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到2025年將完成灌木林地造林綠化500萬畝以上
據河北省林業(ye) 和草原局9日消息,到2025年,河北將完成灌木林地造林綠化500萬(wan) 畝(mu) 以上。
河北省林業(ye) 和草原局3月7日印發《關(guan) 於(yu) 科學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全省科學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拓展造林綠化空間,優(you) 化樹種結構,提升森林質量。到2025年,河北將完成灌木林地造林綠化500萬(wan) 畝(mu) 以上。
據介紹,灌木林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風固沙、涵養(yang) 水源、增收致富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北現有灌木林地2100多萬(wan) 畝(mu) ,占全省林地麵積的18.5%,主要分布於(yu) 燕山和太行山區、壩上地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
《意見》明確,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主要采取以下四種方式進行。
科學開展人工造林。在交通相對便利、重要窗口區域、人口活動密集區域,遵循自然演替方向,選擇適宜造林地塊,高質量開展人工造林,加快形成喬(qiao) 灌結合、樹種豐(feng) 富、結構穩定、功能多樣的森林生態係統。
有效實施飛播封育。在深山遠山、河流源頭等人工造林困難區域,采取飛機播種或人工直播、撒播等方式,引入喬(qiao) 木樹種、經濟灌木樹種、優(you) 良適生草種,並加強封禁管護,不斷增強水源涵養(yang) 和水土保持能力。
定向推進培育改造。利用太行山區、燕山山區豐(feng) 富的灌木林資源,在保障生態防護功能的基礎上,通過撫育定株、嫁接改良等措施,定向培育特色經濟林、景觀林、能源林,提高森林生態、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
適時開展平茬複壯。對張家口、承德等市半幹旱地區出現植株衰老、生長緩慢的退化特殊灌木林,科學進行平茬複壯。對密度稀、蓋度低、效益差的灌木林,及時補植補種適生灌木樹種,提升灌木林生態穩定性。
此外,《意見》要求,河北各地林草主管部門科學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科學編製作業(ye) 設計,嚴(yan) 把造林關(guan) 鍵環節,加強栽後撫育管護,鞏固好造林成果。(趙丹媚王鐵軍(j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