盡責,不靠‘說了算’,要靠‘說得對’。我是一個(ge) 讀書(shu) 人,用我的學術訓練、我的觀察和調研,把我認為(wei) 正確的東(dong) 西盡可能地表達出來。”

  中青報·中青報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