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河南扶溝:讓本土紅色故事傳頌更久遠

發布時間:2022-03-21 09: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章正 光明日報通訊員 耿黨(dang) 恩

  在世界屋脊川藏公路險要的雀兒(er) 山路段,矗立著一座鐫刻著張福林名字的紀念碑。在數千公裏以外的中原大地,這位築路英雄的家鄉(xiang)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大李莊鄉(xiang) 林宋村裏,也剛剛修葺了一座紀念園,這是專(zhuan) 門為(wei) 張福林和他的母親(qin) 、河南第一批女共產(chan) 黨(dang) 員薛桂芳修建的。這裏,也成為(wei) 扶溝縣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

  “1925年出生的張福林,1948年參軍(jun) ,新中國成立後,報名參加康藏公路的修建,在海拔5300多米的雀兒(er) 山施工地段,他不顧身患嚴(yan) 重的貧血病,反複研究當地爆破實況,發明了超過國家標準爆破效率26倍的方法。”扶溝縣紅色文化研究會(hui) 負責人張誌華說。

  一次爆破中巨石滾落,年僅(jin) 26歲的張福林為(wei) 搶救戰友,長眠於(yu) 雪山之中。西藏軍(jun) 區黨(dang) 委追授他“模範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追記一等功,他生前所在班被命名為(wei) “張福林班”。1953年,張福林烈士被授予“築路英雄”稱號。2011年,他被評為(wei)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位感動西藏人物”。

  “近年來,在調查整理張福林烈士事跡過程中,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他的母親(qin) 薛桂芳是河南第一批女共產(chan) 黨(dang) 員,這是我們(men) 以前不知道的。”張誌華說。

  薛桂芳曾擔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扶溝縣城北街地下婦聯主任。扶溝縣地下黨(dang) 和遊擊隊的聯絡點就設在她家,薛桂芳多次召集秘密會(hui) 議。她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傳(chuan) 遞情報,發動婦女做軍(jun) 鞋,不幸在新中國成立前被敵人殘忍殺害。

  “後來隨著深入挖掘,發現張福林的弟弟張福立,成長為(wei) 共和國的一名少將,他的侄子張鐵嶺,現任鄭州市公安局經偵(zhen) 支隊支隊長,曾榮立一等功。”張誌華說,調查人員被一個(ge) 家庭湧現出“兩(liang) 烈士一將軍(jun) 一‘功臣’”的事跡深深感動。

  “應該把本土紅色故事發揚光大。”周口市和扶溝縣主要領導聽說後,非常重視,協調在張福林烈士的家鄉(xiang) ,修建了一個(ge) 占地340平方米的烈士陵園,樹立張福林烈士紀念碑。

  張誌華介紹,有關(guan) 部門克服各種困難,近三年來先後投入數千萬(wan) 元,恢複修葺了吉鴻昌將軍(jun) 紀念館,對扶溝縣烈士陵園、塔灣烈士陵園等進行了改造升級,對英烈故居進行保護整修。

  這些隻是第一步。如今,扶溝縣把課堂搬進了紀念館,中小學生實地進行紅色教育社會(hui) 實踐,當地還開展了“緬懷英烈關(guan) 愛烈屬”黨(dang) 員活動……對此,周口市委書(shu) 記張建慧表示,要下大力氣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本地的曆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推進文化傳(chuan) 承和創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